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奈何家人離宋借機會關押嶽飛(1 / 2)

宇文虛中的父親因病早逝,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養大,虛中從小懂事且聰明過人,在族人的幫助下,八歲的虛中就考進了廣都學堂。他喜歡屈原的《離騷》,欽佩屈原炙熱的愛國情懷,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深邃的曆史眼光。

要說兒子離宋投金,忠於金國,虛中母親疑三惑四、難以置信。宇文虛中的兒子宇文師瑗請求張俊上書高宗,不要把自己的家人送往金國。張俊不予理會,在他親自監督和催促下,宇文虛中的家屬被一個不漏地全部送往金、宋邊境的蔡洲城。

到了蔡洲,將宇文虛中的家人交到了金人的手上後,張俊、秦熺便返轉複命,臨別之際,金廷前來交接的一個官員,欣喜地譏笑道:“宋人做事,實在認真,本想有宇文國師的至親前來金國就足矣,沒有想到連表親、堂親都不落下。”另一個官員譏諷道:“誰說不是呢?皆是來金國享福哩。”張俊、秦熺也不回應,隻是一個勁兒地點頭哈腰、諂媚討好。

到了金都,金熙宗完顏亶給國師重新安排了寬闊豪華的府邸,母親見此,很不高興,她萬分悲痛地說道:“我的孩兒呀,你這是怎麼了?難道真要認賊作父、投靠荻夷?”

國師府裏除了家人,所有的奴仆全是元帥完顏宗弼、帝師韓昉安排進來的眼線,麵對母親提出來的問題,宇文虛中無奈地歎言:“金朝皇帝重視虛中,兒子理當效犬馬之勞。”

母親一聽,氣憤極了,將巴掌用力地甩在兒子的臉上。

宇文虛中慌忙跪地。

母親指著兒子怒罵道:“孽子啊,孽子,原本以為人家所說,那不是真的,虛中留金隻是無奈之舉,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現在想來是母親錯了,兒子變節,以宋為敵。我的冤家呀,若是您地下有靈,就看看咱們兒子如今的言行……”母親氣得暈死了過去。

奶奶好不容易醒了過來,宇文師瑗安慰道:“師瑗相信父親,難道奶奶就不相信自己的兒子,父親定然有了苦衷,若是奶奶不信,祖孫可以打賭。”

望著師瑗期盼的眼神,奶奶摸了摸孫兒的雙手,爾後,祖孫倆含著熱淚,緊緊擁抱。

嶽飛聽說皇上響應金帝號召,將宇文虛中的家人送去了金國,他十分氣憤,一定要向皇帝討個說法。

到了宮殿,嶽飛跪地奏疏:“宇文虛中身為金廷重臣,金帝要他的家人赴金,定然是怕宇文虛中有投宋企圖。我朝不但不拒絕金人的無理要求,反而派張俊大人送他親戚出境,這是何種道理?”

“嶽大人是在質問朕嗎?難道朕已無權決定國家大事?任何事情皆要事先通知嶽愛卿?否則,招徠的全是責備問罪?”

聽高宗話中帶刺,嶽飛連忙跪地辯解:“下官也沒有其他意思,隻是覺得皇上遵從金帝意見,斷去在金漢臣為宋謀利的所有念想,讓他們心寒啊!”

“夠了,朕對嶽卿已是忍無可忍,你口口聲聲說是為了雪靖康之恥,其實質是要樹立威信,將自己的威嚴淩駕在宋帝之上,企圖推翻趙家江山。”

嶽飛連連反駁:“根本沒有皇上所說的事情,嶽飛一心一意為了大宋朝廷,對皇上那是耿耿忠心、披肝瀝膽。冀皇上忽聽奸人之語,明辯是非、黑白分明。”

高宗冷笑道:“好你個耿耿忠心、披肝瀝膽,朕一日就下發了十二道聖旨,可你呢?還是遲到了五日,在你的心裏,朕的聖旨還不如百姓的話語,你私藏朝廷重犯王靜善,還推說自己完全不知情,作為主帥,不知部下跑去了哪裏,你是在誆騙誰呀?這個部下若是一般的人也就罷了,可她是你的未婚妻子。嶽飛呀,嶽飛,私藏朝廷罪犯是其一,我行我素、抗旨不遵是其二,樹立個人崇拜,顛覆大宋江山是其三。嶽飛所犯,條條皆是重罪、大罪,若不懲處,朝廷法典如同虛設,來人呀,將嶽飛拿下,關進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