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流過7至13世紀,也就是唐、宋兩個朝代時,中華帝國進入了一段美妙的時光,這兩個朝代一般被人們稱為中國封建時代的鼎盛時期。這兩個相隔不到60年(中間是不到60年的紛亂時期,史稱“五代”)的偉大時期,是被姓李姓趙兩大家族統治的朝代,前前後後一共在中國大地上稱雄了6個多世紀。600多年的時間對於地球幾十億年的曆史是微不足道的,隻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是對於中華5000年的文明史,卻整整占去了八分之一強,也的確應該稱之為鼎盛時期了。
中國鼎盛的唐宋時代,西方人都在幹什麼呢?那時歐洲人就相當的可憐了。古希臘、古羅馬的輝煌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偉大的科學文化、宏偉的神殿以及精美絕倫的雕塑已經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之中。開始,整個歐洲都被嚴厲的愷撒、屋大維還有奧古斯都等西羅馬帝國皇帝統治著。在公元紀元之初,一個人在今天以色列伯利恒的馬廄裏出生了,他就是耶穌基督,他的事業將最終統治歐洲人生活的方方麵麵。
公元6世紀末,又有一個叫格利高裏的人出現了,他被推舉為教皇,從此基督教吹響了向整個歐洲進軍的號角,直到傳遍歐洲幾乎所有偏僻的角落。“最終,王宮和馬廄將要相遇,發生公開的鬥爭。而馬廄將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是房龍描繪的那段曆史。
在絕代佳人李師師的老情人兒,宋朝著名的會畫畫會泡妞的皇帝宋徽宗(據說在他的後宮有封號的嬪妃有143個之多)登基前5年(1096年),好戰的基督徒騎士們殺向東方—十字軍東征開始了。騎士們萬萬沒想到,這次基督教世界對伊斯蘭異教徒的宣戰,卻成為歐洲另一個時代的前奏曲,那個時代就是文藝複興。
歐洲如此紛亂黑暗,中國卻完全不同。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中國雖然也經曆了分分合合,可到了公元581年,也就是與羅馬的格利高裏登上教皇寶座(大約是公元590年)差不多的時候,一個叫楊堅的大英雄在北方再次建立起大一統的王朝—隋朝。隋朝是一個很有特點的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隻延續了30多年,但這個短命的皇朝卻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隋朝這30來年隻有三位皇帝—文帝、煬帝和恭帝,其實主要就是前麵兩個皇帝。在這短短的30多年,他們創建了不少幾乎影響後來整個封建時代的製度。比如所謂三院六部製,這個製度雖然後來各個朝代叫法不太一樣,卻一直延續到清朝。
還有科舉製度,這個製度從公元605年正式施行,一直到光緒31年也就是1905年被廢止,一共延續了1300多年。還有全世界人工開鑿裏程最長的京杭大運河,也是在隋代開通的,到現在還繼續起著作用。所以隋朝的這兩個皇帝屬於真正的大玩家,政治上的大改革家。不過可能是因為他們太急於改革,玩過了火,結果得罪了很多大地主,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於是大地主們紛紛起義。
起義的結果就是來了一個大唐朝,唐朝把再次統一的中國疆域又增加了幾乎一倍,這也許和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的家族具有突厥人血統有關係。本屬於突厥人的陰山以北和整個蒙古草原都納入到了大唐帝國的疆域之內。大唐帝國就在如此廣闊的大地上上演了一部將近300年的文明大戲,經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名垂千古的輝煌時期,出現了至今仍被中國人甚至外國人都念念不忘的大詩人、大文豪,以及像武則天那樣的超級女強人。
不過,正像李約瑟先生說的那樣:“可是對於科學史家來說,唐代卻不如後來的宋代那麼有意義。這兩個朝代的氣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義,而宋代則較著重於科學技術。”
盡管李約瑟這樣說,那也是和宋朝比較而言,李約瑟並非全盤否定唐朝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上的貢獻。
唐朝除了有李白、杜甫這樣大名鼎鼎的大詩人、大文豪以外,還有兩個特牛的人,他們都是和尚。一個就是《西遊記》裏的唐僧玄奘和尚;另一個叫一行,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佛家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