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5歲的範子盛早在2003年就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邀請出版了自己的譯著《慧眼看中國一一米爾頓·科特勒營銷文叢》,該書已被多所高校選作教材,被業界譽為營銷科學的 典範譯作。2003年至今在各類學校發表演講,鼓勵學子學習、奮鬥,每到之處都受到熱烈 歡迎。2005—2007年,範子盛為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項目開發中心翻譯了 15萬字的經濟文獻。1995年開始,範子盛開始撰寫原創雜文,迄今已在各類報紙上發表數十篇;他不光寫作、翻譯成績出眾,還是一位書法家,並在報紙上發表了大量的書法作品。2006年,他被吸收為嶽陽市作家協會,並被評為嶽陽市殘疾人英模;2009年,範子盛寫作完成了兩部書稿《自由藍天集》和《道德經的光亮》,總共有36萬字。我們也許會想這樣成績的並不是每個人都 能達到的,但我們不會想到取得如此斐然成績的竟不是一個平常人,而是一位幾乎全身癱瘓的青年。範子盛身殘誌堅,憑借自己超人的努力和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取得 了常人難以取得的成績。
(2)被親情“馱”著求學
範子盛1974年出生於湘西,8個月大時,他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症,頸部以下全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子盛漸漸長大,並在八歲時和正常兒童一道進入子弟 學校讀書,由父母、哥哥乃至外公、爺爺背送上學。經過長輩、兄長們8年山路上的不懈背 送,子盛以優異的成績在子弟學校讀完了小學、初中。
初二期末,範子盛由於做了一次大手術,離開了學校。之後,範子盛在家一邊治病,一邊學 習摸爬走路,一邊自學。結果,初中、高中兩次畢業會考,他都取得了年級前三名的特優成 績。這時,他夢想著考入大學。可是,1993年6月,市招辦和省招辦拒絕了他的報考要求,理由是即便上線,大學也不會錄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他。
(3)孜孜不倦自學成翻譯高手
雖然子盛參加過高中的會考,但是他的自學之路是從初中開始的。在無盡的坦然、自強和執 著中,他激情地點燃生命之光,並把火種不斷地點亮,每天在孜孜不倦的學習中他獲得了越 來越多的東西,學習的興趣也開始變得廣泛起來。然而,範子盛自學拿到高中畢業證書後,卻無法參加高考,痛苦的他甚至想結束自己的生命。等到他的小學同學開始參加高考上大學的時候,範子盛遭遇到人生最困難的階段,他還在這個時期做了幾次大手術,此時的他對自 己的未來陷入迷茫,終於,在家人的鼓勵開導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苦悶和思索後,範子盛 開始泰然處之,生活也因此而改變,並在《優秀共青團員張海迪》一書的編後記上鄭重地寫道:“我找到了方向,我冷卻的心開始複蘇。”
從此,範子盛開始了新的自學,四年時間,他係統地學習了大學新聞專業的全套教材,學習 了大學英語,學習了大學中醫基礎學,在學習古漢語的同時又艱難地練習書法、學習市場營 銷等多種專業課程。在自學的過程中,範子盛以每天熟記20個英語單詞的速度,花五年時 間掌握了近20000個英語單詞,擁有了閱讀英語原文的能力。關於自己自學時怎樣印證自己的翻譯水平?範子盛在接受筆者專訪時表示:“一句話譯得對不對,首先要看語法,要看上 下文的關係,要看邏輯,正所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其實,範子盛最初也沒有想到會做一名自由翻譯,還是興趣幫了他很大的忙。1997年,範 子盛訂閱了《英語世界》雜誌,認真學起了英語,並且通過書信聯係,和該雜誌的主編陳羽 綸先生成了忘年交。1998年5月他對《英語世界》期刊的一篇譯文有幾點不同的看法,便 投書該刊,沒想到身為外交學院教授的譯者親自給他回信,並參考他的意見做了兩處修改。陳羽綸很欣賞他的好學精神,給了他許多深切的鼓勵。1999年1月,範子盛的第一篇譯文 在《英語世界》上發表了。就這樣,他走上了翻譯之路,雖然範子盛沒有到高校學習英語,但他在翻譯方麵的造詣卻難有大學生和他相比。
2003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譯著《慧眼靠中國一米爾頓·科特勒營銷文叢》,這是範子盛一本譯得很棒的營銷學專著。他在翻譯此書的時候,決心貫徹“信、達、雅”的 原則,要用準確、生動、優美的中文將原文的意思表現出來,要改變譯文常見的行文呆滯,不中不西的毛病。最終,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熊鮮菊女士在 看了譯稿之後,多次稱讚範子盛的文筆特別好。至於這次出版的故事,範子盛在接受筆者專 訪時表示:“米爾頓·科特勒在《21世紀經濟報道》開設了營銷專欄。2002年初,我給《21 世紀經濟報道》的資深記者徐繼業先生(他現在是百度的市場部經理)寫了封信,寄去了我的簡曆和翻譯作品,問他們是否需要翻譯。他說他們正好缺人,就讓我為他們報社做翻譯,很快我就發表了兩篇稿,分別是《麥當勞在中國還有前途嗎?》(2002年7月10日載於《21 世紀經濟報道》)和《策略警惕:中國大眾市場的新格局》(2002年8月24日載於《21世紀 經濟報道》)。我給《21世紀經濟報道》做翻譯時間很緊張,往往是頭天拿到2000字的英語 原文,第二天就要翻譯出來交稿,但是我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2002年11月,我接到了徐 繼業先生的電話,他告訴我米爾頓·科特勒要在人民大學出版社出文集。徐繼業先生還有《21 世紀經濟報道》的營銷專欄資深編輯周默鳴一致推薦我翻譯米爾頓·科特勒的整套文集,然 後他們就把我推薦給了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熊鮮菊。熊編輯要我試譯了一篇文章,我的譯 文讓她滿意。這件事就正式確定了下來。最後,我就加班加點地翻譯,奮戰了 4個月,在合 同約定的2003年3月交了稿。2003年8月《慧眼看中國一一米爾頓·科特勒營銷文叢》正 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