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夢溪筆談》:沈括的夕陽紅(2 / 2)

所以,《夢溪筆談》不是一本百科全書。

按照沈括老先生自己在序裏說的:“予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思平日與客言者,時紀一事於筆,則若有所晤言,蕭然移日,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謂之筆談。”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他不當官以後,很少和人來往。回想平時和別人的談話,不時記下來,就像有人在和他談話聊天了。這樣的日子,和他談話的隻有筆硯,所以就叫“筆談”。也就是說這本《夢溪筆談》是沈老爺子在自說自話,把以前和朋友哥們兒說過的,玩過的,身邊的事兒,自己和自己再嘮叨嘮叨。

不過,能被他想起來,又嘮叨出來的事情,有很多是和我們現在說的科學很有關係的事情。科學這個概念是我們現代人賦予的,沈括還不知道什麼叫科學,他說的隻是發生在他身邊,在他一生中聽到的、看到的、玩過的事情。包括在他的“技藝”和“雜誌”裏講到的畢昇和指南針的故事,都是他在做官的時候聽說的。

沈括為什麼偏偏記住了這麼多和科學有關的事情呢?而這些和科學有關的事,有很多也和他所從事的事業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沈括之所以記住了這些事,肯定是這些事刺激了他,讓他發生了興趣,產生了好奇。隻要是讓人發生興趣感到好奇的事情,誰都不會忘記。所以沈括退下來以後,就把這些曾經引起他興趣和好奇的事情一一寫了下來,於是也就有了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夢溪筆談》。

沈括這本《夢溪筆談》從內容上說,它就是一本百科全書,而且是非常偉大的書。要知道,中國的沈括在他那個幽靜的夢溪園裏寫筆談的時候,法國百科全書派的領袖狄德羅,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還沒有出生,沈括比狄德羅早了整整7個世紀。

沈括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玩家、觀察家和實踐家,所以被李約瑟讚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但是沈括卻還不是一位真正提出科學理論和科學學說的科學家。科學不隻是記錄一些個別的事物,而是把個別的事物用邏輯的方法,進行分析、推理、演繹和判斷以後,指出事物之間規律性的理論或者學說。但是,沈括沒有做這些,主要原因是他還沒有認識到邏輯思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整個中國曆史中,像沈括一樣的玩家、觀察家、實踐家有很多,但因為沒有邏輯思維的習慣和訓練,所以從造紙、印刷、火藥和指南針四大發明發展出來的科學理論,以及更具有實用意義的進步,都拱手讓給了歐洲那幫子有邏輯思維的玩家。

雖然在唐宋這600多年的鼎盛時期中國人玩的比西方人要強,而且強很多,卻沒能形成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