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曹營水陸兩軍燒死、溺死無數,陷於一片混亂的時候,周瑜率領的孫劉聯軍出動了,大軍和那隻“特遣艦隊”一樣,同樣借著這一夜的東南大風,同樣是勢如破竹。當周瑜的部隊登上北岸的時候,戰局勝負已見分曉,曹軍再難支撐。猝不及防的曹操,此時也下達了他在火燒赤壁一戰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命令:焚燒水軍剩餘艦船和水旱兩寨,撤!
這一夜,就是中國戰史上著名的三江水戰——赤壁鏖戰。這一夜,曹操遭到了自起兵以來最慘痛的失敗,幾十萬精銳損失殆盡,踏平東吳的夢想落空。這一夜,曹操倒溯著三個月前進軍的路線,率領著數千殘兵敗將,一步步“挨”向江陵。此時的曹操,已經是狼狽不堪了。但最狼狽的一幕,還發生在撤退到華容道的時候。不過,給曹操製造這種狼狽的並不是早已埋伏在這裏、等待活捉這位大漢丞相的關羽,而是大雨滂沱之後泥濘不堪的道路。曹操隻得派遣老弱病殘在道路兩旁的山上砍伐樹木,堆在路旁,使大部隊得以通過。而“道路”剛剛鋪好,曹操手下戰鬥力尚存的騎兵就衝了過去,全然不顧鋪路的弱兵的死活,他們很多人就死在了自己騎兵的馬蹄之下。
在赤壁,曹操失去了他多年的驕傲;而在華容,曹操又喪失了他作為一名政治領袖和軍事統帥的尊嚴!
但他是曹操,他必須如此!經過赤壁的慘敗後,此時道義禮法已經是曹操難以再去背負的重壓,他的腦海中隻剩下唯一一個信念——活下去,不顧一切地活下去,隻要曹操活著,曹操就還是曹操,一切都還有希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人在,心在,即使失敗了,也有東山再起的一天。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有這樣一個信念:存在是最主要的。生命還在,就有希望。的確,個人立於世間,必須善於保護自己,如果連自身的安危都不能保護,創業、成大事等都將是一席空談。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曹操對這個道理的理解,遠比項羽要深刻得多。他把生死看得更重,作為一個集團領袖,他的生命不僅屬於自己,他必須背負眾人的希望,沒有以一死捍衛尊嚴的權力,即使是“天要亡我”,也要爭他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
勝利者是很容易寬容對手的,而失敗者能夠寬容自己則很困難。包羞忍恥是衡量一個男人真正胸襟的重要標尺。而曹操,正是這樣一個極為豁達的鐵骨頭、硬漢子。尚未完全擺脫孫劉聯軍追擊的他,又露出了那標誌性的自信的微笑。看到了主帥的微笑,經曆了一夜生死考驗的士兵們讀懂了其中的意思:這一刻,曹操又站起來了,曹操集團的大旗永遠不會倒下。
進入江陵前的一刻,曹操又情不自禁地掉轉了馬頭,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東南方向——那片有飛鳥棲息、有漁舟唱晚的“天下第一江山”,他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再次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遭遇逆境的時候,自暴自棄會帶來惡性循環,忍耐常人不能忍的事情才是上策。當敵我之間的力量太懸殊、正義與邪惡之間的勢力差距太大時,忍耐便是一種最明智的退卻手段。不硬拚,不消磨自己的元氣,將力量慢慢地蓄積起來。
曹操正是深諳此理,才在身處逆境、置身禍中的時候,臨危不懼,忍一時之苦,最終成就自己的霸業。
成功之道
忍者無敵
史詩中的英雄往往是這樣:他們總是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但現實中這樣的英雄並不多見,英雄的標準軌跡是由失敗走向成功。勝敗乃兵家常事,沒有人是常勝將軍,特別是在事業起步初期、缺乏經驗的時候。學會隱忍,學會在跌倒中站起來,是衡量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是男人,就不要渴求別人的同情,努力修煉你的“忍”術,即使失敗了,也要做一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