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mail公司沒有強迫你使用他們的免費電子郵件,隻是叫你的同伴給你一個“尾巴”上的建議,選不選擇都在你自己。雖然它沒有強迫你,但是它采用的好友推薦方式無形之中卻是在誘導你,瞧,你的好朋友都在用這個電子郵件,說明它很不錯的,你為何不加入呢?來自好朋友的建議,再加上免費的誘導,用戶幾乎是不會拒絕的。
(第三節)病毒設計的細節誤區
在病毒設計中要注意細節問題,但並不是說事無巨細,每個細節都要設計,都要關注。下麵我們給大家說一下病毒設計的幾個細節誤區,希望大家能夠在實戰中多加注意。
誤區之一:追求太細。過於追求病原體的“完美”,要求它每一個特點都具有,每一個特點都誘人,都出新。我們且不說這種追求是否能實現,就算是實現了,因為你的病原體看上去過於完美,就顯得沒有了獨特之處。這很容易分散消費者的注意力,因為你的特點實在太多了,這麼完美的東西你到底想要消費者注意它的哪一點或是哪些點呢?就像全麵撒網跟重點捕撈的區別一樣,你什麼都想顧全,往往就要付出很多,但是最終結果也許並不能彌補你的付出。重點建設,首先你的成本就相對較低,再者由於你專注於一點或是幾點,就跟集中力量辦大事一個道理,你一樣也會在這一點或是幾點的方麵做出驕人的創意。
誤區之二:完全忽視理性訴求。我們說要給產品注入溫情,設計的病原體要能傳遞某種情感,以便引起消費者的內心共鳴。要注意的是,我們說要注入溫情,並不是叫大家隻要溫情而丟棄理性。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明了,如果你的信息不能以理服人,他們一開始就將你槍斃了。我們是要在理性訴求的基礎之上,填點溫情進去。
誤區之三:誘導變成欺騙。我們說了病原體的傳播要靠誘導而不是強迫。但是用誘導的方式也是有限度的,不能為了誘導消費者而無限度的誇大事實,這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你的誘導變成了欺騙。欺騙消費者,也許你真的把他們騙進來了,但是最終你會被消費者拋棄,而且要想再在此領域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就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病毒設計要注重細節,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要走入細節的誤區。在病毒設計時,注意以上三個誤區,掌握好這個度。
(第四節)一個成功“病原體”的特質
在本書前麵章節,我們提到了病原體要具備的一些特點,比如獨特性、時尚性、可交流性等等。這些可以算是一個病原體具有的抽象意義上的特質。在本節我們看一看一個成功“病原體”應具備的具體意義上的特質。
判斷一個“病原體”是否是成功的“病原體”,主要看它是不是能夠在大範圍內得到傳播,是不是能夠把隱藏在其後的產品或是服務信息很好的傳遞給目標消費者。如果它具備了引起話題、切中現代人的心理層麵、引起消費者共鳴、存在信息上的價值等特質,它往往就能夠成功擴散,發揮出它的威力,也就能稱其為成功的“病原體”。
微型案例:一本圖書熱銷給我們的啟示
你是否看過《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你是否被書中小女孩和她的野生動物朋友的故事所感動?該書在出版前,通過一係列照片在網絡上的流傳,感動了全球的網友。圖書出版後,順利地突破一個又一個的銷量大關。之所以能夠帶來該書的熱銷,是因為它具備了一個成功“病原體”的特質:本書的內容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大自然話題;本書主人公10歲的小女孩Tippi和動物之間的親密接觸,使大家反思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除了圖書在全球熱賣之外,小女孩Tippi也建有自己的網站,還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成功地塑造了地球保衛者的形象;還有照片上小女孩與動物的互動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因為大家都有一顆想接觸動物、保護動物的心。這些特點,使這個“病原體”能夠在大範圍內進行傳播,廣受關注。
你會發現,病毒本身要有促使網友將之散布的特質。比如通過感人的圖片、文章或愛情故事、美麗或有趣搞笑的圖片和動畫、有用的信息或工具、好玩的遊戲等形式來傳遞信息。所以說,病原體的特質以適當的形式呈現出來,也是造就一個成功“病原體”的要件。
(第五節)案例分析:清華清茶煆造“情衣炮彈”
2002年5月27日至31日,5天1400多個電話!預售產品800多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