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最後麵他又有一筆,他說這個香菱給薛蟠生下了一個後代,她還給薛家延續了一個後代但是她自己難產而死,難產而死當然也不太好,但是她卻不是一個社會悲劇了,成為一個,怎麼說呢?醫療事故,或者說是一個生理上一個損失而已,所以他就把香菱的這個悲劇命運不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他還把她的壞事化好。所以我說高鶚的這個續書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筆願意,我個人覺得我是有道理的。不知道您怎麼看,當然你還可以覺得人家寫的就是好,我同情香菱,香菱最後扶正最好了,如果把她那個難產而死也改掉更好,那麼您也有您自己的一個思路,一個審美取向,我也很尊重。
但是我現在要告訴你,他改變香菱的悲劇命運可以說是毫無道理,且不說第一回就有這個甄英菊這種寫法,作者就想用這樣一個女性來概括《紅樓夢》的全局,這個還用爭議,因為曹雪芹自己也沒有最後定稿,究竟是應該把角色的名字。在最早取做甄英蓮還是甄英菊呢?我們還可以覺得曹雪芹他沒有最後拍板。他寫完了整個《紅樓夢》,但是還沒來得及仔細通稿,有些地方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
畫外音:
在高鶚的續書中對於香菱命運的安排,劉心武先生認為和曹雪芹最初的構思有很大的出入,劉心武先生根據自己多年對《紅樓夢》的研究,認為在曹雪芹前八十回原著中關於香菱命運的發展和她最後的結局,已經在第五回中有明確的交代,那麼曹雪芹在第五回中是怎樣交代香菱命運的呢?
劉心武:
就算你不認為香菱統領全局的一個女性角色,那麼第五回裏麵關於她命運的發展,和她最後的結局是有很明確交代的,怎麼交代的呢?我們共同回憶一下,賈寶玉在太虛幻境偷看冊頁,他看了這個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全本,十二釵他全看了,作者寫得很有意思,曹雪芹寫賈寶玉到了薄命司裏麵看櫥櫃裏麵有這些冊頁,當時他完全不懂得,這些冊頁多麼重要,他隨便拿起來隨便翻,他先翻的是正冊嗎?不是。他先翻的是一個又副冊,然後他才翻的副冊,最他後翻的才是正冊。那麼他所翻的副冊隻展示了一個人的命運。那麼畫的什麼呢?畫的是一枝桂花,下麵呢有一個池沼,池沼裏麵怎麼樣呢?水涸泥幹,蓮枯藕敗。這個畫意思就很明顯了,因為這個桂花這就是夏金桂的象征,香菱,菱角它是要依附在荷花生長的水域裏麵來生長,那麼現在水涸泥幹、蓮枯藕敗,那麼菱角就更沒有生存的餘地了。這畫已經告訴我們,香菱最後就是被池沼上的桂花給害死了。那這是畫,文字呢就更清楚了,冊頁裏麵的文字叫做判詞,香菱的判詞就寫得非常清楚,叫做“根並荷花一莖香”。菱角大家見過是水生的一種植物,它跟荷花往往是共生,但是人們一般都認為菱角比藕,比蓮花,比荷花好像要低一個檔次。
他這樣寫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小說,正式故事開場以後,香菱再次出現是在在什麼時候?咱們不說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那段咱們不說,就是林黛玉進府以後,香菱在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這是王夫人的一個陪房,看見王夫人和薛姨媽姐倆在那閑聊,那麼這個時候薛姨媽就跟周瑞家的說,說我這有一些宮花,你把這些宮花分送給這些小姐們,同時也給鳳丫頭。那麼周瑞家的拿著這個花匣子,走出這個屋子要去送宮花,這個時候她就看到在薛姨媽住處門外,台階上有一個小姑娘,這個小姑娘就是香菱,周瑞家的就很有一番感歎,而且周瑞家的還有一句驚心動魄的話,說我看她的模樣像誰啊?像東府的蓉大奶奶,也就是說像秦可卿。這就叫做“根並荷花一莖香”。就是說她出場的時候,她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是薛家買來的一個丫頭,當時年齡也還很小,還都談不到做妾呢。薛家從金陵奔赴京城投奔了親戚,住到了榮國府裏麵的一個院落,她在那兒出現就是一個還不懂事的忘記自己的來曆的這樣一個小丫頭。可是呢周瑞家的眼尖,周瑞家的在《紅樓夢》裏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個人眼皮雜,見識多,作者就通過周瑞家的一句話點出來,雖然她看到這個小丫頭地位很低下,但是卻有著高貴相。
因為咱們先不說我的那個關於秦可卿的探秘的那個結果,就不說那一層,那麼你想一想,寧國府的賈蓉的正妻,這地位很高的,她就覺得這個小姑娘有秦可卿那個氣象,這就說明雖然她在池沼裏麵,她是一個菱花或者是最後隻能結一個菱角,這種水生植物好像比蓮花比蓮藕要抵檔,可是呢叫做“根並荷花一莖香”實際上呢她內在的氣質,她的芬芳度她的高貴度,美麗度是一樣的,這一句就告訴你香菱她不是一個一般的丫頭,所以香她沒有和晴雯、襲人那樣編入在又副冊,她比她們高一級,她在副冊裏麵,她當然沒有入正冊,但是她是金陵十二釵副冊裏麵一個重要的角色。所以讀《紅樓夢》要讀得很細,這句判詞就說明她雖然是菱花,但是她和荷花一樣高貴。但是,她“平生遭際實堪傷”太慘了。再回憶一下那八個字,哪八個字啊:“有命無運、累及爹娘”。特別要記住前四個字,叫做“有命無運”。
那麼她後來命運怎麼樣呢?判詞裏說得非常的清楚,高鶚把她扭曲了,實在是沒有道理,叫做“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這叫做拆字法。讀《紅樓夢》你不懂諧音寓意不懂拆字法你別讀它。有人說這麼讀累不累,我就看字麵意思,我不去那麼琢磨,那您願意不累願意那麼讀我也很尊重,也是一種讀法,但是問題是曹雪芹他本人他寫這個文稿,他的藝術特色就在這兒,他就不斷地使用所謂的拆字法,什麼叫拆字法?就是把一個字拆開了來寫。什麼叫做“自從兩地生孤木”?“兩地”是什麼意思?地是土地,兩個土壘起來,再加一個孤木,不是林,不是雙木,是孤木。
一個孤木加上兩個土什麼意思啊?桂字。他就是拆字法,不是咱們亂猜,說你讀《紅樓夢》老猜謎,你幹嘛老猜謎啊?曹雪芹本身就設了迷,作者本身他寫法就是這樣的,你要讀《紅樓夢》你就要熟悉他的寫法,所以這個就很明白告訴你,自從夏金桂進了門,香菱的悲慘結局就來臨了,叫做什麼呢?叫做“香魂返故鄉”了。這還用討論嗎?當然就是死掉了。她的故鄉是哪裏?離京城很遙遠夫人蘇州,小說一開始寫到閶門外。她原來有一個很溫馨的家庭,但是她平生遭際實在是令我們喟歎不已。所以她結局是很清楚的,她是自從薛蟠娶了夏金桂以後她就糟糕了,糟糕到什麼地步呢?她就死掉了。她就“香魂返故鄉”了,因此高鶚把她寫成最後是夏金桂自己死掉了,她反倒扶正了,而且還給薛蟠生了一個後代,這個是完全違背了曹雪芹的原筆原意,是不對的。那麼一定會有人問,說您現在已經講好幾講了,你講八十回後的真故事,那麼你告訴我們曹雪芹的《紅樓夢》,他的這個文本結構是9×12,大體上是每九回構成一個情節板塊,那麼第八十一回應該是從七十三回開始,家族內部矛盾所釀造的大悲劇的最後一回,那麼你覺得在這一回裏麵,應該還要死去賈迎春和死去香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