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竹舞》這首曲子時,我的心緒正在秋天裏紊亂。朋友說,給你首曲子聽罷。隨後,他發過《竹舞》來。我點開,可有可無地聽著,卻漸漸被它攝了靈魂。樂曲在我耳邊輕輕吹彈開來,似一滴夜露,掉在碧潭裏。又仿若漲潮的水,瞬息間,慢慢退落。月亮升起來,心,寧靜成一朵花蕾。風徐徐吹過來,人家的炊煙息了。鳥在窠裏安眠。貓在屋頂上纏綿。應該是兩隻貓罷,一黑一白為最好。這個時候,所有的竹都醒了,風吹,葉動,它們翩翩起舞。
點點月光,漏進竹的影裏。遠處有流水的聲音,親切得如同耳語。想象開始成繁花盛開:應該是在月亮的窗口,應該是佩戴銀飾的女子,手裏一管長簫。簫聲悠悠,那是從竹的骨子裏沁出的聲音,像上好的白綢錦緞,在月下抖開來,上麵泊滿泠泠月色。竹在舞,情在飄。月亮開了花。
這樣的時光多麼好,適合相思。碧紗窗前,竹們搖曳生姿,那是黛玉的竹。竹葉上有斑斑啼痕,是黛玉落的相思淚。隻是這樣的相思注定了無望,她來,隻是為了還他眼淚。黛玉與寶玉的愛情,終不能在俗世裏,長成一杆青青的竹。
好在俗世裏的大多數姻緣,都能成就一段俗世的溫暖。我想起我的小姑初嫁時,在屋後流連。那裏,生長著一片竹。夏天裏,我們全家都坐到竹林裏吃飯納涼。小姑撫撫這根竹,摸摸那根竹,最後對祖母提的要求是,她要挖一些竹根帶到婆家去栽。
一年後,我去小姑家,她屋後的竹已竄到屋頂高了。其時她正懷了孕,坐在竹的影裏,給肚子裏的小寶貝,縫製一件嬰兒衫,安安靜靜幸幸福福著。風吹過,她頭頂上的竹葉在舞,摩挲出快樂的聲音。
也還記得,兩小無猜的光陰,和鄰家小男孩,在竹林裏掏鳥窩。大鳥啾啾繞林子上空淒淒叫著,那時的我們,哪裏知道鳥也有骨肉親情啊,隻管把些小鳥捉下來玩。
長大後,與他卻成陌生。偶在家鄉的路上遇到,連句問候也不肯說了的。竹林還在,都是依稀時光了。心底裏,卻永遠的竹影婆娑,童年的印跡是永遠的溫暖。每每外出遊玩,遇竹我必去觀賞一番。常州有個因竹而聞名的旅遊景點叫竹海,我曾追了去看。浙江的普陀山上,則生長一種特別的竹,通身都是紫色,那裏的紫竹林寺院,就是得名於那些紫竹。我曾在紫竹林寺院住了一星期,早上四點起床,穿過一片竹林,去看小沙彌們做早課。竹沙沙沙跳著舞,簷角的鈴鐺在風中兀自丁當。有出塵的感覺。
在桃花島上,滿島好像都植著竹。竹林裏,有竹的房子。世外桃源的樣子。許多竹上都刻滿字,我一一看過去,刻的都是地久天長恩恩愛愛,新痕壓舊痕。是幸福著的愛情。
一陣風來,滿島的竹,一齊舞蹈,相互致意,仿佛都在說: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君心能似我心嗎?難。所以世間許多的愛情,才有了疼痛和無奈。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卻有一朵朵山楂花,繁密地開在他們記憶的枝頭,讓他們在追憶往昔時,不會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