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話,也使黨委“一班人”眼前一亮:學學人家深圳市委宣傳部。

黨委決定:由幹部股來製定分房方案,由政治處來具體實施和操作!

一開始同樣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因為一些部門的權力遭到削弱。

蛇口工業區的創辦人、“改革家”袁庚說:“我們昨天所做的一切,僅僅為了成就一件事,為了有利於人的潛能得以發揮,應創造適應社會進步的人文環境。”

幹部股製定的分房方案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這是從《深圳市支隊幹部住房分配規定》中摘取的“細節”——一、分房原則:

既要解決幹部住房困難,又要和幹部政績掛鉤,打破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大鍋飯。幹部必須符合深圳市住房分配條件的同時,按照本人在支隊工作的實績及資曆、職務計分,以分數高低排序,分配住房。分房采取計分辦法並將當年所計分數和住房分配情況經黨委審批後張榜公布,實行“指標、分數、分配對象”三公開,然後按分數高低為序選擇住房位置。

三、分房計分辦法:

在深圳市支隊工作榮立一等功的計6分,二等功計5分,年度榮立三等功計4分,單項榮立三等功計3分,評為總隊優秀幹部計4分,支隊優秀幹部計2分,受總隊、支隊嘉獎分別計2分和分……9.本單位在一年內成績顯著,評為年度先進單位的所有幹部加1分,被總隊和市級以上單位評為先進集體和榮立集體三等功的單位所有幹部加3分,總隊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和集體二等功的單位所有幹部加4分。

四、分房扣分辦法:

1.黨內警告處分一次扣6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一次扣8分;撤銷黨內職務的一次扣10分;留黨察看的扣2分;開除黨籍的3年內不分房;行政警告處分一次扣4分……

近幾年來,深圳市支隊的幹部住房,都是由深圳市政府按照深圳公務員的待遇給支隊幹部分配福利房,連職對科員,營職對科級,團職對處級。

2000年,深圳市又分給深圳市支隊41套福利房。誰也沒想到支隊分房計劃上竟然有江濤的名字!江濤當時隻是一名正排職參謀,連他自己都激動不已。一套94平方米的住房,是多少來深圳闖世界的外地人的夢想啊。但江濤夠條件:三等功不止一個,“優秀黨員”,省武警總隊“優秀軍事教員”。

深圳市支隊的創新“分房法”雖然極大地調動了幹部的積極性,促進了部隊全麵建設,但他們並沒有單獨作為一條經驗上報。

後來,深圳市支隊成為全軍管理教育典型後,在先進事跡材料中,聰明的深圳市支隊人很巧妙地提到了這一做法。

深圳市支隊人一塊石頭落了地,這一做法一直被堅持。

這樣,深圳市支隊又落了個“第一”:在全軍,深圳市支隊是第一個,也許是唯一一個由幹部股來分配幹部住房的。

2.談點積極因素

市場經濟確實是個好東西。

市場經濟又確實帶來了不好的東西。

這一觀點既符合辯證法,又是深圳市支隊全體官兵尤其是老一代官兵的切膚感受。

正當一些部隊把市場經濟消極因素無限誇大,然後組織力量研究如何有效應對“洪水猛獸”時,深圳市支隊卻又一次超前地把目光盯向了市場經濟的積極因素。因為市場經濟正在特區散發著無窮的魅力,正勢不可擋地改變著許多人原以為不能也不會改變的一切。

武警部隊中,對於市場經濟,他們是其中最有發言權的單位。關於市場經濟與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發言之一

市場機製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機製。競爭使深圳這個邊陲漁村搖身變為現代化的大都市。那麼這種機製的借鑒能否成為思想工作新的動力源呢?

“一班人”深切感受到,市場經濟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和規則是公平競爭。特區正是憑著獎勤罰懶、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終於使在短期內讓經濟騰飛的夢想得以實現!於是,支隊開始大膽利用市場經濟的競爭手段,並努力在實際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調動積極性的激勵機製。

能者上,庸者下,拍馬溜須者靠邊站。競爭機製首先被引入幹部的管理教育工作中。他們開始實行“三步優選法”選拔幹部,不憑資曆靠政績公開考核選拔幹部。“花錢買官,求情要官,平庸混官”的現象沒有了市場,“憑政績參與選拔,靠競爭晉職上崗”已成為支隊幹部的自覺行動。

接著,競爭機製被引入“雙爭”活動,引入被認為存在競爭、可以競爭、必須競爭的全麵建設各個領域。

經常性思想工作呈現出從未有過的無限生機與活力!關於市場經濟與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發言之二

人才競爭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競爭。同樣,擁有人才就擁有了質量建軍無比燦爛的未來。人才觀念是一種高瞻遠矚的觀念。

深圳市支隊之所以輝煌到今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經常性思想工作把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教育人、培養人上,官兵的全麵素質得到提高。

關於市場經濟與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發言之三

效益是市場經濟夢寐以求的。效益同樣應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關注點。

用效益原則抓好官兵思想教育。

“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從蛇口傳出的這句口號,在深圳市支隊官兵心目中變成了經常性思想工作也要講實效。他們在教育中,動用多種方法,增強經常性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他們運用物質利益原則,為官兵解決實際困難。

關於市場經濟與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發言之四

市場經濟越發達越需要操作規範。部隊建設越向高層次發展,同樣越需要提高法規觀念,條令意識,以強化思想工作的約束力。

教育並不是唯一的和最有效的手段,必須用規章製度約束行為,以確保官兵任何時候都不違紀越軌。支隊逐步製定和完善了十個方麵的有關規定。如不準官兵涉足“三廳一廊”;不準與打工妹、三陪小姐拉拉扯扯;不準與地方老板搞不正當關係;不準外出“吃霸王飯”、“看霸王戲”、“坐霸王車”等,並定期檢查講評,對違反規定的從嚴處理,尤其對傾向性問題抓住不放。

這“四條”,實際上就是深圳市支隊利用市場經濟積極因素,做好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創新手段。

不久,《深圳市支隊利用市場經濟積極因素做好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經驗》,作為武警政治工作會議的號材料,在全國武警部隊廣為推介。

這是武警部隊總結出關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份經驗材料。

兩年後的999年8月,“把著眼點放在全麵提高官兵素質上”、“發揮法規製度在思想政治建設中的作用”,寫進了中央軍委《關於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軍隊思想政治建設若幹問題的決定》。

3.“八條經驗”

作為深圳市支隊的一員,或者武警序列中的一員,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深圳市支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管好幹部帶好兵”的八條經驗。說這話一點不誇張。

因為你要知道,這“八條經驗”,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地帶,在距離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最靠近的方位,在中國有史以來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在中國流動人口最多流動最快的城市,武警部隊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和省武警總隊組成的聯合工作組,用了不短的時間總結出來的。

這“八條經驗”曾被解放軍總參謀部向全軍推廣。黨中央機關報、中央軍委機關報都曾作過長篇報道,武警內外反響強烈,深圳市支隊的招牌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在全國叫響。

八年後的今天,這份用“四通”電腦打印的、名叫《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管好幹部帶好兵——深圳市支隊管理教育工作調查》的材料,紙張已經發黃。

但,那份飄著墨香的文檔,依然有鮮活的生命力。

那“八條經驗”是:

第一,重點管住幹部。公道正派用人,不搞親親疏疏;堅持整風教育,糾正思想偏差;加強管理,做到組織、思想、行為不失控;搞好培訓,提高能力;關心體貼幹部,解除後顧之憂。

第二,抓好班長隊伍。精心選苗,加強培養;既充分相信,又嚴加約束;多為班長的前途進步著想。

第三,教育貼近戰士。抓住深層思想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抓住時機及時進行教育;什麼形式管用就用什麼形式進行教育;用閃光點克服消極麵;幹部台上怎麼講台下就怎麼做。

第四,強化紀律觀念。排除“三廳一廊”誘惑的衝擊;排除上訪人員不滿情緒的衝擊;排除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排除不法分子拉攏的衝擊;排除家庭矛盾的衝擊。

第五,密切內部關係。把戰士當作自己的親人;防止官兵關係物化;不搞老鄉觀念,突出一個“公”字。

第六,加強警民團結。在崗位上完成好任務,用出色的工作體現擁政愛民;在社會上講公德,樹立良好形象;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為政府和人民排憂解難;在“共建”活動中把握正確方向,不以謀取經濟利益為目的。

第七,營造良好環境。營造積極向上的政治氛圍;改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淨化營區周圍環境。

第八,黨委領導有力。班子很團結,工作很協調;頭腦很清醒,方向把得好;敢於講真話,問題不隱瞞;工作很勤奮,處處做表率。在調查報告最後,武警總部司令部和省武警總隊聯合工作組寫道:“我們認為,深圳市支隊經過十年的艱苦探索總結出來的八條經驗,較好地回答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管好幹部帶好兵的問題,對全部隊有指導意義,符合軍委擴大會議精神,符合總參關於997年要加強‘管法’研究的精神。同時,作為向十五大和香港回歸獻禮,擴大武警影響,樹立武警良好形象,深圳市支隊最具代表性。因此,建議大力宣傳推廣他們的經驗。”

這“八條經驗”是武警部隊總結出關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管好幹部帶好兵的第一份經驗材料。這“八條經驗”是深圳市支隊對於全軍部隊的貢獻!

4.“四個跟著走”

創新是一種境界。

創新是否定之後的涅柴。

創新在有一天,必將沉澱為傳統:“支部建在連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個班子兩支隊伍兩個助手”……在昨天都是偉大的創新,在今天都是偉大的傳統。

2000年以來,深圳市支隊經常性思想工作“四個跟著走”被武警總部推廣,集中采購被《解放軍報》宣傳,解決戰士的心理疾患經驗在武警總部交流,網絡教育被《人民武警報》宣傳,專哨專訓經驗在全國武警部隊第一次提出……

人。車。槍、彈。

酒。

內外關係。

“五個重點問題”,都是“飯碗問題”,都需要創新。

2001年,現任省武警總隊政委朱風雲少將,時任省武警總隊政治部主任,在對支隊進行《綱要》年終考核時,針對支隊現狀反複強調:“支隊黨委‘一班人’要認真學習江主席《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和《發展要有新思路》兩篇論著,支隊一定要按照黨的創新理論,開拓創新求發展,不斷提高支隊全麵建設水平。”

深圳市支隊黨委“一班人”按照總隊首長的要求,創新的腳步沒有停止過一天,勇於探索的精神也在創新中得到升華。

這些經驗與創新,正在深圳市支隊慢慢沉澱,慢慢發酵,慢慢成為傳統。

提出經常性思想工作“四個跟著走”(思想工作跟著時代脈搏走、思想工作跟著執勤任務走、思想工作跟著兵員特點走、思想工作跟著官兵實際需要走),是因為它對深圳市支隊太有針對性了。

如果更多地知道深圳的情況和深圳市支隊的情況,你就會知道這項創新理論的由來了。

說“思想工作跟著時代脈搏走”,是因為深圳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中華民族騰飛的希望脈搏,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脈搏,深圳市支隊的經常性思想工作應該和這一脈搏一起律動。

說“思想工作跟著執勤任務走”,是因為包括武警高層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深圳市支隊的勤務是地市級支隊最繁重的,也是最複雜的,經常性思想工作是它的保障。

說“思想工作跟著兵員特點走”,是因為來這個支隊的兵員太複雜了。

不管去哪個省征兵,一聽說去深圳的,打破腦袋爭。地方武裝部把去深圳的兵員指標,留給了他們認為“最需要照顧的關係”。說“思想工作跟著官兵實際需要走”,是因為在這個“前沿”,人們的需要五彩繽紛、空前多元,官兵需要也比任何地方“多元”。

到現在,“四個跟著走”又被一些基層中隊添加了“三到位”:做經常性思想工作要口到位、身到位、心到位。這樣,“四個跟著走”就成了“四跟三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