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是個當官的,也是一個玩家,喜歡玩天文和地理。他出身官宦家庭,當過縣長、市長,期間帶著鄉親們修水利。30多歲考取進士,然後到京城(北宋的京城是現在的開封)玩起天文,那時候叫司天監。後來他又被皇帝派到遼國去搞外交,在東北玩了一大圈。年紀大了以後,沈括不當官了,跑到鎮江夢溪園開始寫書,所以他的書名叫《夢溪筆談》。
那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呢?《夢溪筆談》分為26卷,每卷有大約15到30個段落,現代很多學者認為,《夢溪筆談》是“中國古代科技第一百科全書”。但李約瑟沒有這樣說,他隻是說沈括的這本書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李約瑟為什麼沒說《夢溪筆談》是一部百科全書呢?
百科全書是一種資料或者工具書,做學問的人可以在百科全書裏找到有關知識更準確更完整的資料。百科全書這個概念來自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百科全書派領袖,傑出的法國思想家狄德羅,主持編寫的《百科全書》是近代第一部百科全書。百科全書的編寫是有其內在的規律和邏輯性的,比如為了方便查找,百科全書不是按照字母分類(如果是中文還可以按漢字的部首分類),就是按照不同的學科分類。
從上述意義上說《夢溪筆談》就不是一部百科全書了。為啥這樣說呢?
這部書一共有26卷,卷和現在的章差不多。書中26卷的分類順序是這樣的: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等等,這個分類顯然沒有什麼內在的規律和邏輯。而每卷裏的段落之間也沒有什麼邏輯關係,比如關於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技術的事情就記載在第十八卷“技藝”中。這一卷一共有24個段落,關於畢昇的事記在第13段:
“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前一個段落按照如今百科全書的寫法,應該是和這個詞條有一定關係的,或者是字音相近,或者詞義相近的。可沈老先生在寫畢昇的前一條寫的是:“算術多門,如‘求一’、‘上驅’、‘搭因’、‘重因’之類……”說的是和數學有關的事情,這似乎放在象數那一卷更合適。下一個段落是說:“淮南人衛樸精於曆術,一行之流也……”說的又是和天文曆法有關的事情了。整個十八卷裏的內容包括關於賈魏公(宋朝一個著名的大學士)的故事、蓋房子的方法、蹙融(一種跳棋)的玩法、艾灸(中醫學)還有占卜等,這些事情都被沈括老先生歸在技藝之下。而關於指南針的記載,又跑到書中《卷二四·雜誌一》的一個段落裏:“方家以磁石磨針……”這一卷前一個段落寫的是關於“撒殿”的事。什麼叫“撒殿”呢?那是外國使臣進貢珠寶時,把珠寶撒在大殿上的一種習慣,確實可以歸在雜誌裏。可指南針後一段寫的事就更離譜了:“歲首畫鍾馗於門,不知起自何時……”寫的是過年門上貼的門神鍾馗!把鍾馗歸於“雜誌”還有些道理的,指南針也在這一卷就有點不太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