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中西玩家不同的玩法(2 / 3)

音樂家是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像劉詩昆、李雙江、殷承宗、郎朗、譚盾、關牧村、汪峰等等這些玩音樂的,應該算是中國的驕傲,這些著名的歌唱家、作曲家和演奏家也非常受人尊重。古代的音樂家又如何呢?中國古代的音樂家的故事說起來就有點讓人不爽了。最早關於音樂家的記載也許要算《呂氏春秋》等古籍中記載過的戰國時代著名音樂人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了。伯牙一輩子就碰到一個知音鍾子期,鍾子期還早早就過世了,於是伯牙把琴摔了再也不玩了。故事隻講了伯牙是個鼓琴高手,卻沒有告訴我們他是如何演奏(鼓琴),成為一個著名音樂人的。據說他的《高山流水》非常動聽,可惜現在聽不到了。還有一位很著名的音樂人嵇康,是三國時魏國人,竹林七賢之一。這小子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怪人,崇尚道教,不愛搭理人世間的事情,誰請他做官他都一概拒絕。但是他會鼓琴,還是個高手,而且對音樂有自己的看法,“非湯武而薄周孔”。意思是說他反對湯武時代和周天子孔夫子時代把禮教視為音樂唯一目的觀點,他喜歡自由自在地作曲鼓琴,不受禮教束縛。

可那時代哪裏可以自由玩音樂呢,結果他才40歲就被司馬昭給砍了頭。另外竹林七賢裏的阮籍和阮鹹也是很棒的音樂人,主要也是善鼓琴。不過由於他們都十分厭惡當時的司馬氏政權,成天在竹林裏縱酒醉歌,後代雖然都十分尊重他們,但在當時他們都是不受待見的人。在中國曆史上受待見的都是宮廷裏玩禮樂的音樂家,像漢朝的李延年,他做過儀仗用的軍樂。還有一個幹脆就是個皇帝,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音樂家。

西方在古希臘時期就開始流傳荷馬史詩(公元前9世紀)這樣的音樂形式,古希臘女詩人的一首“競技勝利者頌歌”一直流傳到今天。索福克勒斯和阿裏斯托芬的悲喜劇也是希臘音樂的偉大成就。歐洲在被基督教統治以後,宗教的讚美詩、聖歎調成為音樂的主流,這個時代和中國有點相似,宗教音樂也是禮儀的需要,隻有在宗教活動上才能唱,老百姓不能瞎唱。12世紀以後隨著十字軍東征,歐洲出現了一些民間的音樂家,他們被叫做遊吟詩人或者流浪詩人,法國著名的遊吟詩人亞當被視為現代歌劇的先驅,他們的音樂推動了世俗音樂的發展。文藝複興以後出現的音樂家就更多了,到現在我們的音樂廳裏還在演奏他們的音樂。

在音樂理論方麵,中國和外國是有差別的。中國先秦時代的學者更重視音樂的社會性,也就是音樂對人和社會的作用和影響,而對於音律本身規律的研究和探索卻幾乎沒有。人們都說孔子喜歡音樂,《論語》中也有很多關於音樂的名言,比如前麵說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而這些話並非在說音樂本身。《管子》裏記載的關於五音的事情:“昔黃帝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鍾。令其五鍾,一曰青鍾大音,二曰赤鍾重心,三曰黃鍾灑光,四曰景鍾昧其明,五曰黑鍾隱其常。五聲既調,然後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他的目的也不是在說音樂,他說五音的目的是在告訴大家,認識“五行”的意義是如何的重要,因為“五行”在中國文化上是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的,黃帝當年就在玩。他描述上麵這些道理是以五聲作為引子罷了。所以中國古代專門研究音樂理論的學者和書籍很少。

在同一時期的西方,也有很多學者研究音樂與人和社會的關係。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曾經有過非常著名的音樂與宇宙的數學關係的說法,即所謂天體音樂的思想,他的思想對後來的哲學家,比如叔本華都產生了影響。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也都在他們的著作裏談到過音樂與精神、生活、道德,也就是所謂真、善、美的關係。與中國不同的是,古希臘有許多著名的哲人對音樂本身的規律有過很深入的探究,其中一些學者還對音樂進行過非常專門的探討。著名的數學家歐幾裏德寫過一本《測弦器的分割》,是專門研究測定音程的測弦器的書。亞裏士多德的一個學生亞裏斯多塞諾斯,著有《和聲原理》和《節奏原理》。這些人都是專門對音樂本身的規律和理論有專門研究和探索的,玩得比中國古代人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