正文 第40章 優秀成功譯員案例(8)(1 / 2)

朱莉:沒有一個人是全能的,口譯強的,筆譯一般都接觸的少,筆譯強的接觸口譯的機會少,其實這個問題是個個人愛好問題,口譯的報酬高,但是機會相對少,筆譯報酬相對低,但是達到一定翻譯水平後報酬也很可觀,可以根據個人愛好有所側重。

問題6:女孩子做自由翻譯,怎樣選擇自己的專業領域和加強自己翻譯的專業性?

朱莉:建議初期多做英中,很多人覺得英中比中英簡單,其實不然,真正英語母語的人寫的很多東西其實值得學習,如果原文寫得簡單,要注意作者的用詞,如果原文寫得難,注意句式。做過大量英中後,你會發現翻譯中英容易得多,中英至少你懂原文字麵意思,缺少的是專業詞彙,可英中很多時候你連字麵意思都難以理解,更別提翻譯,多做英中是有好處的,但目前的市價是英中價目比中英低,這其實是外行人的誤區。如果想加強自身能力,建議多做英中,至於領域,當然能以自己能接觸到的領域為好,有時候選專業不是想把譯文寫得專業,而是首先把該專業的基本“行話”搞明白,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能區分設備製造業的“開車”和“停車”嗎?

自考出身的日語翻譯一一歐雯妍

歐雯研,女,1981年出生,廈門大學日語專業自考生,日語自由翻譯,QQ名為夢研。從2004年開始做兼職翻譯,2005年起轉為自由翻譯,筆譯方麵主要擅長電子、機械、化工、會計、合同類、國際貿易、文學類、通用類等領域。口譯主要是展覽會、會議、機械現場安裝或維修等。為索尼、三菱、豐田等世界著名企業翻譯了大量的專業資料,受到客戶的讚揚。常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對歐雯研來說,走入翻譯界隻能算是誤打誤撞吧,她說之前從未為這個目標去努力。據她自己介紹:“其實生活很簡單,就是快樂!去做想做的事情!因此在那一年想看看外麵世界的時候,選擇了單飛,飛離父母懷抱,飛向未知的未來。以前就喜歡上語文課,特別是作文課,總感覺那是最放鬆的時候。大學時也喜歡找些書看,也沒有特定的書,之乎者也一類的也看,言情浪漫的也看。我想就是這些雜七雜八的書給了我信心與勇氣吧。即使作文曾被日本外教用紅筆寫上大大的優字,但那時也不會想到會走上翻譯這條路。”

說到歐雯研的求學之路比較坎坷,初中畢業後,她沒有去高中讀書,而是去了廈門大學舉辦的全日製日語自考班,畢業後拿的不是畢業證書,是結業證書。在這3年的時間裏,歐雯研學習非常刻苦,打下了堅實的日語基礎。2000年從廈大畢業後,歐雯研憑著一張國際日本語能力試驗的三級證書進入一家日企工作,也是從那時開始起,她才接觸到真真正正的日語,

而不是學校的小打小鬧,所以瘋了似的一頭紮進去。一次偶然的機會,因某家公司參加會展需要口譯,歐雯研就大著膽子嚐試著去應聘了,沒想到,客戶反映很好,對口譯效果很滿意。第一次的成功,讓歐雯研激動不已。之後,隻要不與工作衝突,歐雯研就會去做做臨時的口譯,但那時大多隻敢接自己專業方麵的業務。慢慢地,“翻譯”這個詞在朋友間傳開了。當她有意識地上網查詢相關的資料時是在2004年,才發現翻譯業務不隻包括口譯,還有筆譯,並發現了幾個不錯的論壇,就時常去和高手切磋一下或灌灌水什麼的,而當時比較經常去的論壇叫“譯網情深”,並在那獲得了第一單筆譯生意。

有一次,歐雯研意外接到“譯網情深”管理員FRANK的電話,接下了第一個單子,筆譯生涯從此鋪開。第一單單子的內容是索尼的文件,字數不多,就兩千多字。翻譯完成交稿後,歐雯研忽然發現,那種滿足的快樂比平時在工作中完成領導交代的工作興奮度更高,且口譯常與工作時間衝突,因此就開始有意聯係一些翻譯公司,開始了筆譯兼職生涯。

到2005年,歐雯研有比較穩定的客源了,與幾家翻譯公司都確定了較穩定的合作關係,兼職翻譯的收入已與正式工作的收入持平。而蠟燭兩頭燒總是有承受不了的時候,歐雯研經過三思後決定辭職在家做翻譯。一是不習慣公司的人際關係,二是個人習慣不好,早起不了。所以為了簡單、快樂的生活,她決定把不快樂的事情刪除掉。為了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歐雯研於2006年進入翻譯公司磨煉一年。在那裏,歐雯研學到不少東西,不管是翻譯的技巧還是軟件的運用,甚至是稿件翻譯的規劃,都讓她受益匪淺。

2007年辭職後,歐雯研繼續在家做翻譯,開始學習調整心態,在公司上班與在家上班是完全兩種狀態,剛開始在家從事自由翻譯也有一些不適應,不過,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對此,歐雯研表示:“其實有機會還是得出去走走,這樣很容易就適應了。”

對歐雯研來說,這幾年的口筆譯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每次口譯前都會查相關的資料、單詞,而這些也為以後的筆譯鋪好登天梯,讓你更快地以更好的狀態進入筆譯。而筆譯也是查資料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讓她更加了解一些專業性的東西,這些專業性的東西在口譯裏也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