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痛苦的迷惘(2 / 3)

第三種也就是最後一種人生態度是樂觀主義。這種學說認為,世界已經是非常美好。它指出,不管從哪一方麵來看——人們的身體狀況、社會狀況、道德狀況,都已經非常不錯。樂觀主義者認為,盡管世界上還有邪惡的東西存在,任何事物的發展還是與我們追求完美的理想是和諧一致的,世界上存在著真善美。人們正是通過邪惡去發現和選擇美好的東西的;人們也正是通過遭受痛苦和做出艱苦的努力來達到最高的幸福的。

隻有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才能發現法律、社會統一、團結一致的意義。世界的公正不是在假想之中,而是在可經驗的事實之中;不是在理想之中,而是在現實生活之中。有足夠的事實可以說明,生活正因為它的實在性與潛在性,充滿著希望而又令人振奮,它才有意義。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的樂觀主義態度,正是體現了對生活、對世界的勇敢精神和生命的意義所在。

有這樣一則古老的寓言,或許它會給我們的生活一些啟發。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有一隻漂亮的鳥兒,站在一枝來回擺動的樹枝上放聲歌唱,樹林裏到處回蕩著它甜美的歌聲。一隻田鼠正在樹腳下的草皮裏掘洞,它把鼻子從草皮底下伸出來,大聲喊道:“鳥兒,閉上你的嘴,為什麼要發出這種可怕的聲音?”這隻歌唱的鳥兒回答說:“哦,先生,我總是忍不住要歌唱。你看,空氣是多麼新鮮;春天是多麼美好;樹葉綠得多麼可愛;陽光是多麼燦爛;世界是多麼可愛;我的心中充滿了甜蜜的歌兒,我無法不歌唱。”

“是嗎?”田鼠睜大眼睛不解地問到:“這個世界美麗可愛嗎?這根本不可能,你完全是胡扯!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已經在這兒生活了這麼多年,我了解的很清楚。我曾經從各個方向挖掘,我不停地挖啊挖啊,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隻發現了兩樣東西,也就是草根和蚯蚓,再沒有發現過其他東西,真的,沒有任何可愛的東西。”

快活的鳥兒反駁說:“田鼠先生,你自己上來看看吧。從草皮底下爬上來,到陽光中來吧。你上來看看太陽,看看森林,看看這美麗可愛的世界,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要是這樣,你也會忍不住流淚。上來吧讓我們一起放聲歌唱!”

同樣,我們也可以對那些悲觀主義者說:“出來看看吧,先生!看看這明媚的陽光,看看這可愛的世界,你會感覺到一切都是美好的。”這樣,你就會懂得生活的意義,懂得生活中各種煩惱和痛苦對於人生的意義,你就會懂得眼淚的真正內涵。每一種逆境都蘊含著等量價值的種子。生活中的痛苦經驗、我們所遭受的各種挫折、所付出的代價,幫助我們更好地去感受世界的吸引力和神奇。它使得我們對虛無飄渺的來世做更多的、更深的思考。

悲慘的事情和痛苦的境況是一所培養美德的學校。它會使人神智清醒,遇事慎重;會使人改變舉止輕浮,冒失逞能和太過於自信的惡習。

沒有經受過任何苦難的人是世界上生活得最悲慘的人,不管他是好是壞,他沒有經受過磨煉。任何以美德的榮耀,能力和素質與他無緣,因為任何德行都是付出了代價的回報。

他們自身的順心如意和成績不能稱之為幸福。實際上,在生活中小小的成績便帶來極為巨大的、真正的歡樂,這樣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如此看來,難道我們不能說,追求完美的幸福不隻是一種幻想嗎?

最大的困難往往是在我們所沒有想到和發現的地方。令人痛苦的事情的出現,或許是為了考驗和檢驗我們的實力。如果我們能堅定不移,經受住了考驗,那麼我們就會獲得心靈的平靜,為我們完成了相應的職責而感到心滿意足。最野蠻的戰爭是日常生活中那些令人痛苦的戰爭,它們的偉大就是我們的偉大,它們的悲哀就是我們的悲哀,它們的勝利和失敗就是我們的勝利和失敗,正像它們有榮耀、失敗和勝利一樣,我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