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我們的生活也需要裝“忙”(3 / 3)

辦公室是一個人人都在忙忙碌碌工作的公共場所,也是一個能夠讓人發揮工作能力以外才能的好地方。試試下麵的五大奇招,成為自己的時間導師,也讓同事跟著你學習,一起成為時間管理達人吧!

第一招:交替做事,效果更佳。左手撰稿,右手修改。合理安排時間,一個人是可以同時做幾件事情的,隻要將時間安排好。比如你是一個編輯,那麼,在緊張撰稿的同時,你如果感到累了或者疲倦了,就可以先修改一下昨天寫的稿子,或者再看看其他選題。合理轉換,效率更高,工作更出色!

第二招:小單車,更出彩。輕便的小自行車,可是你的辦公室秘密武器哦。中午自己出去吃個飯吧,騎車出去,快捷更省時。下班堵車了,如果家離單位不遠的話,可以騎回家,速度更快。小單車,騎騎更健康!

第三招:滿滿的一杯水,咚咚咚。忙碌的工作可別忘了要喝水,買一個大大的杯子,裝滿一杯水,喝了幾個小時也不會喝完。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節約持續倒水的時間,還能避免思路被打斷。

第四招:把耳朵叫醒。你需要學習,需要學習!沒時間?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將講座的音頻和英文的音頻資料全都裝進你的手機或MP4裏,隨時可以聽,把耳朵叫醒!

第五招:將內容錄下來吧。開會時,內容繁雜,又要聽又要記,可以兩全嗎?在開會時,將開會內容錄下來吧,會後可以再聽一遍,把握到最重要的內容才是硬道理。

第五節 番茄工作法,讓你與時間化敵為友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好可愛的名字!到底是怎樣的工作法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實踐番茄工作法,我們要有五個準備:

準備1:一個待完成的任務;

準備2:把番茄時間設為25分鍾;

準備3:集中全部的注意力來處理工作,直到番茄鬧鍾到時,然後就在紙上畫一個叉號;

準備4:進行一次5分鍾的短暫休息;

準備5:繼續工作,每4個番茄時段就進行一次長時間的休息。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呢,於是我在看到這個方法之後,就決定馬上試一試。

我選擇的任務是,要寫兩萬字的小說連載,在第一個番茄時間裏,我簡單構思之後就開始動筆,不知不覺,手機裏的鬧鍾響了,第一個番茄時間過去了,我沒有畫叉號,而是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小番茄——可愛的小東西可以讓人的心情更好呢。然後我走去餐廳泡了一杯茶,在窗前舒展了一下筋骨,心裏估計著快到5分鍾的休息時間了,就又回到房間,開始下一個番茄時間。一連5個番茄時間過去了,整個上午的效率非常高,看著我筆記本上的小番茄,我也感覺非常開心。

但是之後當我對照番茄工作法的六條原則的時候,發現自己其中一個番茄時間是不算的,因為我在喝了幾口茶水之後就忍不住用手機登錄社交網站,發條微博來告訴大家我用番茄工作法的良好體驗,不知不覺就開了好一會兒小差兒。

還有我認為更加可愛的用畫小番茄來替代叉號,實際上是對這個方法的錯誤理解。作者的本意是在任務清單上畫叉號來表示此項任務已經完成。

不過還好,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革命尚未成功,還是繼續努力吧。

下麵是使用番茄工作法時的六條原則:

1 不要分割你的番茄時間(25分鍾),沒有半個或者一個半的番茄時間。

2 番茄時間作廢的標準是:不在一個番茄時間內做任務之外的事情。

3 《番茄工作法》隻在你的工作時間內使用。

4 不要對比,特別是自己與他人的番茄數據。

5 任務的成敗一般與番茄數量無關。

6 你需要一份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當我把這個方法推薦給其他朋友之後,使用過的朋友說他覺得番茄工作法最好的地方,是把我們的精力集中在每個“番茄時間”裏,可以很有效地避免精力分散,而且因為番茄時間不能分割,也不能做和任務沒有關係的事情,所以人的驅動力會變得更強,隻不過他覺得番茄時間比較難控製,還有些細節的問題他也希望能做得更好。

下麵我們就來看看使用番茄工作法的一些小技巧。

用好小番茄,提升大效率

技巧1:選擇一個自由支配度高的效率時間。我們提到了很多找出自己效率時間的方法,比如測試自己的工作量、回顧一下自己在不同時段工作的總體情緒狀況等,還要考慮你是否是典型的“百靈鳥型人”或是“貓頭鷹型人”。找到一個最佳時段,那就是你的“番茄時段”。

技巧2:在任務清單上把所有的任務關鍵詞化。用關鍵詞來代替一長串的文字,這樣既是對眼前文字的簡化,也是一種細小時間的節約。

技巧3:盡量保持每個番茄時間裏內容的連續性。如果每個番茄時間裏要做的事情差別過大的話,那麼進入不同的工作狀態就要花費多次時間,很可能才進入狀態不久,番茄時間就到了,而你接下來又安排了另一項工作,就會讓“番茄工作法”變成“番茄醬”了。

技巧4:不要有壓力,番茄時間是可以順延的。如果在工作的過程中你感到一個番茄時間快要結束了,可是你手頭的工作還沒有完成,覺得有壓力和焦慮,那麼不要擔心,在一個時間段內完不成的任務可以順延到下一個番茄時間,直到完成為止。

技巧5:盡量避免打擾。好不容易進入到工作狀態了卻接到一個突來的電話,這樣的感覺真是糟透了。為了避免這樣的打擾,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擋箭牌,比如把你的各種客戶端狀態設置為“免打擾”模式,或者在新鮮事及狀態裏發布,自己暫時處於閉關狀態,有事留言。

不要害怕被打斷

“被打斷”是一種人們不樂意接受的被迫中斷事件,因為我們的思維、精神甚至肌肉和血液,都會因為突然的打擾而產生突然變化,就算對工作效率沒有太大的影響,至少它也是不健康的。

可是作為社會人,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和別人發生聯係,對於別人的行為我們是無法控製的,所以從根本上說,我們無法徹底避免“被打斷”,前麵說過的設置“免打擾”狀態、發布留言信息等,隻能過濾一部分打擾者,還有很多意外訪客是沒法過濾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並不能徹底免打擾,因為信息的流通是不在我們掌控中的,如果過濾了全部信息,那麼很有可能別人十分緊急地給你提供一條投資建議,你卻幹脆利落地錯過去了。

所以打斷是要盡量避免,但是也不要害怕被打斷。

最好的情況是,你可以有一個助理能夠幫忙過濾那些會影響你的信息,而把至關重要的電話為你轉接進來。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個助理。那麼可以利用我們的語音信箱,讓想要聯係你的人在電話中留下簡單的信息,然後你在“番茄時間”之間的短暫休息時間裏選擇你覺得至關重要的信息進行回複,這之後再開始下一個番茄時間。

還可以和他人約定接受打擾的時間,比如每天的中午或下午的某個時段,不過你要自己掌控好時間。

換個角度來看,“被打斷”其實也是我們鍛煉應變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一個小測試,如果因為一次打擾就擾亂了全天的安排,那麼我們需要對自己進行自我培訓,也需要對全天的安排進行調整;或者,如果別人的一次打擾讓你心情煩躁,久久不能平複,以至於影響到了你接下來的其他番茄時間,那麼說明你的情緒控製能力還不夠強,需要變得更加成熟一點。

如果你是一個科技愛好者,願意嚐試新鮮的軟件,那麼可以考慮在你的電腦、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裝上一款專門的“番茄時間管理軟件”,這樣心裏不用想著什麼時候開始工作、什麼時候開始休息,也能讓我們節約時間,更加專注。

我很喜歡吃番茄呢,你呢?

跟我做——生活管理小妙招

快樂的人效率高——舒緩心靈,給你一段好時光(一)

1 說出來吧,如果你正困擾著,請不要悶在心裏,把苦惱講給別人聽聽,或許可以得到解脫或指正。

2 樂嗬樂嗬。樂嗬樂嗬沒煩惱啊。

3 需要音樂。輕鬆的音樂有助於緩解壓力。

4 書報很有用。最簡單、消費最低的輕鬆消遣方式是讀書報,在增加知識的同時緩解壓力。

5 謹慎評價。真做錯事,那麼就重新自我定位,要正常工作,不要鑽牛角尖。

6 大聲喊叫吧。找個地方,將你的情緒宣泄出來吧,哭吧、喊吧、叫吧。你的壓力可以減輕的。

7 善良地與人相處。不要懷恨,要善良。

第六節 不問過去隻看現在的森田療法

你知道什麼是“精神交互作用”嗎

大多數人一定沒有聽過“精神交互作用”這個專業的醫學術語,但是大多會有這樣的經曆。比如當你感覺到肚子有點兒疼痛的時候,就去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和治療方法,然後看到有網友說“急性腸胃炎”,於是你自己對照,感覺自己的症狀也是一模一樣的!於是你懷疑自己得了急性腸胃炎,就又去查找“急性腸胃炎”的相關資料,看到可能會嘔吐甚至休克,你簡直擔心極了。心驚膽戰地度過一個不眠之夜之後,你去了一趟洗手間,然後就安然無恙了。

這個過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的過程,在醫學上可以描述為人們對一種感覺過度集中,就會達到一種感覺的過敏狀態,形成感覺和注意力的交互作用,從而使某一感覺增強了。

又好比是所謂的“醫學生綜合征”,當在課堂上講到某一種疾病的時候,學生們會發現自己也有相關的症狀,進而覺得自己也得了某一種疾病而變得非常擔心。但是,其實是自己嚇自己罷了,這也屬於一種強迫性的思維,人們的感覺也是過山車似的,從開始的微弱感覺然後到達擔心害怕的極點,然後隨著時間的進行,這種強迫性的感覺也就自己消失了。

而由日本醫學家森田所創建的森田療法,在臨床上主要是用來治療“神經質”的病況,比如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和疑病症等。

但是其實這種精神交互作用的情形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平常我們所說的理智和情感的掙紮也在其中。隻要我們不去過多地在意它,順其自然地進行日常的生活,這種感覺就會自己過去的。

所以看了上麵的話,請你千萬不要杞人憂天地把“強迫症”的症狀往自己身上套,說這麼多可不是為了讓你聯想自己的疾病啊!

不問過去,隻看現在

大部分人都沒有嚴重到需要係統進行森田療法和住院治療的地步,我們學習森田療法,隻要學習其中改善心理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控製聯想,不過多地給自己負麵暗示就好了。

森田療法有下麵的四個原則:

第一個是“不問過去,注重現在”;

第二個是“不問症狀,重視行動”;

第三個是“生活中指導,生活中改變”;

第四個是“陶冶性格,揚長避短”。

那麼進行自我管理的時候該如何應用這些原則呢?

首先,我們要把目光放在眼前。活在當下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因為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未來是難以預測的,所以把握住今天,才能把握住每一天。但是這並不是要我們消極處事,隻看眼前不管未來,而是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其次,要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當我們習慣了在鼓勵別人、讚揚別人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貶低自己。比如誇獎別人才高八鬥,卻總是把自己叫做“不才”。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好品格,但是過分謙虛就是中國人的一個通病了。經常把自己的才能忽略,會讓我們的自信心慢慢下降,而讓自卑的雜草在心田裏冒頭。所以,記住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可以避免總是在消極的事情中進行自我聯想。

第三,像你想的那樣行動。想成為怎樣的人,就要做怎樣的事。根據行為、態度、信念三個因素相互影響的理論,改變其中的任何一個因素,都會造成另外兩個因素的轉變。比如你給自己植入了“我很快樂”的信念,那麼你就會用“我很快樂”的態度來做事,接著就有了“我很快樂”的行為,或者當你看相聲或是搞笑的綜藝節目的時候,你會開心地大笑,然後就會得到“開心”的信念。而這其中最容易進行的就是從改變你的行為開始,像一個不拖延的人那樣做,然後你就會成為一個不拖延的人。

把“順其自然”當做座右銘

森田療法的精髓在於“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但是“順其自然”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做起來卻著實沒那麼簡單。

在這裏我們可以聯想一下唯物辯證法裏關於規律的一些法則,萬事萬物都是有自己運行和發展規律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都被包含其中。晝夜更替、四季變換是自然的規律,王朝的興衰更替、曆史的車輪在不斷向前進是社會的規律,人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是人類自身的規律。

老莊哲學講究“道法自然”,含義也是要人們順應規律,才能夠把握住“道”的精髓。既然“自然”就是各種規律,我們該如何順應規律呢?

第一,要承認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要在心裏真正承認規律的存在,而不要用抵抗和否定的心態來麵對。因為當我們的態度是抵抗性的時候,心中會產生一種恐懼的情緒,會給我們不自然的壓力。

第二,要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

第三,不要漫無目的。給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找一個目標或者一個期望,讓自己的心靈充實起來。當我們看著美好未來的時間多一點兒的時候,去想消極事情的時間就減少了。

第四,做內外兼修的“自然人”。讓自己有一個舒服的裝扮,穿讓自己感覺舒適的衣服,用舒適的外在和平和的內在相互呼應。

第五,為自己設置生活的準則。如果你覺得心中沒有安全感,那麼就為自己設立一些生活準則,或者說養成一些與他人無關的生活習慣。也許僅僅是早晨起床之後要喝一杯檸檬水這樣的簡單小事,但因為這個習慣是隻屬於你的,不會被別人打破,這樣也會增強心中的安全感。

第六,生活是靈活的,不是課本。不要被課本上的理論束縛,避免陷入教條,因為並不是書上告訴你做些什麼你就去做,書上沒有說的就永遠都不去做,你需要聽從的是自己的心。

第七,平常心。笛卡爾說,人是一技有思想的蘆葦。生活中難免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蘆葦會隨著微風輕輕飄蕩,但在鏡頭裏,這依然是一副寧靜的畫麵。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常懷一顆平常心,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跟我做——生活管理小妙招

快樂的人效率高——舒緩心靈,給你一段好時光(二)

1 你不是超人。做你最擅長的事,不要想所有的事麵麵俱到,集中精力做你的專長。要淡泊、知足,就可以減輕你的心理壓力了。

2 節奏放一放。局麵太糟了,你控製不了,怎麼辦?那就放慢節奏吧,事情冷處理,效果或許會好一些。

3 讓步是一種大度。懷著一顆平常的心去讓步,可以使你更大度。

4 有事時沉著冷靜。判斷成熟的標誌,很多人會以沉著為標準,冷靜處理事務吧。

5 各個擊破,一緊張一忙亂,你就一籌莫展,這個時候,挑當務之急的一二事,各個擊破吧。

6 平息你的火氣。控製自己的脾氣,遇事更不要發火。等火氣消散了,再理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