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是唾液的俗稱,是口腔中分泌的無色且稀薄的液體,可以使口腔濕潤,使食物變軟容易咽下,還能分解澱粉而具有部分消化作用。在古代被稱為“金津玉液”。
成人每天分泌1~1.5升的唾液為正常現象。人的唾液中99%是水,其餘是唾液澱粉酶、黏多糖、黏蛋白及溶菌酶等,還有鈉、鉀、鈣、氯和硫氰離子等無機物。
古人稱津多指唾液,唾液排在眾多津液的首位。津液在人體生理上十分重要,亦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多數的養生功法和傳統的武術功法要求練功時舌抵上齶,即搭鵲橋,其意義之一就是刺激唾液腺,使之增加唾液的分泌。
津是指體液中的清稀部分,它的流動性強,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注於血脈,起滋潤作用。液是指質地黏稠的部分,它流動性小,灌注於骨節、髒腑、腦和髓等組織,起濡養作用。由於津與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津與液常可並稱,津液作為氣化作用的物質基礎,以維持生理活動。
說到唾液能殺菌、消毒,使我們想起了不少哺乳動物輕傷後的自救,它們用舌頭一遍遍地舔洗傷口,將髒物濃血舔去,傷口不但不會感染,還會加快愈合。中國民間至今還流傳著用口水治療輕度創傷的簡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