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前,支隊辦公用品都是誰用誰買,多頭開支,缺乏統一管理,造成不少浪費。
當年,深圳市支隊成功推出《支隊機關辦公用品集中采購規定》,對機關所有辦公用品,按照這個規定集中采購。
當年,深圳市支隊領導不用再給手下簽一分錢的辦公用品報銷單。
當年,深圳市支隊機關辦公用品費節約達0多萬元。
2.審計15舯萬
2004年的中國,“審計風暴”飛沙走石。
2004年的深圳,據說有一個區,以前是財政局長參加會議的次數最多,區裏大大小小的會議他都要參加,因部署大大小小工作都需要花錢啊,現在卻不是了,現在也許是審計局長參加的會議不比他少了,因為現在是花大大小小的錢都要接受審計啊。
所以,2004年,不知有多少人“談審計色變”?
但這一場風暴,並沒有在深圳市支隊引起多大的漣漪。
深圳市支隊也許是全國武警部隊最早興起離任審計的。很多年以前,審計已經被官兵們理解和接受。
因為,你自己不審計好,總隊要來審啊,總部有時也來審啊。所以,在深圳市支隊,紀委牽頭,由紀檢和財務人員每季度都要對基層財務審計一遍,基層主官和司務長離任是必須進行離任審計,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全程審計。
審計是監督,是對幹部的愛護,所以支隊幹部中流傳一首“監督順口溜”:沒有錯誤時嫌監督,有了錯誤時怕監督,受到懲處時念監督。
2001年處理了3名出了問題的幹部。後悔的時候,他們最愛念這首順口溜。
深圳市支隊還規定,凡是在審計中發現本單位的經費“家底”為負數的,原則上該單位的主官將不予以提拔使用,審計中出現的經費漏洞,除了按法紀辦以外,單位主官和財務人員自己掏工資墊付。這是一條“鐵律”。
2003年,深圳市支隊由紀委牽頭先後對調整的9名基層主官和基層司務長進行了審計,全年審計金額達580萬元,審計覆蓋率達到100%,沒有發現問題。
2002年,審計5名離任的基層主官和司務長,審計金額達500萬元,財經紀律得到較好落實。
2001年,審計了27名離任基層主官和司務長,審計金額達356萬元。
審計也出經濟效益。
2002年,深圳市支隊機關比2001年節約開支96萬元。
2002年,深圳市支隊機關比2001年接待費下降了23.7萬元,雜項開支下降了72.3萬元。
審計還能審出作風,審出群眾的信任。
3.“孤廉”不是廉
恩格斯指出:“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一致的行動。”
武警深圳市支隊黨委的權威一半來自實幹,一半是“廉生威”。支隊領導曾經意味深長地說:“倉儲萬斛,日食三升;廣廈萬問,夜民尺。”
在群眾的眼裏,廉與不廉體現在一件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小事情上,比如在深圳市支隊簡陋的機關食堂裏,對於中間一排第一個簡陋的桌子,大家都形成了默契:那個桌子一般人不能隨便坐——機關幹部稱它為“常委桌”。
因為深圳市支隊黨委常委們除了工作接待外,一般不大願意去招待所吃飯,都擠在機關食堂和機關幹部一起吃,不成文地習慣了坐“常委”桌,邊就餐還可以邊談點事情,深圳市支隊的黨委常委們都感覺挺好。但這種廉隻是一個方麵。
領導幹部不僅要本人心不邪,嘴不貪,手不伸,兩袖清風,而且要敢於動真格的,敢於按法規製度辦,從嚴要求部屬和身邊人不貪不占,帶出一支廉潔的部隊。這才是真正的廉,而不能孤廉自賞。
支隊班子成員不僅自己能夠過“廉潔關”,還要善於帶領部屬過“廉潔關”。
對基層幹部來講,黨委班子“帶廉”色彩最濃的莫過於支隊長、政委致基層主官的一封信。這種信,一年一封,官兵們稱它為“督廉信”。
2005年元旦到了。基層單位的主官又同時收到了這封信——各大隊、中隊軍政主官:
2005年元旦、春節即將來臨,我們代表支隊領導和機關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全體官兵拜個早年,祝你們在新的一年裏工作取得更大成績,家庭幸福!
今天,我們給你們寫信,有一件事想跟你們說說心裏話、真話和實話。
就是春節期你們並通過你們教育幹部、戰士不要到支隊機關給領導和機關拜年贈送禮品、禮金和請吃(平時也要如此)。這樣做,一是為了發揚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保持純潔良好的上下級關係,減少上下之不必要的精神和經濟負擔。二是為了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年關時節雙擁活動多,部隊任務重,各級領導必須集中精力做工作,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總部黨委和總隊黨委擴大會議精神,保持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嚴防各種事故的發生,無須為到上級領導和機關拜年而分散精力。三是為貫徹落實好上級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黨風廉政建設是我們執政黨和領導幹部、領導機關樹立良好形象,聯係群眾,鞏固政權的一件大事,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把它做好。
上下級之既要講感情,更要講政治、講大局,希望同誌們理解我們的心情,愛護、關心、支持我們,共同努力把部隊全麵建設搞好,不辜負黨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最後,向同誌們及親人問好,祝你們過一個愉快、安全、祥和的春節!
此致
敬禮!
支隊長:秦四喜政治委員:陳杭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強烈的“廉政意識”彌漫在班子成員心頭。
一次,在省武警總隊召開的黨委書記聯席會議上,談到關於廉潔自律問題,一名支隊主官發了言。大體闡述了三點:
抓思想學習,使幹部不想腐——鄧小平同誌說過:“不注意學習,忙於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麼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
抓好容易出事問題的解決,使幹部不能腐——雞蛋無縫,蒼蠅蚊子再厲害也無從下口。
抓監管力度使幹部不敢腐——“成本”太大的事,再傻的人也不會幹。
4.一份真實的招標紀要
2004年上半年,深圳市建設局曾有一個小小的轟動,引起不小轟動的還有深圳駐地部隊。
原因是,深圳市支隊在深圳駐軍中開了一個先例——軍隊工程項目在“深圳市建設信息網”公開招投標。說得誇張點,是向全球公開競標,因為全世界都能在互聯網上看到這條競標消息。
這個工程項目就是支隊為幹部要辦的實事之一:建設幹部周轉房。
實際上,不公開,不透明,事情就可能很複雜,有可能承受各方麵的壓力。一公開,一透明,就會輕鬆很多。
我們有必要看看這份真實的監理招投標開標會會議紀要——深圳市支隊家屬樓監理招投標開標會會議紀要
時間:2004年6月7日地點:支隊二樓會議室主持:梁冠智副支隊長出席:
一、支隊招投標小組成員:高仕超方壽餘張豔萍黃汝棟
二、評標專家(5人):吳振普(高級工程師)、於英利(高級工程師)、朱應祥(工程師)、林錦寧(工程師)、張釗(經濟師)
三、監理投標單位負責人:鄭榮珠(深圳市招誠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周洪濤(深圳市中航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張複(深圳市建力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歐慧(深圳市恒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彭閩湘(深圳市羅湖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記錄:劉東方
討論和決定的事項:
會議首先聽取了招標代理單位的林錦寧工程師介紹監理招標的情況,爾後,支隊招標組長梁副支隊長對此次監理招標會議提出了指導意見:一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二要認真落實上級對招投工程的有關要求;三要嚴格按照程序進行。這是支隊第一次在內部對監理公司進行招投標,在總隊沒有招標組領導參加會議的情況下,在支隊招投標小組的監督下,與會人員能夠認真按照深圳市建設局及總隊營房處招標組的有關要求和有關程序,對支隊家屬樓報名監理投標的五家單位進行了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標。
整個會議曆時近7小時,會上,與會人員認真按照監理招標開標會會議議程進行:一是由林錦寧工程師宣讀各家報價情況。5家報價情況分別是:
深圳市招誠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報價下浮20%,深圳市中航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報價下浮20%,深圳市建力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報價下浮10%,深圳市恒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報價下浮20%,深圳市羅湖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報價下浮20%。二是5名評審專家分別對五個監理投標單位的招標方案、資信等標書符合情況進行了審查。經檢查,五個單位標書加蓋公章,密封完好,符合要求。三是由5名評審專家組擬定答辯題目,並組織5家監理投標總監理工程師進行了答辯。答辯時間不超過10分鍾;答辯題目兩道:1.你作為總監理工程師,談談如何做好本工程的監理工作?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請問現澆混凝土框架質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辯順序是:深圳市建力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羅湖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招誠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恒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航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四是評標小組彙總評分,擬寫評標報告,提出第一、第二中標候選人。評標小組按照招標文件的評標原則,采取綜合評審法對5份投標文件進行了嚴格的評審、打分,5家監理投標單位的得分情況分別是:深圳市招誠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分88.77分;深圳市中航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分90.49分;深圳市建力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分62.42分;深圳市恒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分95.75分;深圳市羅湖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分90.16分。
會議決定,根據綜合評審法中標候選人的確定原則,依據得分高低排序,5名評審專家綜合衡量,選出第一中標候選單位為:深圳市恒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得分為95.75分;第二中標候選單位為:深圳市中航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分為90.49分。最後中標單位為:深圳市恒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以上評標全過程符合深圳市監理招投及評標的有關程序,招標小組成員簽名確認,以示公正。
創新是魂
1.另一種分房法
江澤民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特區的成功應歸功於兩個字“闖”與“創”。在深圳,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說起來,許多人可能不相信,深圳市支隊的創新很有可能是從分房子開始的。
這裏要提到蛇口工業區和駐紮在那裏的武警蛇口中隊。
當年的蛇口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第一個“試管嬰兒”。1988年的那場“蛇口風波”更是觸動國際輿論。蛇口工業區成立後,穀牧共來了14次,江澤民來了7次。那是個風生水起的年代,蛇口把一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廣告標語牌矗立在大街上,引起很多人爭議,認為是“既要錢又要命”,鄧小平卻說:“很對!”1984年是蛇口工業區最輝煌的一年,上麵通知蛇口工業區代表深圳參加北京的國慶節大遊行。受到鄧小平鼓舞的蛇口人,做了一部彩車,以明華輪為模型,車頂上轉動著一塊標語,上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彩車通過天安門,城樓上掌聲一片。
這一標語成為僅次於北大學生打出的“小平,您好!”標語,被全國人民永遠記住,也成為一種觀念推動著中國的改革深入進行。1984年2月24日,鄧小平回京後,召集中央負責人開會時說:“這次我到深圳一看,給我的印象一片興旺發達,深圳的建設速度相當快……深圳的蛇口工業區更快,為什麼?無非是給了一點權力。他們的口號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段講話,後被編入《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510頁。
當時,蛇口提出聘外國人當經理受到非議,又是鄧小平得知這一情況,立即拍板道:可以聘請外國人當經理,這不是賣國。
還有人事勞動製度實行招聘製和合同製、工業區領導班子實行民主選舉和企業經理聘用製,都是最先在蛇口提出來的。
據現任蛇口中隊中隊長陳丕陽講:“得風氣之先的蛇口中隊,當年也是支隊的窗口,《人民武警報》不惜以整版篇幅宣傳,990年、1991年、992年,被總隊評為落實《綱要》達標中隊。中隊至今保存著很多重量級領導來中隊視察的已經發黃的照片。”
很多人會說這是一種巧合。深圳市支隊的第一項創新產生地就在蛇口。
1991年8月,全支隊幹部集中在蛇口中隊進行整風。
整風期間,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部長被請到現場,為幹部們講深圳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情況。期間提到,宣傳部采用打分的辦法給幹部分配住房。
一席話,把一場場痛苦的鏡頭拉到支隊長賽金山眼前:支隊每分一次房,都要鬧一次“地震”,眾口難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