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他們的眼睛——幫助視力殘疾人(2 / 2)

指示方位要清楚準確。如“把水杯放在你自己的前麵”,而不是“把水杯放在那兒”;“在你左前方一米左右”,而不是“在這裏”。

別因為他們看不見而有時做些“小動作”——其實他們有可能“看到”,有可能聽到,有可能猜到。

不斷地向他們解釋你所看到的一切或他關心的事情。

見到幾個視力殘疾人時,宜喊一遍名字都打招呼。

讓他等待的時候一定要讓他有所倚靠,而不是讓他覺得“孤苦伶仃”,產生無依無靠的“廣場恐怖症”。

我們要當他的“眼睛”,而不是做他的“手”——需要的是“借”你的眼並通過你的嘴講給他聽,而不是替他做他能做的事。

叮鈴鈴

對視力殘疾人不能用不禮貌的稱呼,那樣容易刺傷他們。應該像稱呼其他同學或其他人一樣,在稱呼的口氣、語調上要親切、親近。書麵語中,應該稱呼視力殘疾人或視力殘障人士。

與視力殘疾人交往時,語言要有禮貌,動作行為要適當緩慢,切不可隨意觸摸、剝奪其盲杖。

向視力殘疾人提供幫助時,一定要征得同意,不能把我們的意誌強加給他。這是對被幫助者的尊重。

當見到視力殘疾人時,應主動與他打招呼,不必通過他身邊的人轉達。與視力殘疾人初次見麵,要主動介紹自己:“你好!要我幫忙嗎?”

視力殘疾人對周圍事物變化的預見能力不足,不要在其無思想準備時觸碰他的身體,以免嚇著他,離開時要告訴他。

心靈筆記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盲道被占用,有的停放自行車,有的擺放雜物,這種情況會對視力殘疾人造成傷害……找幾個同學一起做一個小調查,了解一下盲道被占用的情況,提出你的建議。

關於??地區盲道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 調查人:

情況介紹

問題分析

合理建議

視力殘疾人看電影、看電視不是“看”,而是聽,他們隻能聽到對話和一些聲響,裏麵的場景他們看不到。利用節假日,去附近的盲校給那裏的小同學做一次解說員,給他們放映一個電影光碟,為他們講解裏麵的故事情節和場景,他們會很開心哦!組織班裏的同學們成立一個講解小組,定期去給盲人小同學講電影。

我們準備的電影

同學們,你們知道盲文嗎?知道盲文是誰發明的嗎?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透過點字板、點字機、點字打印機等在紙張上製作出不同組合的凸點而組成,一般每一個方塊的點字是由六個點組成。 它是由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於1824年創造的,故國際上通稱盲文為“布萊爾”。

上網查一下,看看關於盲文還有哪些知識?試著把它寫下來吧。

我的藝術應當隻為貧苦的人造福。

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

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

我該多麼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