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建立顧客關係(1 / 3)

對於現代企業,營銷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營銷的本質是交換,而交換中的各種關係至關重要,其中最主要的是企業與顧客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建立、維持與推進都會影響企業的營銷能否成功,也會造成企業營銷效益的好壞。

“顧客就是上帝”,這是企業經常說,顧客經常能夠聽到的話。確實,顧客是企業的利潤之源,沒有了顧客,企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動力與意義。在實際中,企業與顧客之間具體的關係是怎樣的呢?企業該怎樣建立與顧客的關係,維護與顧客的關係?在建立顧客關係的過程中有哪些技巧?

(第一節)顧客關係層次

顧客關係層次,這個概念是從企業的角度定義的。一般情況下,企業與顧客的關係可以分為5種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基本關係。這種關係是指企業銷售人員在售出產品之後不再與顧客進行接觸。

第二層,被動關係。企業的銷售人員在銷售產品的同時,還建議顧客購買產品之後,如果發現產品質量問題或其它問題,及時地向企業反應。

第三層,負責式的關係。企業的銷售人員在產品售出後,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產品是否達到了顧客的預期,並且收集顧客有關改進產品的建議,以及對產品的特殊要求,並把得到的信息及時反饋給企業,以便不斷的進行產品改進。

第四層,主動式的關係。企業的銷售人員經常主動與顧客溝通,打電話與顧客聯係,向他們提出使用產品的最佳方式,或者提供一些有關新產品的信息,促進新產品的銷售。

第五層,夥伴式的關係。企業與顧客保持持續的合作,使顧客更有效地使用資金或幫助顧客更好地使用產品,並按照顧客的要求設計新的產品。

顧客關係類型的這5種層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從劣到優的順序。企業所能采用的顧客關係類型,一般是由它的產品以及顧客決定的,比如寶潔公司與其洗發水、洗衣粉顧客之間是一種被動關係,寶潔設立顧客抱怨處理機構,處理顧客投訴,改進產品;但是寶潔和沃爾瑪之間卻可以建立互惠互利的夥伴式的關係。

在實踐中,企業應該根據產品和市場的不同,建立不同層次水平的關係營銷。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企業應能與顧客保持負責式以上的關係。在網絡時代,一個不負責任的企業很快會名聲掃地。

微型案例:沉重的代價

1997年發生的恒生筆記本電腦事件讓恒生筆記本付了沉重的代價。一名用戶因電腦得不到有效地維修,在網絡上發表了其與恒生交涉經曆的文章,並要求網友對此進行不斷地複製粘貼。結果,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傳統媒體裏,都引起了軒然大波,由這一事件引起的退貨額達到2451萬元。盡管恒生在以後的法院裁決中勝訴,但卻得了個“贏了官司,輸了聲譽”的下場。更有甚者,日本一位顧客因產品問題遭到企業經理的無理答複後,一氣之下在互聯網上建立了一個專攻該品牌的網站。在很短的時間裏,竟有500萬人次造訪了該網站,最後那個企業不得不花重金買下該網站。

上述兩個例子說明,在網絡時代,由於信息傳播的廣泛性和迅速性,任何瑕疵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高技術產品在市場投放初期,由於技術上的不確定性,麵臨著顧客反饋信息、不斷改進產品性能的任務,因而與顧客建立密切的聯係,傾聽顧客的心聲,加強雙方的交流便顯得尤為重要。另外,高技術產品的複雜性,往往需要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售後服務,這也要求企業在產品售出後與顧客保持接觸。

了解了顧客關係層次,再結合自身產品和市場的情況,選擇適合自身企業與顧客的關係類型。

(第二節)確保與顧客的結構性聯係

在產品同質化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和顧客之間的關係是經常變動的,而顧客一旦成為企業的顧客,企業就要盡力保持這種顧客關係。顧客關係的最佳境界體現在最長時間地保持這種關係,最多次數地和顧客交易並保證每次交易的利潤最大化,因此企業需要采取行動擴大顧客關係,而實施擴大計劃的基礎是你要確保與顧客的結構性聯係,掌握盡量充分的顧客信息,才能有的放矢,有備而戰,最終實現擴大顧客關係的目的。

與顧客的結構性聯係,指的是通過向顧客提供某種特定設備或計算機聯網,從而在為顧客提供增殖服務的同時又加強顧客與企業的聯係程度,使顧客不容易為競爭對手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