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產品定位與命名策略(2)(2 / 3)

這一新定位執行的第一年就使得原本年年衰退的存款開始呈現大幅上升。並且,除了廣告投入外,蘭德爾並沒有投入太多的經費。

消費者定位策略

找出產品的核心消費者,並為他們塑造出一種獨特的產品形象,成功實現產品定位會使得產品在目標市場上大獲成功。曾經賣得很火的“他加她”飲品,細分消費者性別定位,巧妙地把飲料擬人化,把握了人類感情豐富的特點,成功地以男女“他加她”概念實現了熱銷。

如美國漢堡王連鎖店將其核心消費群體確定為:30歲以下的單身男子,工薪階層,不愛閱讀,喜歡喧鬧音樂,愛跟朋友閑逛。其重要意義體現在,核心消費者的數量雖然僅占全部消費者的1/5,但消費量卻占全部銷售額的60%。

還有,一家公司專門銷售熱水器給辦公室人員衝泡即溶咖啡,該公司定位明確,直接將產品的消費者定位為“在辦公室中泡咖啡的人,向煩人的釀煮咖啡說再見吧!”並以“辦公室咖啡準備者”的稱呼直接寄信給辦公室負責準備咖啡者的個人,直接向他們進行兜售。

另外,米勒啤酒也是通過消費者定位而大獲成功。

20世紀60年代末,米勒啤酒公司在美國啤酒業排名第八,但市場份額僅為8%,遠遠不如百威、藍帶等知名品牌。

米勒啤酒公司通過市場調查發現,若按消費率對啤酒市場進行細分的話,啤酒飲用者可細分為輕度飲用者和重度飲用者,輕度飲用者雖然人數較多,但飲用量卻隻有後者的1/8。

接著,米勒啤酒公司又通過聚類分析發現,重度飲用者多是藍領階層,他們每天看電視3個小時以上,並且愛好體育運動。於是,米勒公司決定將重度飲用者定位為自己的核心消費者,並開始進行品牌宣傳。

米勒啤酒公司首先在電視台特約了一個“米勒天地”的欄目,以“你有多少時間,我們就有多少啤酒”為主題來吸引那些“啤酒壇子”。同時,宣傳廣告多選用船員們神情專注地在迷霧中航行、年輕人騎著摩托衝下陡坡、鑽井工人奮力止住井噴等有感染力的場麵。

結果,米勒啤酒公司的這種消費者細分定位戰略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到了1978年,米勒啤酒年銷售達2000萬箱,在美國啤酒業排名第二,僅次於AB公司的百威啤酒。

產品分類定位策略

產品分類定位策略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定位法則,它並不是要和某一個競爭者競爭,而是要和同類產品互相競爭。不論是開發新市場,還是為既有產品進行市場深耕,產品分類定位法都非常有效。比如,藍月亮就在洗手液這個細分品類占據了優勢地位。

另外,淡啤酒和一般高熱量啤酒的分類定位也是一個成功的定位法。美樂淡啤酒(MillerLite)通過“隻有一種淡啤酒……那就是美樂淡啤酒”的宣傳詞將自身產品重新定位為優先選購的淡啤酒領導品牌,在成功實現淡啤酒產品定位的同時也樹立了自己品牌的領袖地位,從而防止被其他淡啤酒品牌超越。

此外,雀巢公司的案例也非常成功。雀巢公司在泰國因地製宜地改進其傳統熊牌濃縮奶,並開發出了新的加蜜熊牌濃縮奶。雀巢通過在牛奶中加入蜂蜜的做法成功開發了新興市場,實現了自身的產品定位,不僅增加了產品的銷量,而且使雀巢產品在貨架上占據了更多的空間,同時,也樹立了自己在新興市場的主導地位。

雨潤的低溫肉製品

1994年,國內高溫肉製品的競爭異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雨潤另辟新徑,明智並敏銳地選擇了低溫肉製品這一有較大增長潛力的嶄新品類,在競爭對手對低溫肉製品市場猶豫不決之際,把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低溫肉製品這一產品的生產上,並成功引領了消費潮流,在消費者心目中成功地占據了低溫肉製品產品的領導位置。盡管1998年以後,雙彙、得利斯、美國荷美爾等企業開始進軍低溫肉市場,對“雨潤”發出一輪輪猛烈的競爭攻勢,但是“雨潤”已成功將中國低溫肉製品這一品牌的形象深深植根於中國老百姓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