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因形象而聞名的中隊感動了許多人。
澳門回歸一周年那天。“天下第一刀”的專利發明人、浙江中山寶劍廠廠長沈從岐,向五中隊國旗護衛隊贈送了寶刀。
這把刀編號為“1681”。
沈從岐製造的“天下第一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指揮刀。在澳門回歸的儀式上,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指揮刀出鞘的曆史瞬間,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一個因形象而更聞名的中隊牽動了許多人。
正月初五,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張高麗經過市政府大門,看著哨位上在風雨中挺立的戰士,肅然起敬,他從車裏走下來,緊緊握住了大門哨兵李少傑的雙手。
這位父母官,又接著頂風冒雨,一個一個哨位,去看望在春節仍不能休息、正在執勤的官兵……
5.做一粒種子
“共產黨員是一粒種子,黨撒到哪裏就在哪裏生根、開花,絕不當老百姓討厭的‘孬種’。”
一級士官、共產黨員郭金山,在麵對個人的進退去留表態。
就是這個郭金山,在中隊,是一粒種子,退伍前差一點被保送上軍校。後來考上公務員,在深圳當警察。
而五中隊,在支隊,抑或說在省武警總隊,是產生種子、培育種子的沃土。
這是一個應該引起搞幹部人事工作的同誌高度注意的現象,可以說,其內在的必然蘊含著豐富的研究價值,對於推進幹部工作具有鮮活的參照意義:
這個中隊的幹部走向了各個支隊。武警中山市支隊參謀長陳誌傑來自五中隊,武警汕尾市支隊副支隊長黃誌堅來自五中隊……
這個中隊出來的幹部遍布深圳市支隊。支隊原副支隊長曹樹安,現任副支隊長馬安祥,副參謀長高明,原政治處副主任謝頌泉,幹部股長劉豐,保衛股長劉永福,政治處副主任陳少雄等,幾乎機關每一個部門,基層每一個大隊都有五中隊出來的幹部……
每年院校畢業扛著“紅牌”、熱血滿腔、躊躇滿誌的新學員,地方大學招入部隊、從走路開始學起、從報告詞開始喊起的國防生,都要在這個中隊度過鳳凰涅桀的第一任職。
為什麼是五中隊?
每年新兵入伍,幹部常對戰士說這樣的一句話:到深圳來當兵,你要在深圳成為一顆傳播精神文明的種子;在深圳服役幾年,你要爭當建設深圳特區精神文明的排頭兵;退伍離開深圳,你要給深圳留下一個感人的故事。
為了成為一顆傳播精神文明的種子,為了成為一個實踐精神文明的排頭兵,他們用行動寫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因情變而離家出走的江西女孩申某,精神失常,流落深圳街頭,副指導員朱俊思將她安全送回家。
士兵蘇偉明在人民銀行撿到內裝港幣5萬元的皮包,他不為金錢所動,物歸原主。
一位B型血孕婦產後大出血,還剩下1小時就要舉行退伍儀式的退伍老兵搶著獻血,那場麵十分感人。
在這個中隊,士兵們爭當文明市民的故事數不勝數。十年來,中隊共做好事10000多起,培訓經警、保安2000餘人次,軍訓大學生2300餘人次,幫助有關部門清除垃圾00多噸,為希望工程和春蕾計劃累計捐款10萬餘元。
特區人民把中隊當做他們“精神文明的培訓基地”,深圳市政府機關事務局、廣鐵集團深圳火車站、圓嶺小學等定期組織員工到這裏接受精神文明的洗禮。做一粒種子是幸運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糧”。
中國核電部隊
1.與核共舞的生命
新兵小林剛分到中隊就哭了。副大隊長肖旭東看著笑了。戰友們也跟著笑了。
因為這不能怪小林,他們中間很多人都曾哭過,為同樣的原因。大家都相信小林理所當然會笑起來的。因為當年哭得最厲害的那個兵後來還考上了軍校,又回到這裏當排長。
很多人,準確地說,應該是一代又一代人,是流了淚之後,開始了自己與核共舞的一段生命曆程。
據原政治處副主任徐超銀(這個人曾在三大隊守核6年)講:“1982年12月,國務院就批準了建設我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泄漏事故後,電站的建設受到嚴重影響。關鍵時刻,小平同誌明確批示:‘中央領導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決心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央充分注意電站的安全問題。”’
1987年,切爾諾貝利的陰影仍籠罩在人們的心頭,後來號稱中國核電部隊的三大隊剛剛組建,下轄八、九兩個中隊,便跟隨核電站的第一批建設者挺進大亞灣。
這個現在是蜚聲中外旅遊經典線路的地方,曾有一段時間,被稱為深圳的“西伯利亞”。
這裏偏僻、艱苦、閉塞、荒涼。
20世紀末期,犯了錯誤的幹部,便會被調到這兒來進行思想改造,幹部們私下裏稱做“流放”,根本找不到“酒綠燈紅”的地方。三大隊進來了,考驗也跟著來了。
人最難的就是擺平自己,但在這裏,首先就要擺平自己。
核是什麼?核是原子彈,核是死亡、恐怖。核電站動工時,包括武警在內的很多人都有一種“談核色變”的恐懼感。
大亞灣距香港不到50公裏。有人說,當時香港市民曾黑夜秉燭遊行示威,意思是說,寧願點蠟燭,也不要核電。
一遊客從大亞灣釣魚回港,渾身長出紅疙瘩,結果被隔離醫治,後來發現,那不過是太陽暴曬引起的皮膚過敏。
後來,香港在靠近大亞灣的海崖建立了放射性監測站和核醫學診丘芹附近漁民都不敢再吃大亞灣的海產品了。
世界很多事物,是因為不了解才害怕。官兵們對這一點深有感觸。部隊剛進駐時,包括幹部在內,很多人開始打退堂鼓。一戰士的爺爺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聽說孫子守核,找到部隊來了,要將孫子調離。
形勢所迫,大隊黨委下令,把核知識學習納入政治教育計劃和教育考核內容。
這是武警部隊率先對核知識進行學習、研究的部隊。後來官兵們個個成了“核博士”。
不斷有人前來參觀核電站,這裏的官兵便成了義務講解員。
官兵們說:以00萬千瓦的煤電站和核電站作比較,煤電站不采取汙控措施的話,每年要排放4.4萬噸硫氧化物,2.2萬噸氮氧化物,約32萬噸灰塵(包括400噸重金屬),還排放600萬噸二氧化碳,直接造成溫室效應和酸雨等,而核電站卻沒有這些汙染物。
官兵們說:中國核電站的設計有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是什麼,第二道是什麼,第三、第四道又是什麼。
不斷地解說,在不斷地解決遊者顧慮的同時,他們也在心裏不斷地擺平自己。
大亞灣附近有一個叫水頭的地方,專賣海鮮,而且現場加工,不但味道好,而且不貴,當年顧慮重重的深圳人如今在這裏大吃特吃海鮮,這裏頭,會不會與“核博士”常年的宣傳有一些關聯呢?
心理問題解決了,環境的艱苦依然超乎人們的想象。走進今天的大隊部,恍若隔世。
那一排排的鐵皮屋,那破爛不堪的拉水車早已消失在曆史的塵埃中。
建站初期,一輛接一輛運載卡車,從哨樓前飛馳而過,黃土蔽日,飛沙走石,哨兵睜不開眼,張不開嘴,下哨時,順手往臉上一抓,一把泥。
就這樣,哨兵每天都要檢查2萬多人員和上千台車輛出入。核反應堆築基時,大隊派出25名官兵荷槍實彈在施工現場守衛了3天3夜。
這些場景的記憶,已經被最早兩代官兵帶走了。
但,哨還是那些哨位。營區到哨位最遠的有4公裏,最近的也有2公裏,戰士們每天步行上哨。來回步行要走兩小時,晴天走出一身汗,雨天澆了一身透。
幹部晚上查哨,一圈下來,就是一個通宵。臉是黑的,眼圈也是黑的。
臉黑,是大亞灣幹部的地域特征,亞熱帶海風留下的痕跡。
風多,也是地域特征。老兵蘇毅星,已經記不清每年要刮多少次台風了。2級的台風,他經曆最多,因為他是一級士官,在這裏呆的時間比普通士兵長。
入水口和出水口哨位,一旦台風來臨,可以把哨兵和槍一起卷人大海。
蘇毅星想了個辦法,就是哨位上常備背包繩,台風來臨時,迅速將自己牢牢綁在哨位上。
這個方法,據說已經在大隊推廣十幾年了。
日子,年複一年,月複一月,故事也不斷地發生。
從核電站動工算起,已有近十代、數千官兵把他們的夢想與歌聲留在了大亞灣。
徐超銀從25歲到31歲,6年人生寫在了核電史上,今天坐在政治處副主任辦公室裏,他常常沉浸於回憶之中。
盧雪華,現任教導隊大隊長,在粵北山區呆了6年後,兩進核電站在那裏戰鬥了9年,9年的光陰給他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餘文洋,一名軍醫,為核電官兵把脈,一把,花開花落就是8年。
鍾生月,從武警廣州指揮學校畢業,直接坐車進了大亞灣,6年後的今天,他離開核電站時說:“一杠兩花,我想有個家。”此人“兩花”已經3年,還沒成家。
徐建章,如今仍不知道會幹多少年,因為一轉業他又紮進了核電公安分局。看來這輩子注定要同“核”打交道了。
2.世界監督大亞灣
2004年8月9日。
日本美濱核電站發生蒸汽泄露事故,死4人,傷7人。2004年8月11日。
中核集團安保部主任從慧玲透露,日本“8·9”核電站事件發生的翌日清晨即向中方作了說明。根據《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和《核事故和輻射應急情況援助公約》,中國的核電安全從一開始就在法規標準和理念上完全跟國際接軌。中國的核電站安全完全接受國際監督。
這位資深的女專家的言中之意是,核電武警的一舉一動也在國際方麵的監督之下。
但,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卷宗裏,無法全部容納關於核電武警的每一個細節。
早春的一個淩晨。濃濃的夜色,仍然緊裹著戒備森嚴的建築群。人們正在酣睡,而年輕哨兵,目光如鷹般掃描著附近的海域和陸域。
當七八條黑影躥上海岸,借著夜色向核電站內摸進時,早已被士兵孫立斌、陸文權發現,一時警報大作。黑影驚魂未定,正在商量對策時,荷槍實彈的武警官兵已經完全包圍了他們。渾身是水的7男1女,癱倒在地上,隨即被武警帶到核電站公安分局。突擊審訊得知,這夥人是準備由深圳偷渡到香港,再去日本“淘金”的,沒想到栽到了核電哨兵的手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亞灣成了走私、偷渡、販黃者關注的地方。
這裏每一個哨位,每一個哨兵,每一個時刻,都有可能會麵對誘惑與拉攏。
5月,也是晚上。
二班長楊黎明正在北門2號哨卡執勤,兩輛裝滿進口鋼材的大卡車從工地向哨位疾馳而來。到哨位後,司機說鋼材是拉給外國專家建房子的,必須無條件放行。
楊黎明見多了。心想:電站所有設備基本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由海上運進的,從內陸拉進的幾乎沒有,更不用說是從工地往外拉了。不管拉出去幹什麼,必須無條件接受檢查。
司機見瞞不過了,手伸進口袋,掏出一遝錢。而當司機的手伸進口袋時,另一隻手,楊黎明的手,正在撥通報警電話。
在這裏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不僅有黃皮膚的中國人,還有白皮膚和棕皮膚的外國人。
一次,一名外國人在船上卸下0台進口空調,裝在一輛人貨車上,想通過4號哨拉出去倒賣,被哨兵劉光榮當場擒住,最後,這名外國人被核電合營公司解聘。
一次,一輛超長集裝箱貨櫃車想通過西門哨,被哨兵搜出7個大活人和13台大彩電,人贓俱獲!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核電大隊官兵們在執勤中查獲各類違章違紀人員630多人次,拒收各種賄賂30多次,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一千餘萬元。
據副大隊長肖旭東介紹:截止2004年第季度,大亞灣核電站累計發電1400億千瓦時,其中輸往香港880.5億千瓦時。2003年,世界核營運者協會反映核電站安全生產管理水平8項關鍵業績指標中,大亞灣核電站6項超過世界中間水平,項進入世界先進水平。這些數據,是核電官兵夢裏最甜美的笑容。
3.可愛之處
事實上,並不是完全因為鐵麵無私或鐵麵無情,核電武警才在核電人心中占據重要位置。
這樣的武警,也許可敬,但可能並不可愛。依法執勤,文明執勤。
從將校到剛授銜的新兵,對這八個字,他們有著同樣的感受和同樣的理解。依法辦事所以可敬。文明執勤所以可愛。士兵心目中,核電站是“小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