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豪的語文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夢想。豪豪這天回到家很專注,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認真寫了一個多小時。吃過飯之後,媽媽幫豪豪檢查作業,順便看了他的這篇作文。她看完之後,笑著把豪豪的爸爸叫過來,說道:“你看,豪豪這誌氣可真不小,將來想當畫家呢!”爸爸聽後,示意讓媽媽止住笑聲,一本正經地問豪豪:“兒子,能告訴爸爸為什麼將來想當畫家嗎?”豪豪回答說:“因為畫家很厲害,能畫很漂亮的風景、房子,還有人。他們的畫還能放到博物館裏,大家都來看!”爸爸又問道:“那豪豪喜歡畫畫嗎?”“喜歡!”豪豪用力點著頭。“那好,爸爸也相信豪豪一定能把畫畫好,將來也能辦畫展!”豪豪一聽更加興奮了,抱著爸爸嘰嘰咕咕說了一大堆,說聽老師講過,北京有很多辦畫展的畫家,自己將來想去北京看畫、畫畫;還說美術老師每次都會誇自己畫得很棒……
知道了孩子的“夢想”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已經埋藏在心裏很久的種子,並且孩子已經在為此做出努力,媽媽這才醒悟,自己剛才的笑多麼不應該,她覺得自己差一點打擊了孩子的自信、扼殺了孩子的夢想。於是,她也立刻走到父子倆身邊,豎起大拇指,鄭重地對豪豪說:“豪豪真棒,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加油!”
對於人來說,最寶貴的就是夢想。甚至可以說,一切成功的今天,最初都隻是一個夢幻般的想法。如果父母擊碎了孩子的夢想,可以說,就是埋葬了孩子可能非常成功的未來。所以,父母永遠不要說打擊孩子的話,並且還要為孩子的夢想做出一係列的幫助和引導。
孩子說出了自己的夢想,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指導,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孩子的了解,告訴他朝著怎樣的方向努力可以更快實現夢想。不過,父母隻能適當提點,不要過多幹預。要知道,沒有一個名人的成功是父母提前預料到的,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過多地灌輸給孩子,讓他自由地按照自我意願發揮,他可能會做得更好。
在孩子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父母不要慫恿他放棄,而是要鼓勵他努力跨越難關。要讓孩子知道實現夢想不容易,但有夢之人,絕對應該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拚搏。即使孩子將來不能成功,他的意誌力、克服困難的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孩子的很多想法可能是幼稚的,但當他們腦中出現夢想的時候,這“幼稚的想法”卻可能是將來社會的一大奇跡。飛機發明之前,誰又能想到人類真的會飛呢?所以,孩子的夢想永遠不會是幼稚的,而是一個個奇跡的萌芽,值得所有的父母去精心保護。
父母小貼士
夢想對於孩子來說,就好比鳥兒飛翔時所依賴的翅膀一樣。孩子有夢想,父母當然要精心嗬護,給他廣闊的空間,讓他展開翅膀去飛。相信這樣的孩子,即使飛得不如自己想象得遠,也一定會比處在父母打擊下的孩子飛得更高、更有力量。
6.與“醜陋”隔絕,孩子隻能生活在童話中
有一個國王要外出遠行,他叫來三個仆人,給了他們每人一錠銀子,讓他們去做生意。國王回來後,三個仆人來彙報情況。第一個仆人說:“國王,我賺了10錠銀子。”國王於是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說:“國王,我賺了5錠銀子。”國王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說:“國王,我擔心賠掉你給我的那1錠銀子,所以我沒有去做生意。”於是,國王將第三個仆人的那錠銀子給了第一個仆人,並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雖然是一種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理論,但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存在於很多地方。比如,一個人從生下來,家庭背景、容貌等就都是不一樣的,而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還將經曆或目睹很多不公正的事情,這是難以避免的。要知道,世界上永遠不可能有完全公正的環境和事情。人生在世,對這一點有基本的認識是很必要的,一來可以增強人們麵對不公平時的承受力;二來能夠讓人形成良好的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不過分強求平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