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請不要阻礙我成功(1)(3 / 3)

陳安之有句語錄:“賣產品不如賣自己。”每個人的成功故事,對身處同樣境地的其他人來說,都是莫大的激勵。坐在台下的大多數聽眾,都和潘俊賢有類似的際遇——至少在窮困潦倒和對未來的渴盼上,他們心情一樣。他們大多都是前來上海淘金的鄉村年輕人。而那些已經成為老板的人,正坐在舞台兩邊。那裏是陳安之終身弟子的專用席位。隻須繳納98000元,就可以得到近距離欣賞舞台的機會。

潘俊賢當然不會滿足38台,他要挑戰全國300台的銷售紀錄,這太難。但他及時碰到了陳安之。在聽完陳安之的第一堂課後,他為下一堂課留下100元定金。他的朋友勸他把錢要回來。但陳安之說過:“一個人要成功,需要學習嗎——要,並且要不計一切去學習。”陳安之知道那些窮朋友和狐朋狗友一定會勸說,但他還有一句語錄:“成功者影響別人,失敗者經常被別人影響。”

起初,潘俊賢賣了68台,那是全省紀錄。然後他又前去聽陳安之的演講課。課後,陳安之問台下的人是否要接著聽一個超級講師班,隻需6800元。幾十個人立即衝到舞台上交錢。潘俊賢沒有錢。他對陳安之說:“等我賺到錢的那天,我一定要再來上你的課。”

“停——”陳安之伸出手,“沒有那一天了。”他接著說,“你沒有錢,是因為沒有能力。如果不上課,更沒有能力,更賺不了錢。沒有那一天了。”他轉頭望向潘俊賢,“你一定要成功嗎?”

“一定要。”潘說。

“那你借錢也要上。”

“好。”潘俊賢掏出身上僅有的10塊錢,說,“這不是定金,是我的承諾。”

現在,這個迷人、充滿哀傷還帶點勵誌性的故事,打動了全場聽眾。他接著說,“我用陳老師教給我的方法,搞了一個公眾演講,兩個小時內,我賣出了250台產品。”尖叫和口哨聲,響徹整個會場。

“偉大的陳安之先生說,學會說服力——”

“就開法拉利!”底下的人高聲背誦。

“成功需要學習嗎?”

“需要!”

“如果陳老師親自來上課呢?”他最後問道。

4

“偉大”的陳安之先生,其人生故事已經被弟子們倒背如流。再經過他們自己喜歡的加工,陳安之的真實人生到底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但在眾多五花八門的版本中,仍可大略看出陳安之由貧窮到富翁的人生軌跡。

14歲那年,陳安之全家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兩年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廳端盤子。他富有的姑姑開了一家電腦公司,讓他去銷售電腦。但很快因成績不佳被開除。此後他陸續幹過汽車銷售員、護膚品推銷員、超級市場售貨員,賣過巧克力自動販賣機,做過書籍郵購,售賣過淨水器,還賣過菜刀。但凡聽過陳安之現場演講的人,都知道他幹過的工作遠遠不止這些,但的確有幾個精確的數字。他曾說他在21歲之前,幹過18份工作,而存款是0.00元。

那年他念大二,學的是企業管理。一個朋友用一張安東尼·羅賓的聽課票(價值100美金)抵債給他。他第一次見到安東尼·羅賓本人,就像如今的弟子見到陳安之本人那樣忘情。他聽了第一次,又借了595美金聽了第二次,再借了4000多美金聽了第三次。他後來在演講中說:“我一個月內上了19天課。有人問陳老師這樣上太多,會不會消化不良?安東尼跟我講,這叫乘勝追擊。”

一個月後,他前往安東尼·羅賓的培訓機構麵試。85個人,他是第一名,成功錄取。從此刻開始,陳安之的人生開始旋風式的急變。安東尼曾經對陳安之說過三句話,他後來在每次演講中都重複這三句真理式的名言。一個人要成功,第一個是,必須為成功者工作。陳安之為安東尼·羅賓工作了8個月。他聲稱自己是安東尼·羅賓機構擔任課程推廣的30年的紀錄保持人。“全世界第一,NO.1。”他會問台下的觀眾,“還沒有幫成功者工作的,請舉手?你死定了。”

他告訴所有人,並不是他優秀,而是他在那裏學會了成功的方法。“如果你還準備自我摸索,”他告誡他們,“不好意思,太慢了。不是不可能成功,是速度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