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何所畏懼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既要無所畏,也要有所畏。這是孑子的學說。

如果非要問黨委班子成員,他們畏的是什麼?可能不是深圳水太深,做什麼事情須慎之又慎。而是,他們最害怕工作沒幹好,群眾不滿意。在廣東,地市級黨政一把手全部實行省委全委票決製。

1987年10月1日,深圳在全國第一個設立市長專線電話,傾聽百姓呼聲。1988年3月8日,全國第一個經濟罪案舉報中心——深圳經濟案件舉報中心成立並掛牌辦公。在深圳,任何重大建設都必須先開聽證會,先在網上征求老百姓的意見。

時代越往前發展,越來越抵達我黨的宗旨和作風。

深圳市支隊紀委書記、副政委文陽華明顯感覺到:部隊建設越向前發展,群眾的參與,群眾的作用,群眾的監督就越明顯,這是一種趨勢。

胡錦濤同誌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到群眾中去,在這裏不是口號。

在深圳,老百姓的休閑意識比任何地方都強。節假日,很多人帶著老婆孩子到度假村去度假,而深圳市支隊黨委班子成員們卻帶著工作組到基層去蹲點。班子成員每年平均下基層73天。

副支隊長餘利興感慨地說:我們真正的家在基層。

參謀長成河,有一年蹲點有09天。他總結說:來到基層,你就要當好指導員、協調員、信息員、監督員。

政治處主任張思華,經常為難。因為他負責安排班子成員和機關幹部下基層的計劃,一看,副支隊長馬安祥已經在警衛點上連續呆了快一個月了,其他領導也都是很久沒有休息過了,怎麼安排好?

為難歸為難,還得安排。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到了基層你沒法當“甩手掌櫃”。出了事,你屁股上的一記板子少不了。

深圳市支隊已經形成這樣的氛圍了。

2000年,深圳市支隊兩次調整提拔幹部76人,是支隊曆史上調整麵最大的一次。警通中隊中隊長彭穀和,1979年的兵,任中隊長十一年,提拔嗎?在偏遠大隊衛生所一於就是八年的醫生餘文洋,能調到市區來工作嗎?

這些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走群眾路線,一投票,群眾意見是:調!一時,民心大順。

2002年,一批副連職、正連職幹部到了晉升正連和副營職年限。支隊黨委把他們拉到教導大隊,進行軍政素質考核。那時正是2月,四五百名新兵,瞪大眼看著你,沒有一名幹部好意思作弊。

最後,考核成績在全支隊公示。

在深圳市支隊檔案室的電腦裏,輸入關鍵詞:公示,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觀:

擬改選士官人員公示;擬保送入學人員公示;幹部稱職等級評定公示;“優秀軍人妻子”公示;“五好家庭”公示;

選拔駕駛員公示;立功受獎公示;福利房分配公示;每次公示文件後麵,都公布舉報電話。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公開了,公正了,公平了,公允了,那部舉報電話一次也沒響過。

一次,一名從外單位剛調進支隊的幹部私下裏說:這種透明度,有時真讓人有點難以適應。

後來有人告訴他:如果不這樣,深圳市支隊的幹部都適應不了。

3.按說的做,按做的說

《解放軍報》有一個軍事論談欄目,叫“長城論壇”。

它的主持人是陳賢德少將。

一次,陳少將在“主持人語”裏說——事情真是匪夷所思:在最困難的問題上突破往往並不難,而在最容易的事情上見效卻常常很不易。“按說的做,按做的說”,這一近乎低幼兒童“基本訓練”範圍的要求,一些人實踐起來簡直“難於上青天”。難的不是不會做、不會說,而是不想做、不實說,結果必然是所做非所說,所說非所做。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妨從“說做統一”這類“基本訓練”抓起,再及其餘,如何?

少將的感慨令人深思。

這幾年,少說也有近萬人來深圳市支隊參觀見學。

凡是部隊口的,來一個,問一遍:你們單位多年保持先進,有什麼“秘訣”呀。

“按說的做,按做的說。”

這種對話,有點像兩句廣告詞:“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地球上的人都知道呀!”

所以,世間很多事,有時候感覺挺幽默。

試想從1983年組建到現在,深圳經曆了多少風浪,這個支隊又經曆了多少風浪,不堅持“按說的做,按做的說”,深圳市支隊就不可能創造今天的輝煌。

沒有人知道,全軍、全武警部隊有多少人想調深圳市支隊工作,除了羨慕深圳特區生活環境好之外,看中深圳市支隊這塊金字招牌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求實,不張揚,是鑄就這塊招牌的重要因素。

到各基層單位轉轉,你很少發現營區裏有口號和標語。口號像一麵鏡子,照出一個班子的領導藝術。口號太大了,少提為好。

總隊考核組每次來到深圳市支隊考核,從沒發現類似“熱烈歡迎總隊考核組蒞臨我中隊檢查指導工作”的標語。

支隊黨委抓了這個問題:多做少說。

一個細心的幹事曾有一個發現:翻開近三年的黨委擴大會議材料彙編,發現主報告,2002年是30頁,2003年是29頁,2004年是24頁。

說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實了。

2002年30頁的報告,講頭年工作成績隻有12頁多,講問題和布置來年工作用了差不多8頁。

2003年講成績和講問題、部署來年工作分別是隻有3頁多和差不多26頁。

2004年變成4頁和20頁。

前幾年,支隊出了很多典型,全國各大媒體,包括駐地深圳特區的媒體,都曾把注意力聚集在這裏。

深圳市支隊新聞宣傳工作跟著走在全總隊的前列。

近兩年,抓部隊建設的思路定在老老實實抓按綱建隊,紮紮實實地落實好經常性工作,所以新聞宣傳工作也不及前幾年風光了。

當總隊宣傳部門問及新聞工作為何退步時,領導認為這是必然。對這一點,一位資深的新華社記者深有同感。

那年,原新華社駐武警記者站站長黃秋生到大亞灣核電站采訪,他深為駐守在這裏的核電官兵所感動,有了創作的衝動。

新華社乃國家通訊社,其宣傳力度可想而知。

但當黃站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胡國忠時,胡國忠說:“這個單位不是我們支隊最好的,硬件還很落後,還是緩一緩再宣傳吧。”

在2003年黨委擴大會上,支隊黨委向全支隊官兵做出了辦好“十件實事”的承諾。

“十件實事”一件件落實,年底全部兌現。黨委機關確實實在。

後來,政治部門發現,基層“不按說的做,不按做的說”最突出、最集中地表現在各中隊的《基層按綱建隊計劃》上。這幾乎是一個通病,純粹為計劃而計劃,做完計劃報一份給組織股,留底的一份說不定兩三天就找不到了,因為他們根本不按計劃來做。

為了糾正此類傾向,支隊在龍崗中隊抓點,實事求是地搞了一個樣本,印發全支隊學習執行。

這兩年基層製定年度按綱建隊計劃的質量和往年大不一樣——完全能做到的一定要寫進去;加把勁能做到的留點兒餘地寫進去;

完全做不到的空口號堅決不能塞進去。

每年的基層按綱建隊計劃都要交到支隊評比,評出個先後名次來。每年季度考核和年終考核,支隊考核組都要拿出各基層單位的《按綱建隊計劃》,給你一條一條地對,看你有沒有“按說的做,按做的說”。

4.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能力

據說,總部一位首長在新疆總隊檢查工作時,曾有意識地問一個“先進中隊”指導員:“你們中隊有沒有問題?”

這名指導員“啪”的一個立正:“報告首長,我們中隊沒問題。”將軍語重心長地說:“小夥子,你說沒問題本身就是問題啊。”

一句話,說得這名指導員滿臉通紅。

有一年,時任省武警總隊政委鄧祖選少將,在深圳市支隊黨委民主生活會上告誡大家說:“部隊暴露一些問題是正常的,‘沒有問題’不是辯證唯物主義者的認識觀,也不是先進支隊的代名詞。”

武警部隊司令員楊國屏上將和政委徐永清上將在《中國武警》雜誌介紹深圳市支隊的專刊首頁中,寫道:“盡管支隊目前還存在著薄弱環節,但仍不失為是新形勢下管好幹部帶好兵的成功典型,具有廣泛的指導性。”

支隊領導則經常講:沒有發現問題並不等於沒有問題,今天沒問題並不等於明天不出現問題。

所以,深圳市支隊黨委“一班人”總是在解決矛盾中尋求快感,深圳市支隊的前進是在不斷解決矛盾中的前進。

2002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一名幹部7月份剛由正排調整為副連,8月份十餘天的時間裏,幾次擅自帶人上路違規查車,造成很壞的影響。

怎麼辦?

問題要不要捂?先進支隊拿不到了,工作還要不要一如既往地幹?

一時間,什麼議論都有,上至總隊機關,下至普通士兵。

想想總部首長在新疆的故事,想想鄧政委的告誡,黨委意見高度統一。

2002年8月29日,[2002]武政字第54號文件——《關於對×XX嚴重違紀問題的處理通報》發往各基層單位。

這名幹部受到了降職降銜處分,同案涉及的15人均受到不同處理。

同一天,深圳市支隊召開“揭露矛盾求發展,嚴肅紀律樹形象”主題大會。8名幹部主動上台發言,表示發現問題是成績,解決問題是能力1

2002年,正如所有官兵所料,“先進支隊”的獎杯被別人捧走了。但所有官兵一顆熾熱的心,並沒有被捧走。

一次,武警部隊朱曙光副司令員來到深圳市支隊,聽完黨委彙報後,深情地說:我代表總部黨委、總部首長、工作組向支隊全體幹部、戰士、家屬道一聲“辛苦了”!黨委“一班人”感動了。不容易啊!

手把紅旗旗不濕

1.相信製度

宋朝詞人潘閬,代表作是那首觀錢塘大潮的《酒泉子》:“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支隊裏讀過這首詞的人不多,深圳市支隊新聞幹事劉懿算其中一個。

劉懿是從沈陽軍區調過來的,一看特區,二看特區的支隊,再讀這首詞,感覺又不一樣了。

“滿郭人爭江上望”、“萬麵鼓聲中”,“弄潮兒”怎樣保證“旗不濕”很多人和筆杆子劉懿一樣,在心裏發問。

深圳市支隊執勤的轄區裏點多、線長、麵廣、任務重。一般來講,一個地市支隊有一個機動中隊就足夠了,但深圳市支隊有一個機動大隊,數百之眾,足見擔負的任務也很重。而且,這兩年支隊還在不斷擴編。

這麼大一個支隊,方方麵麵都得靠人去管,怎麼也有管不到位的地方。

怎麼辦?靠製度。相信製度,建立製度,依靠製度,落實製度。

鄧小平同誌在“南巡講話”中就曾說過:“還是要靠法製,搞法製靠得住些。”

2000年到2004年,四年間,有雙重立法權的深圳,立法02項!有一天,秦四喜和幾個業務股室的負責人掰著指頭算,深圳市支隊自己製定的、現在正執行的製度,約摸算來,也有20多個:

《支隊幹部管理規定》、《支隊預算外經費管理規定》、《基層經費管理規定》、《接待費管理規定》、《衛生事業費管理規定》、《電話費管理規定》、《支隊醫療經費管理規定》、《加強資金票據管理規定》、《重大物資集體集中采購規定》、《支隊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規定》、《支隊福利房分配實施細則》、《支隊開展“奪紅旗、爭紅星”活動實施細則》……

凡是條令條例和上級文件有精神、有要求,但沒有細化到具體執行各個環節的,深圳市支隊都結合自身實際,製定了相應的規章製度,確保上級精神的貫徹執行。

一直以來,深圳市支隊機關的人說得最順口的一句話便是:有規定的按規定辦,沒規定的按道理辦。

對這句話感觸最深的,是組織股長徐曉鋒。

立功、受獎、入黨、黨員民主測評、評選按綱建隊先進中隊,這些敏感而具體的活動,都攬在組織股那裏,所以找徐曉鋒的人比較多,而且大部分是要求打“擦邊球”。對這些事,徐曉鋒從不煩惱,因為隻要一句話就可以把來者打發走:按規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