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請不要阻礙我成功(2)(1 / 3)

1990年,23歲的陳安之回到台灣。他在一家名叫中國生產力中心的機構上班,全台灣最大的培訓機構。他負責講授如何銷售。前來聽課的人都稱他為神童——神經病的兒童,因為當時還沒有如此年輕的培訓老師。隨後,他和朋友涉足連鎖加盟店,但兩年後,“朋友把我們賺到的錢席卷而去。我重新一無所有。”

25歲,又是陳安之故事中一個醒目的拐點。他重新開始創業。這次他選擇了潛能開發,通俗點說就是幫助別人走向成功。他開創了一個新名詞——成功學。但這個以成功為己任的公司,最初的辦公室隻是一套小公寓裏的客廳和廚房。前來采訪的電視台,連攝像器材都放不下。不過,這些有關磨難的苦段子,日後都成為陳安之演講中的亮點。他在一年中迅速賺到了10萬美金。然後他花9萬美金重新回到美國去學習。半年後,他的月收入達到500萬新台幣,緊接著是1500萬。那年他27歲。

故事往往會在這裏戛然而止。很少有人知道陳安之後來幹了什麼。他今年43歲,每年大約有200多天都在大陸做演講。最大的一次是在江蘇常熟,一個可以容納1.5萬人的體育館。在演講台上,陳安之每次把自己的故事講到這裏,都會對你提出更“振聾發聵”的呼聲:“你們有沒有聽懂我在說什麼?”

“我要告訴你。”他說,“你現在可能收入不高,但是如果你願意像我一樣,投資你財富的90%去學習,會立刻扭轉你的人生。”他總說全中國許多行業的第一品牌有50%的總裁都是他的學生。“他們和你們沒有智商上的差別,隻有學習時間的區別。”

“成功新天地”的培訓班給你多樣化的選擇。最廉價的超級巨星演講會,隻是給你一個入門的機會。而接下來是超級講師班(1.28萬元),超級總裁班(2萬元),說服力博士班(2.8萬元),乃至最高級別的香港半島總裁班(約25萬)。這些課程的核心內容:“一句話,就是讓顧客掏錢埋單。”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安之在這一點的確已經做到極致。

在氣氛熾熱的現場,麵對幾十個人拿著銀行卡衝向舞台,那裏已經準備好幾個刷卡機,你不能落後。你趕緊掏出身上所有的現金。你怎能落後,少報一次課,就意味著你的學習時間比別人少,你成功的概率變小。不出意外的話,你死定了。

5

2010年8月29日中午,距離陳安之的演講還有兩個半小時。上午的演講剛剛結束,會場一片淩亂,人群正在散去。舞台上,許多人仍在瘋狂地刷卡報名。一個女孩站在人群外,工作人員正竭力不讓她靠近報名的桌子。我認出她是昨天和高淩風合影的人。

每一場演講她都盡力坐在最前麵。她總能抓住所有突出自己的機會,尖叫著回答問題,大幅度地拍手鼓掌,第一個站起來介紹自己:“我來自邯鄲,我叫李穎。李陽的李,曹穎的穎。我比李陽還瘋狂,我的夢想是做到邯鄲第一名。”

我走到她麵前,想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她穿一件紅色的收腰短袖襯衫,白色腰帶下是黑色的職業短裙,黑色絲襪和黑色高跟鞋,顯得十分幹練。但她正在哭。我問她是不是沒報上名?

“是的。”李穎哭著說,“沒關係。”

她告訴我昨天已經報了一次名,但她還想上10月的“說服力博士班”,1.28萬元。但現在,她掏出錢包給我看。“剩下根本不到100元了。昨天我也是借了800元報的名。”她看著錢包,帶著哭腔對我說。

“你怎麼回家?”

“沒關係。”她止住哭聲,平靜地說,“這一切都可以解決。我相信。”

23歲的李穎剛剛從邯鄲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她羞澀地說那是一個不出名的大學。但她一上大學就開始做銷售。她做過的工作沒有陳安之那麼多,酒店服務員,商場促銷,在大馬路上發傳單。如今她在邯鄲一家生產緊固件和汽車配件的公司做銷售員。不過,賣什麼產品不要緊。重要的是賣自己。

10月,她要和老板去廣州參加廣交會。她會想方設法來參加陳安之的課程。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把那個課程的名給報上。我勸她多考慮。她尖叫著對我喊道:“我一定要報名。你說,我如果跟全世界的精英總裁站在一起,我還能是平凡人嗎?”她又開始哭,“因為我相信他們,所以我相信自己一定不平凡。”

一個中年大姐走過來問:“你是農村的,還是城裏的?”

“農村的。”

“小妹,現實點。”大姐說。

“但是這一切都有解決的辦法,你相信嗎?”李穎哭著說,“我可以借錢。聽完課之後,我創造的價值,絕對不止這個學費!我相信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