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攻補兼施(1 / 1)

12.黃龍湯《傷寒六書》

方歌

黃龍湯用大承氣,加入參歸甘桔比。

生薑紅棗同煎服,攻補兼施通便秘。

【方劑組成】 大黃9克,芒硝12克,枳實6克,厚樸3克,人參6克,當歸9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 上藥7味,加水2鍾,薑3片,棗2枚,桔梗6克,煎服。

【功效主治】 扶正攻下。適用於熱病應下失下,脘腹硬滿,大便秘結,或下利清水,譫語、口渴,身熱,正虛邪實者;或素體氣血虧虛,患陽明裏實之證;或因誤治致虛,而府實猶存者。

【方義分析】 此為攻補兼施名方。主治邪實正虛,即陽明府實而氣血虧虛者。治當攻補兼施。故方用大承氣湯峻下實熱,是治療裏實熱的一麵;但患者氣血虧損,單用攻下,恐正氣不支,故又配人參、當歸、甘草、薑棗,以補養氣血,兼顧其虛。所謂:不攻則無以去其實,不補則無以救其虛,故當雙方兼顧。至於配伍桔梗,亦是取其以升助降之意。

13.增液承氣湯《溫病條辨》

方歌

增液承氣玄地冬,硝黃加入五藥共。

熱結津枯大便秘,顧名思義潤下功。

【方劑組成】 玄參30克,麥冬24克,細生地24克,大黃9克,芒硝4.5克。

【用法用量】 上藥5味,加水8杯,煮取3杯,先服1杯,不效再服。

【功效主治】 滋陰增液,通便瀉熱。適用於溫病熱結陰虧,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方義分析】 此為滋陰增液,潤腸通便的常用方。主治熱結陰虧,大便閉結之症。通常謂之“無水舟停。”其治當滋陰增液以潤腸,瀉熱通便以去滯。故方用玄參、生地、麥冬即是增液湯,增液湯滋陰增液,再配合硝、黃以瀉熱通便,合用以成“增水行舟”之劑。對於陽明熱實,津液幹枯,陰虛而大便不通或下之而仍不下等證,應用此方,邪正兼顧,可以有效。

吳鞠通曾指出:陽明溫病當用下法,如屬津液不足,無水舟停者,當服增液湯,若再不下者,可用增液承氣湯緩緩服之。說明熱結陰虧者用下,可分步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