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踢開心靈絆腳石,排除孩子成長的心理障礙(3)(3 / 3)

可見,不了解孩子心中所想,而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父母可能隻會讓孩子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

父母了解到孩子在黑暗中真正害怕的事物之後,要盡量讓孩子說出心中的恐懼,這樣才能真正解開他的心結。之後再用講道理的方式消除孩子的恐懼。與此同時,父母要在情感上多關注孩子,多一些摟抱愛撫,給孩子以足夠的安全感。

此外,在黑暗中和孩子做遊戲,也是一個不錯的消除恐懼的方法,這種方法能使孩子從心理上放鬆緊張情緒,從而不再對黑暗那麼害怕。

瑩瑩上幼兒園大班了,原本都是和媽媽一起睡的,但這幾天回到家裏,她總是說幼兒園裏的誰誰都自己睡一個屋了,所以她也想有一個自己的專屬空間。媽媽很高興,立刻為她收拾好了小房間。但第一天晚上,瑩瑩的“獨立”就宣告失敗了。她爬到媽媽的被窩裏,嘴裏喊著“我怕黑”,就在媽媽的臂彎裏睡著了。可媽媽這下睡不著了,心裏一直想著怎麼才能讓孩子越過怕黑這一障礙。

第二天晚上,吃過晚飯,媽媽對瑩瑩說:“我們來玩捉迷藏怎麼樣?”瑩瑩立刻拍手叫好。媽媽又說:“為了讓你不容易找到我,我要把燈關了。”說完,就把瑩瑩臥室裏的燈關掉了。外麵大廈的燈光透進來,還勉強能看清屋子內的擺設。兩個人玩得不亦樂乎,直到累壞了,瑩瑩才和媽媽倒在了小床上休息。喘了一會兒氣之後,媽媽對瑩瑩說:“寶貝,你看,外麵的燈光多漂亮。還有,你看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真好看……要不是關了燈,我們還看不到呢。還有,關了燈之後,雖然有點黑,但還有你的小桌子、小椅子、小櫃子陪著你,你還怕什麼呢?”瑩瑩點了點頭,好像也很讚同媽媽的話。

這天晚上,媽媽不是直接去自己的房間睡覺,而是在瑩瑩身邊,給她講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直到瑩瑩有了睡意,才親了瑩瑩一下,離開了。晚上,媽媽由於惦記瑩瑩醒了兩次,但每次偷偷打開瑩瑩的房門,她都睡得很安穩。

消除害怕的方法,就是將可怕的事物與快樂聯係起來。孩子看到了黑暗中好玩的一麵,知道了黑暗並不那麼可怕,自然也就消除了恐懼心理。

父母小貼士

詩人顧城說:“黑暗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其實這句話用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上同樣很有道理。孩子既然怕黑,那麼父母就著重培養他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尋找快樂的能力。孩子有了這樣的本領,當然就不會再懼怕黑暗了。

7.強化定律讓孩子形成勤奮的好習慣

據美國《行列》周刊報道,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查維斯夫婦的5個孩子先後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可能有人會想,這對夫婦一定很有背景,或者有大把的錢財,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進入哈佛。但實際上,父親雷·查維斯隻是一名技術講解員,母親蘿絲曾經擔任過法庭文書,現在是辦公室的行政人員。他們隻是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他們認為:“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以及勤奮精神讓他們接受一流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實上,一個孩子掌握知識的多與少,完全取決於他的勤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