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春季養生,護肝防春困(2 / 3)

●應注意春捂防寒

立春時節養生主要是防風邪,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時候,最好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仍應該注意保暖、防風。這就是古人說的“春捂秋凍”。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上流感。

●室內除塵通風

由於居室緊閉了一個冬天,會有不少灰塵積聚,同時室內空氣汙濁。在立春時節應打開門窗,對居室進行除塵通風,以減少和抑製病菌、病毒的繁殖,預防疾病。

●散步是立春最適宜的運動

雖然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但是寒氣仍在。所以,在中醫養生裏,立春時節不要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以避免過度活動而損耗能量,損傷陽氣。運動應該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散步就是立春最適合的運動。

●做做消除冬季積食操

立春時節可以常按摩肝髒和脾胃,幫助身體排解冬季時體內的積食,是適合春季的養生運動。具體方法為:

1.雙手平舉,單腳站立,輕輕抬起腳跟,保持3~5秒後放下腳跟,一隻腳做5次,再換另一隻腳,如此循環3~5分鍾,感覺頭腦清醒了即可。

2.雙腿跨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前方,維持身體的重心,讓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掌心向內,舉起右臂,盡量貼近耳後,指尖向上延伸。手臂帶動身體向左側下壓拉伸,細心感受右側肋部的肌肉舒展。上下彈壓15秒後,換另~側重複此動作。下壓時不要勉強,有輕微緊繃感即可。

按摩陽池穴、中渚穴和天井穴

●按摩陽池穴緩解手腳冰冷

陽池(見本書第79頁)即陽氣的池子、陽氣的聚集地。刺激陽池穴可以恢複三焦經的功能,激發人的陽氣,將熱能傳達到全身。取穴時,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看到腕部背側的橫紋,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橫紋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此處就是陽池穴。按摩陽池穴,手法一定要慢,時間要長,力度要緩。讓陽氣緩緩釋放到全身。最好是兩手一起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另一隻手按壓。

●頭暈目眩、打嗝就找中渚穴

中渚穴(見本書第79頁)是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經穴,為五輸穴之一的輸穴,五行屬木,對諸多病症起著積極的治療作用,而且效果突出。

很多人突然起身或轉身時會感到頭暈目眩,這時就可以按摩中渚穴(小指與無名指指根向下2厘米手背凹陷處):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按揉中渚穴,深吸一口氣,大約6秒後,緩慢吐氣再按壓,左右交替,各做5次。按壓中穴還可以治療嗝。如老人病情加重引起的打嗝,或者吃了寒涼或辛辣的食物、受涼、精神受到刺激引起的打嗝,都可通過按摩中渚穴進行有效的治療。

◆按摩天井穴可調節心情

天井穴見本書第79頁是手臂上的消氣穴。愛生氣的人,可按揉天井穴來舒緩心情。同時,天井穴是治療淋巴結核的首選要穴c人在頸皮肉間可摸到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聯,其中小稱瘰,大稱鬁,統稱瘰鬁,也就是西醫所說的淋巴結核,主要與情誌不暢、肝氣鬱結有關,這時就可按摩天井穴。

防治春天容易犯的高血壓

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肝氣、肝陽的生發密切相關。春天,凡有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痛、昏眩。因此提醒高血壓患,一旦感覺頭暈、頭脹痛時,除了要反複監測血壓,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調整降壓外,還要注意飲食清淡,控製鹽、膽固醇、脂肪的攝人,嚴格戒煙限酒。

另外,保持心情舒暢也能預防高血壓。從立春起,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也隨之上升,容易導致氣血逆亂,使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高血壓。而人體氣血如自然界的流水一樣,需舒展暢通。所以,在精神養生方麵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盡量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

拔罐加食療可治立春易患的頭痛病

人體五髒六腑的清陽之氣,皆循經由此而上流注入頭部,中醫稱頭為“諸陽之會”。在中醫辨證中,感受外風是頭痛原因之一,立春為冬春之交,時常有大風,如果生活起居未避風邪,以致諸邪自表侵襲於經絡,上犯頭部,使人體清陽之氣升之不暢,濁陰之氣不降,化為頭痛。《黃帝內經》中講“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是說當風邪侵襲人體時,人身體的上部最先受到損害。

對外感風邪引起的頭痛,可用單純拔罐法治療。對大椎、風府、太陽、曲池四穴拔罐,留罐10分鍾,每天1次,3次為1療程。此法特別適用於風熱頭痛,症狀表現為:

頭痛而脹,甚則疼痛如裂,伴有發熱惡風,大便秘結,小便黃赤。

可配合拔罐療程食用天麻燉魚頭藥膳,天麻是防風藥物,對治療因風邪導致的頭痛病很效果。天麻藥膳具體做法:將1個魚頭鯉魚、青魚、鰱魚的魚頭均可,重250克左右)去鰓、洗淨放入大碗內,再將20克天麻洗淨後切成片。接下來把天麻放入魚頭內,再加蔥、薑、料酒、鹽及清水適量,放入鍋中隔水蒸至魚頭酥爛,大玫需30分鍾。

雨水——謹防寒濕,養肝莫忘調脾胃

黃帝內經雨水養生法

每年公曆的2月18-20日為雨水節氣。“鬥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這個節氣的到來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會逐漸增多。

在春季,肝髒活動比較旺盛。《黃帝內經》有“春主肝”之說。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導致脾胃受損。同時,因為降雨的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所以,在這一時期,要防止身體受濕邪之侵,飲食上要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食物,才會起到養護脾胃的作用。

“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雨水時節,倒春寒時常會不請自來,雨水的降臨導致氣溫降低。另外,雨水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大,所以不要過早地脫去棉衣,以防風寒侵襲。也要多鍛煉身體,多到戶外做深呼吸運動,多曬太陽。體弱易感冒的人可吃玉屏風散,這個藥的主要成分就是防風、黃芪、白術。

雨水時節,初雨將下,易患關節痛,尤其是風濕性關節病,“反了春,凍斷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這類頑疾的老年人尤其應注意保暖,特別是肩關節、腰關節等部位的保暖。

春雨紛飛,潤物無聲

●萬物爭春

“雨水”一到,意味著寒冷的冬季完全過去了,生機勃勃的春天到來了,天氣開始變得暖和,冰雪也融化成水,滋潤萬物,所有的生命都淮備著綻放出新的活力。

●雨量比冬季多

此節氣代表天氣已經開始回暖,降雪減少,雨量增多。雨水節氣到來,並不是說這一天一定會下雨,而是表示冬季少雨的現象將告一段落,從這一天開始,降水將逐漸頻繁。

●雨水到,農活忙

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大地漸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正如農諺所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北方小麥已越冬,開始返青,南方則雨水漸多,將開始插秧,到處都是一片春耕的景象。

雨水節氣的人體反應

●容易感覺疲勞

在寒冷的冬天,人體的皮膚毛孔、汗腺會產生收縮,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從而保持恒定的體溫。到了雨水時節,人們常常出現頭昏腦漲、手腳無力、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想睡覺的現象。那是因為氣溫回升,皮膚毛孔舒張:供血量增多了,而供給大腦的氧氣則相應減少,就會感到疲勞。

●抵抗力有所減弱

“雨水”的氣溫冷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初春的雨露會使室外溫度驟降,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髒病、心肌梗死等;而抵抗力弱的小孩容易引發呼吸係統的疾病,比如咳嗽、感冒。

雨水節氣的養生原則

●護脾胃,固本培元

脾屬土,土性敦厚,是萬物生化的基礎。在人體裏,脾又掌握著消化津水、穀物,運送養料,滋養髒腑、四肢百骸的本領,是一切氣血化生的源頭。因此,中醫學又稱脾胃為“水穀之海”、“氣血之源”。

人體一天所需的物質能量、氣血、津液、精髓等,都靠脾胃產生,脾胃強健,原動力十足,髒腑的功能才會強盛。脾胃不僅生化能量,也是調節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人身元氣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則是元氣之本。元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的觀點。《脾胃論》說“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之”,又說“內傷脾胃,百病叢生”。這說明脾胃虛弱是百病滋生的主要原因。

●防濕邪,不傷脾胃

春季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但人體在這雨水的長期“滋潤”下,不僅渾身會感到黏膩、不舒服,往往還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這是由於脾胃受到濕氣困擾所引起的。《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

●養肝應多疏解鬱結

《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多愁善感。“黛玉每歲至春分秋分之後,必犯咳嗽”,這其實就是一個病機,終日愁念困於心中,肝氣淤滯不暢,引起全身氣血紊亂,使其他髒器受到幹擾而引發疾患。肝喜順暢而惡抑鬱,元代醫家朱丹溪提出“司疏泄者,肝也”。春季是養肝的最好季節,可多吃些綠色食物。

●慎脫衣,避濕寒

初春陽氣長,陰氣退,氣候日趨暖和,人們便紛紛去棉穿單,把春天繽紛的色彩穿上身。但此時北方的陰氣未盡,而且冷空氣不時流竄到南方,氣溫變化大,雖然雨水時節的溫度不比寒冬臘月那樣冰冷刺骨,但由於氣溫轉暖,人體的毛孔開始打開,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則會有所減弱,易感風邪而感冒生病。

推薦雨水養生菜譜

●猴頭菇煲鮮雞湯

淨雞1隻,猴頭菇250克,黃芪50克,薑15克,鹽4克,植物油適量。雞洗淨斬塊。鍋中放油,燒熱後爆香薑片,下入雞塊爆炒片刻,取出。黃芪洗淨,與雞塊一同放入煲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煲沸,改小火煲2小時,揀去黃芪。猴頭菇洗淨,切片,放入雞湯內滾熟,加鹽調味即可。此湯具有補脾益氣、助消化、抗腫瘤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患者。

●眉豆花生煲雞爪

取眉豆、花生、豬瘦肉各30克,紅棗3顆,陳皮10克,生薑3片,雞爪8隻,冬菇5朵,鹽適量。紅棗去核;陳皮、眉豆、花生洗淨,並稍浸泡片刻;’雞爪去皮、趾甲,洗淨切開,焯一下沸水;豬瘦肉洗淨,不必切開。上述全部材料一起加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大約10碗水),大火煲沸後,改小火煲2小時即可。此湯健脾胃而不油膩,具有益氣、消腫的功效。

宜用生發陽氣的藥膳

可選用生發陽氣的中草藥。要考慮脾胃升降生化機能,用生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如沙參、人參、西洋參、決明子、山藥、黨參、薏米、白扁豆、白菊花、首烏等,都適合做成藥膳在雨水時節食用。

●扁豆紅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