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由翻譯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它的增值業務。因為翻譯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基礎性服務,其 衍生價值遠遠大於翻譯本身的價值。自由譯員若涉足撰稿領域,就可以以翻譯型撰稿人的身 份出現,名利雙收,甚至可以自己出書,名揚天下;自由譯員自己創業的話,就可以搖身變 成翻譯公司老板;如果自由譯員利用自己的外語優勢獲取產品信息,進而涉足外貿,成為外 貿SOHO中的金領,那可是一單就可以賺數十萬美金的生意;自由譯員可以涉足外語翻譯 培訓,保不齊建成另一所新東方那樣的學校;自由譯員如果有更好的創業才華,那麼不要放 走做億萬富翁的機會,阿裏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就是從一家小翻譯社起家……可見,翻譯行業 所衍生出的價值是巨大的,你可以整合好自己的資源去挖掘這個金礦,從而最大限度降低自 己賺錢的生活壓力。
作翻譯型自由撰稿人一名利雙收
20世紀初葉,隨著文化自由市場的形成,中國現代文學界出現了第一批自由職業者一專 以寫作為謀生方式的作家,即“自由撰稿人”。他們主要依靠“爬格子”的稿費、翻譯費、版稅和編輯費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在互聯網不斷壯大、成熟和完善的今天,自由撰稿人的隊 伍更是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一批批翻譯型自由撰稿人加入其中並以其特有的活力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他們的經曆為年輕朋友做了很好的引領和表率。翻譯型自由撰稿人是一種比較受大 學生和年輕朋友喜歡的職業,也是一個能很好展示自己實力的舞台。當然,前提就是外語翻 譯能力出色,涉獵知識廣泛,熱愛時尚,酷愛寫作。
目前,國內的報刊有上千種,從稿件來源來看,一大部分是由記者采訪寫成,而另外相當大的一部分稿子都是翻譯過來的。像著名雜誌《故事會》、《讀者》、《知音》海外版,裏麵很多 文章都是翻譯而來的;國內著名的門戶網站像搜狐、新浪、網易和騰訊裏的很多新聞也都是 翻譯而來的,而且需求量巨大。從這方麵來說,翻譯型自由撰稿人有著廣闊的市場和獨特的 優勢,而且待遇豐厚,像著名雜誌《知音》甚至開出了 1000字1000元的高價報酬。當然,一些著名的雜誌也可以給千字200元的價格,不少報刊和雜誌的稿酬都在千字100元以上。對於不同語種的譯員來說,都可以參與到翻譯撰稿中來,最好要具備出色的英文翻譯能力,因為網上80%的資料都是英文,如果英文好,自己文章的深度就比別人深一些,稿件被錄 用的幾率就會大很多。
大家往往有這樣的認識誤區,隻有文學水平非常高的人才能去寫稿,而實際的情況是,隻有 文學方麵的雜誌報刊才對文采有較高的要求,很多雜誌報刊更需要專業性、時效性強的稿子。以筆者所熟悉的一位電腦撰稿人為例,他坦言:自己剛入行的時候電腦網絡技術沒得說,但 是從來沒有寫過稿子,自己倒是經常看電腦雜誌,文章看多了,自己有一個很深的感受:覺 得上麵的文章也不過如此,這些稿子其實我就可以寫出來。這類說明性的文章的遣詞造句大 多簡潔平實、通俗易懂,而且寫多了語言也就鍛煉得更好了。雖然初期,這位IT撰稿人通 過寫稿賺了不菲的報酬,但是他很快就發現,單純自己原創去寫,思路很容易就枯竭了,而 且沒有深度。在編輯的建議下,這位IT撰稿人經常瀏覽國外的軟件網站找靈感和思路,編 譯和創作了很多有深度的文章,而且國外優秀的軟件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他現在已經成了資深IT撰稿人,每月的收入上萬元。
當然,翻譯型撰稿人也可以從翻譯入手,然後轉換成既可以翻譯,又能原創寫作的撰稿人。以筆者為例,因為在上大學期間對體育非常感興趣,經常去國外網站瀏覽新聞,積累了紮實的體育英語詞彙和背景,憑借這個優勢獲得了為搜狐翻譯體育新聞的機會,參與了 2002年 世界杯、2004年奧運會、NBA總決賽和2006年冬奧會的報道。剛開始主要以翻譯新聞為 主,但是隨著長時間的積累,對很多體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加深,自己可以進行專業方麵的寫稿撰稿,也就是深度分析稿,當然,在這方麵自己也獲得了豐厚的待遇。
說到翻譯型自由撰稿職業就不得不提“編譯”,它是翻譯的一種,即運用增、減、編、述、並、改等手段,對新聞事件進行變通翻譯,從而達到準確、適當地報道該新聞內容的目的。編譯出的文章要求文字精當、行文流暢,要提高編譯水平就需要做到語言知識豐富、詞義理 解正確、語法概念清晰、文化知識廣博。《體壇周報》資深編輯曹亞旗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 示:“編譯是在‘翻譯’的基礎上的升華,能否做到這一點是一個翻譯人才能不能成功的關 鍵,譯者要帶著編輯思路去做編譯,進行語言組織,準備資料,最後一步才是形成文字。” 編譯撰稿的時候,譯員可以從最新的外文報刊及互聯網上尋找故事線索,所選題材要時尚、新穎,這就需要你掌握豐富的網站資源並了解其更新時間。譬如,美國媒體網站對事件進行 深度報道的稿件更新時間一般為北京時間15時左右;英國媒體的更新時間則為北京時間19 點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