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赤壁鏖戰,成王敗寇——終極的王霸之道是“忍術”(4)(1 / 2)

輕取荊州的勝利助長了曹操驕傲輕敵的情緒。他想以自己和荊州的水陸軍,乘勝沿漢水和長江順流東下,會師夏口,席卷江東。謀士賈詡向他建議:先利用荊州豐富的資源,休養生息,鞏固新占區,然後再動兵。可是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曹操哪裏聽得進去,依然一意孤行。

此時戰況的推演讓曹操心頭暗喜,卻更讓他的對手周瑜、諸葛亮們毛骨悚然。必須阻止這種情況的出現,初戰之後,曹操要的是緩,而對於我們孫劉聯軍,必須急戰,能早一天與北軍決戰,南軍的勝算就多一分。一旦曹操在江北站穩腳跟,孫、劉兩方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戰場的形勢已經很微妙了,時間成為決定雙方勝負的主要因素。眼看時間一天一天地流逝,曹操的兵力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周瑜在南岸焦急萬分。這時,部將黃蓋建議:南北兩軍的對峙已有月餘,敵眾我寡,時間對於我們很不利。曹操為了訓練水軍,已經把大小船隻都用鐵鏈連鎖起來,現在用火攻,可以一擊製勝。

除了火攻“伐兵”的策略,黃蓋還另有“伐謀”的輔助計策,由他本人獻書曹操——詐降!這個曹操曆來奸詐,從來都是他“忽悠”別人,這一次我們也要“忽悠”他。周瑜大喜,一張火攻輔以詐降的大網正向曹操的北軍撒開。

高!實在是高!黃蓋的詐降策略堪稱經典。曹操在北岸幹什麼呢?訓練水軍,等待戰機啊!黃蓋這詐降書送來的,不就是傳說中的“戰機”嗎。初戰失利後,也就是“戰機”這東西能夠打動曹操已經平靜下來的心,讓他打消長圍久困的正確戰略,聽從孫劉聯軍的安排,在立足未穩之時就與南軍決戰。當然,黃蓋能夠成功“忽悠”曹操這位“大忽悠”的原因,還在於此時投降也符合邏輯,畢竟曹強孫弱的局麵很明顯,在周瑜起兵之前張昭等人不就力主投降嗎。

曹操本性多疑,但這一次由於深信是自己嚇壞了敵人,竟全信而不稍疑,結果上了大當。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曹操雖一世梟雄,終究逃不脫現實的懲罰。滄桑人間,世事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生都在“忽悠”別人的曹操,這次是徹徹底底地被人忽悠了。當他心心念念地等待著黃蓋成為下一個許攸的時候,孫劉聯軍的大網正向他撒開。

成功之道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是小說《天龍八部》中姑蘇慕容家的絕學,用對手最擅長的武功將對手擊敗。我們常說,凡是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人們容易出現思維盲點的區域,總是自己最擅長的那部分,正所謂君子可欺之以其方。男人在展示自己“燭照之明”的時候,也不能忽略了“燈下黑”的部分,當“大忽悠”的同時,也要把握好自己的“防忽悠谘詢熱線”。

7.終極的王霸之術是“忍術”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二十日,注定成為曹操終生難忘的一天。這一天,就是東吳押糧官黃蓋約定投降的日子。這一天,意氣風發的曹操帶領著手下眾多文臣武將走出了軍中大帳,來到了岸邊的水軍營寨,等待迎接這位“許攸第二”的歸降,迎接又一個扭轉乾坤的日子。這一天,刮的是東南風(當然不是諸葛亮借來的)。

再說南軍,黃蓋並沒有失約,他將在這一日,率領手下船隊駛向北岸,隻不過這十餘艘艦船上裝載的並不是黃蓋負責的糧草,而是淋滿火油、硝石等引火之物的柴草。這支“特遣艦隊”船身包裹著赤布帷幔,上插龍帆旌旗,順著這一夜的東南大風,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南岸。

黃蓋的艦隊順風順水,已過江心。正當曹操和手下眾將指指點點,相互道賀,共同暢想著黃蓋歸降後的勢如破竹的時候,形勢卻驟然大變。距離北軍營寨僅有兩裏時,船上的黃蓋一聲令下,軍士迅速改乘小船,同時點燃大船上的柴草,滿帆的火船艦隊瞬間撞向了北軍的營寨。

曹操和北軍士兵都驚呆了,原來天堂和地獄真的僅有一步之遙,官渡之戰時袁紹經曆的,這次也要在曹營重演了。事發突然,上至曹操,下至普通士兵,每個人都來不及做任何反應就身陷火海之中。很快,“烈火初張照雲海”,然後是“赤壁樓船一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