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優秀成功譯員案例(4)(1 / 3)

也是在那個時期,靳萌在一些重要的論壇和國際會議中,見到了傳說中真正的“金領”同聲翻譯。這段經曆,為她打開了一扇門,讓她隱約看到了未來的目標一一成為一名國際會議同傳譯員。記得那年到上海旅遊,靳萌站在外灘的江邊,遙望著陸家嘴的國際會議中心那宏麗的玻璃地球儀建築,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那裏為國際會議做同傳。那時她還沒有想到,兩年之後,她會真正實現這個夢想。

2003年9月,靳萌還在南京大學讀研究生,剛剛通過中期考核,如果沒有意外,畢業後她就可以留在母校,或在南京的其他著名高校做一名教師。這可以說是一條陽光大道,平坦寬闊,可是與她的同聲翻譯之夢,卻像是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交集。認真考慮了一個寒假後,她決定爭取提前一年拿到南京大學的翻譯碩士學位,利用第三年的時間去英國攻讀會議口譯專業。

經過半年的超負荷運轉,靳萌通過了所有科目考試,寫完論文,通過答辯,並同時參加了雅思考試,完成了申請流程,收到了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會議口譯碩士的錄取通知書並獲得獎學金。2004年,靳萌踏上了英格蘭的土地。留學英倫的日子並不浪漫,無論是高強度的同傳訓練,還是苦中作樂的打工生涯,都是她人生中非常珍貴的財富,其中的細節在《留學英國之打工記》(靳萌在上海新東方任教期間發表在《新東方英語》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有詳細的記錄。

經過十三個月的學習和隨後的實習,2005年底,靳萌來到上海,開始從事同聲翻譯工作。對於自己的同聲口譯之路,靳萌在接受筆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的同聲翻譯界,還沒有真正為全行業共同認可的資格證書,自由譯員事業成敗的關鍵,是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口碑。當然,起步的過程比較艱難,但隻要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場會,就一定能得到同行和客戶的認可,慢慢地會被一個搭檔介紹給另一個搭檔,被一個客戶介紹給另一個客戶。

對於自己選擇做同聲傳譯,而且還是以一般人覺得不那麼穩定可靠的自由職業的形式去做,靳萌並不後悔,相反還有自己的感悟。“現在回頭看看,這一路走來,其實並不覺得特別苦。相反的,能找到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我應該感謝上天的厚愛。我未來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同傳教師,將我的所學和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傳遞給更多對同聲翻譯感興趣的同學們。目前我的計劃是,再做幾年同聲翻譯工作,積累更多的素材和經驗,然後再度回到英國紐卡斯爾大學進修,為教學工作做進一步的準備。”

以下是筆者對靳萌的專訪中問及的幾個問題:

問題1:對女孩做自由翻譯,特別是同聲傳譯,有什麼建議?

靳萌:作為自由翻譯,新人在最初進入市場的時候應該以學習和積累為主,不要對起初的收入抱太高期望。選擇第一個同傳case的時候,要特別慎重,絕不可以因為急於走上正軌而接受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任務。一著不慎,則滿盤皆輸。一旦口碑受損,再挽救就會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得不償失。

問題2:女孩做自由翻譯,特別是同聲傳譯,有哪些保健護膚美容之道?

靳萌:我曾經替一個老中醫翻譯有關保健的講座,他說的一個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叫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這一點對女孩來說尤其重要。睡眠是大腦和皮膚休息的關鍵時間,為了健康、護膚,更為了會議當天的精神狀態,必須保證睡眠充足。另外,無論口譯還是筆譯,肯定是離不開電腦的,而長期麵對電腦屏幕,對皮膚也是有害的,而且所有長期做案頭工作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頸椎問題,所以要注意多喝水、多運動。

問題3:作為同聲傳譯,一個女孩可能東跑西跑,自己的愛情、婚姻,會不會受影響,有什麼類似心靈雞湯之類的看法?

靳萌:確實有會議需要出差,但是一般有家庭或者有男朋友的女孩子,都會注意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係。美國有個著名的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也是我的客戶,它們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一代人,是很注重生活的平衡的,這是80後和70後、60後很大的區別。我相信,隨著人生曆練的逐漸增加,每個人都會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並為了實現它而努力。

資深日語自由翻譯一一鄭振勇

鄭振勇:1961年出生,日語自由翻譯,QQ名:亞曆山大。工學學士,工業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師,從事技術日語翻譯工作將近30年。擅長工業自動化,電子,IT,機械,工業技術,國際貿易,進口設備安裝、調試、操作等技術資料的翻譯。曾在報刊上發表譯文、技術論文多篇。在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全國性日語翻譯大賽當中,獲得過三等獎。常用電子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鄭振勇從事翻譯工作的時間非常長,算起來己快30年了,不過,他做自由翻譯是近幾年的事情,也就是說做SOHO以前都是以兼職的形式做翻譯。1982年,鄭振勇當時正讀大學四年級(所學專業是工業自動化),由於日語課成績優異,老師委派他翻譯了一本書一一《PASCAL語言》,隨後又翻譯了另外兩本書。畢業分配工作以後,鄭振勇曾在國有工廠從事進口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消化吸收工作的專業知識多年,經常與外國人、外文資料打交道,因此也這免不了經常做翻譯。此後,鄭振勇換過幾家工作單位,曾以工程師和翻譯的身份隨團到日本接受短期技術培訓,翻譯了大量的設備技術資料,包括:進口設備的機械、電氣安裝圖紙和安裝手冊、使用說明書、設備維護保養說明書,等等。在學翻譯的時候,他有一個深刻體會,那就是碰到不會的外語單詞,不可以輕易放過,否則一輩子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