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19日,美軍登陸距離日本更近的硫黃島,與日本守軍展開一個多月的浴血鏖戰。2.1萬多名美軍在戰鬥中死傷,2.5萬多名日軍被擊斃。3月26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終占領全島。4月1日,美軍開始進攻掩護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衝繩島。日軍以滿載炸彈的“神風飛機”對美國軍艦和運輸船開展瘋狂的自殺戰術。在近3個月的激戰中,日軍傷亡11萬多人,被俘9000多人,損毀飛機8000多架;美軍損失飛機760架,傷亡7.5萬人,於6月21日最後占領衝繩島,徹底摧毀了日本本土的外圍防線。
從1944年6月開始,美國戰略空軍便從中國基地起飛,開始轟炸日本本土。到1945年9月結束戰爭前,美軍總計炸死33萬日本人,炸傷大約50萬日本人,炸毀了日本66個城市40%的稠密建築區,摧毀了日本83%的石油提煉能力、75%的航空發動機生產能力、70%的電子和通訊設備生產能力、30%的兵工廠,將日本法西斯逼入經濟絕境。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從柏林發表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Potsdam Declaration)。7月27日至8月1日,盟國在日本各城市上空散發了300萬張《波茨坦公告》和150萬張即將發起猛烈空中轟炸的警告傳單。7月29日,日本正式拒絕了《波茨坦公告》。
8月6日8時15分,美軍在日本廣島(Hiroshima)投下當量為2萬噸TNT的第一顆原子彈。廣島市中心4.4平方英裏的地區頃刻間化作一片廢墟,78150人喪生,51408人受傷和失蹤。同日,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發表關於原子彈的聲明,要求日本立即投降。但是,日軍仍然拒絕投降。
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8月9日,蘇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向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當天上午11時30分,美軍在日本長崎(Nagasaki)投下第2顆原子彈,炸死23753名日本人,炸傷43020人。
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中、蘇發出乞降照會,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時要求保持天皇地位。8月11日,杜魯門決定允許日本保留天皇,但自投降之日起,由盟軍最高統帥接管日本的國家權力,全體日軍就地停戰並交出武器。
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接受同盟國的要求。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Emperor Hirohito)通過電台親自宣讀接受無條件投降的《停戰詔書》。
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裏號”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日本總參謀部代表梅津美治郎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尼米茲海軍上將和中、英、蘇等國代表麵前,簽署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勝利而結束。
1945,羅斯福召回在南太平洋戰區服役的兒子詹姆斯,以便讓兒子參加他的第四屆總統就職儀式。回國後,詹姆斯對父親說,盡管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正在取得勝利,但是還麵臨著許多戰鬥。特別是進攻日本本土的戰鬥,肯定會造成很大傷亡。詹姆斯對自己能否再次活著回來見到父親信心不足。
“詹姆斯,”羅斯福輕聲地說,“我們不需要進攻日本本土。等不到需要進攻,我們就會有一種武器來結束對日戰爭。”
詹姆斯追問是什麼武器。
羅斯福答道:“對不起,盡管你是我兒子,我也不能告訴你。可以這樣說,這是一種我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使用,而且一定會使用的武器。在你和我們祖國兒子們可能為進攻日本而送命之前,我們肯定要使用這種武器。”
隨後,羅斯福笑著說:“因此,孩子,你還會回到我身邊的。”
——(美)保羅·F·博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