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於銷售人員來說,自卑感和畏難情緒嚴重地阻礙了自信心的確立,影響了未來的業績,因此必須加以消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自卑感的產生不但與缺乏鍛煉有關,而且與不良的心理習慣緊密相連。
有一個銷售人員,平時談笑自若、侃侃而談,尤其是當朋友聚會時,他更是當仁不讓的主持人,說話時滔滔不絕,大有“天下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他的朋友們都認為,他不做銷售人員,真是銷售界的一大損失。
但是實際上,每次他拜訪客戶時,都進入不了平時談話的狀態,他總認為與他交談的人有著一種讓他不敢正視的威嚴。有時他與客戶交談的過程中,還會情不自禁地幹笑幾聲。除此之外,他說話的態度也極其謙卑,有時候甚至不由自主地做手勢,還增加了一些毫無意義的口頭禪,例如“比方說……那麼……嗯”等等,有時十分鍾下來,類似的口頭禪可能要說上百次。
就這樣,他與客戶的交談很快就陷入了尷尬,完全沒有了往日氣吞萬裏河山的氣魄和幽默瀟灑的神采,變得鬱鬱寡歡。於是,他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百思不得其解後準備放棄工作,他的生活也麵臨著嚴峻的經濟危機。
於是,他去向自己的一位同學借錢,而就在踏進他同學家的門口的那一刻,他的那種謙卑無力的心態又一次浮出水麵。他忽然意識到,原來他將他的每一次銷售都當成了向客戶的乞求,與現在借錢的心態相差無幾,而正是這種心態讓自己成了一個自卑的人。
很多銷售人員都會在客戶麵前過於謙卑。在他們的潛意識裏,總認為他們是在祈求客戶的幫忙,而從來不會想到這也是在幫助客戶。他們總是這樣想:如果我不對客戶非常尊敬,如果我不每次都順著客戶的話來講,如果我不跟客戶談他們的興趣愛好,那他們就不會購買我的產品或服務。可是,不要忘記關於銷售職業的那句話:我們是來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所以要比客戶更懂得如何來幫助他們。
畏難情緒是自信心的一個大敵。心理實驗表明,越是懼怕的事情就越容易發生。其實做銷售工作,挫折與失敗是非常普遍的,向各種客戶銷售商品,被拒絕是常有的事。如果以消極被動的心態對待挫折,在失敗的麵前不敢抬頭正視,就可能會被挫折與失敗打倒,從此一蹶不振。
而成功銷售人員的優良品格,不僅在於其取得成功後能夠再接再厲,乘勝追擊,而且也在於其遭到拒絕或失敗後能夠化挫折為走向成功的力量,或直接當做攀登成功的墊腳石。成功可以增強自信,失敗則能從反麵培植和強化自信。能否做到這一點,是一個銷售人員真正建立起自信心的重要標誌。
銷售人員要想克服自卑感以及建立自信心,就要做到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又發現自己的優勢,多想自己與別人相比之下的長處,這樣就能營造心理環境的良性循環,從而萌發和逐步強化相信自己的意識。要正視並改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而非否定和逃避,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銷售人員克服自卑感的另一個重要方麵就是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素質。今天不會的,通過勤奮學習,明天就能成為內行;雖然現在沒有銷售的技巧,但通過奮發努力,將來準會成為銷售精英。要知道,失敗隻是暫時的,失敗僅僅發生在某次行為或某件事情上。因此對於一名優秀的銷售人員來說,他們的內心永遠沒有失敗的陰影,而有的是充分的自信和必勝的信念。
拜訪客戶前需要認真調查
要想成功地打動客戶就要有充足的準備,並了解客戶的情況。有的銷售人員沒有收集客戶資料以及了解客戶情況的意識,總是這樣去拜訪客戶,又急急忙忙地介紹產品。遭到拒絕後,又匆匆忙忙地去拜訪下一位客戶。其實,銷售人員與其匆匆忙忙地拜訪十位客戶一無所獲,還不如認真做好準備,完成一次有價值的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