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十二歲上山打柴,到現在十五歲。三年間,幾乎每天夜裏,都會到這片亂葬崗裏來打柴。
夜路走多了,難免遇鬼。常在鬧鬼的亂葬崗走動,見到鬼的機會就更多了。
畢勝見過多少次鬼,他自己也數不清了。
三年前,年方十二歲的畢勝,第一次在亂葬崗見到鬼影時,不知是否會被鬼魂侵襲,驚嚇地心驚膽戰。
按照民間傳說,遭邪舌血噴,遇鬼陽指點。他不僅咬破舌頭,在兩腮鼓了一口舌血,還用砍柴刀割破雙手中指。
當他做好應付鬼魂侵襲準備時,那些時隱時現的鬼魂並沒有侵襲他。
見多不怪,凡事就怕少見。
少見多怪,隨著畢勝見鬼次數增多,也就見怪不怪,不再感到心驚膽戰了。
有時候,那陰氣森森、時隱時現的鬼影,從他身邊飄然而過。他不僅不躲避,繼續用砍刀砍柴,甚至還會向鬼影笑臉相迎,點頭打招呼。
畢勝抖起精神,用手中砍刀撥打齊腰高的野草,穿過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鬆樹,順著山脊往白虎山腰凹槽處而去。
砍刀撥打草叢,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打草驚蛇,也會驚動草叢中的野鼠野兔。
野鼠野兔受到驚嚇後,突然從草叢中蹦跳起來,眨眼間沒入另一處草叢中。
這條山脊走了三年多,畢勝極為熟悉,以至於那處草叢下有絆腳石,那處草叢下有陷腳坑,都一清二楚。
熟山熟路,沒用多長時間,便來到了亂葬崗凹槽口。
到了這兒,畢勝並不急於鑽進亂葬崗中砍伐木柴,而是定住腳步,氣勢十足地掄起手中砍柴刀,衝亂葬崗中揮舞了幾下。
今夜是月圓之夜,鬼魂常在月圓之夜出現。每個月的這一天,也是畢勝在亂葬崗中,見到鬼魂次數最多的一天。
畢勝天生大膽,況且又見慣了鬼魂,心中不怕鬼。鬼魂有什麼可怕,不就是飄飄忽忽、時隱時現的人影嗎?
亂葬崗中有比鬼魂更可怕的東西,吃人不吐骨頭的東西。到了這兒,防備的不是鬼魂,而是呲牙咧嘴的野狗。
這些野狗不同於家養狗,已經吃慣了死人肉,野性十足。它們不叫不吠,呲著狗牙,瞪著泛出紅綠微光的一對狗眼,在墳頭間打轉轉,嗅聞尋找死人骨頭。
亂葬崗中的主人不是死鬼,而是野狗。
這些野狗對於任何冒然進入領地的生物,一律視為入侵者,會趁其不備發動攻擊。
因此,每當畢勝到了這兒,都要氣勢十足的揮舞砍柴刀,將那些藏身墳頭、樹叢後的野狗嚇唬住,威懾它們不敢對自己發動攻擊。
畢勝氣勢十足揮舞了一通砍刀後,不知是否嚇唬住了野狗?凝目向亂葬崗中看去。
月光被遮擋在樹梢外,亂葬崗中黑暗一片,隻有一座座墳頭邊的青石墓碑,偶爾會被月光反射出青光來。
一隻綠幽幽、雞蛋大小的鬼火,忽然從草叢中蹦跳出來。綠幽幽光亮一閃後,再次沒入草叢中。
除了這隻鬼火外,畢勝沒有感覺到野狗藏身在附近。靜了靜心後,舞動砍刀嚇狗護身,按照每棵樹的順序,摸黑向亂葬崗西側走去。
為了生計著想,畢勝把亂葬崗中每一棵白鬆樹都編了號,每天按照編號砍伐,不隻砍一棵樹。
這樣一來,這些樹木能得到生長喘息機會,總有的砍,也不容易被李王兩家巡山成員發現端倪。
畢勝一路摸黑來到亂葬崗西側盡頭,踏上一座非常低矮的墳頭,摸到墳頭後一顆高大挺拔的白鬆樹。
腳下這座墳頭極為低矮,孤零零座落在亂葬崗西側邊緣,緊挨著凹槽崖壁,被順崖壁而下的雨水,衝刷地幾乎於地平齊。
由此可以看出來,這座幾乎於地平齊的墳頭,是一座死絕了後代子孫的絕戶墳。如果有後代子孫,絕不會沒有人來添土,任由墳頭被雨水衝刷於地平齊。
長此以往,埋在地下的屍骨,會被雨水衝刷出來。到那時,屍骨暴屍陽光下,是對逝者的大不孝。
好在這座絕戶墳頭的後側,有這顆高大挺拔、枝杈繁茂的白鬆樹。
這棵白鬆樹如同一把遮風擋雨的保護~傘,為這座可憐無後的絕戶墳,提供了遮擋雨水,延緩暴出屍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