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胃經上的重要穴位
四白——養眼美顏第一穴
四,指四麵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圍空間。白,可見的顏色。穴名意指胃經經水在本穴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本穴物質為承泣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性溫熱,由地部流至四白時,因吸收脾土之熱而在本穴快速氣他,氣化之氣形成白霧之狀充斥四周。
按揉四白穴對眼睛很有好處,常按四白穴,可緩解眼部疲勞,能提高眼睛機能,對近視、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療效。
另外,四白穴還是很好的養顏美白之要穴。通常,四白穴又叫“養顏穴”或者“美白穴”。按壓這個穴位,可以去除眼部的皺紋,美白的效果也非常不錯。長期堅持,慢慢地麵部皮膚會變得細膩,更有光澤。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麵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取穴時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臥姿勢,雙眼平視時,瞳孔正中央下約2厘米處。
按摩方法:以兩手食指按揉該穴,按揉時,手指不要移動,按揉麵不要太大,每次1—2分鍾,每天2次。
功效:對目赤痛癢、目翳、口眼歪斜、頭痛眩暈有很好的療效;此穴也具有去除眼部皺紋、美白肌膚的美容功效。
承泣——治療眼疾的要穴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為近視、夜盲、眼顫動、眼瞼痙攣、角膜炎、視神經萎縮、眼睛疲勞、迎風流淚、老花眼、白內障等常見的多種眼部疾病,需要采用其他相關穴位(攢竹、睛明等)一同治療才能取得顯著效果。此穴是治療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承泣穴對於神經係統疾病,如麵肌痙攣、麵神經麻痹等也有一定療效。
按摩承泣穴,對於預防假性近視或預防近視眼度數的加深有好處。可使眼周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消除黑眼圈。經常按摩承泣穴還可防治眼袋鬆弛。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鬆弛。承泣穴是胃經上的穴位,可遠調胃部,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機能;承泣穴又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可治眼疾。
位置:承泣穴在麵部,眼睛下方。定位此穴時眼睛看著正前方,眼球直下,眼眶下緣凹陷處就是承泣穴。
按摩方法:用兩手食指尖貼穴部,拇指靠顴骨,先捏後揉。捏時吸氣18次,揉時呼氣18次。
功效:主治目赤腫痛、流淚、夜盲、眼瞼痙攣、近視、夜盲、眼顫動、角膜炎、視神經萎縮、眼睛疲勞、迎風流淚、老花眼、白內障等常見的多種眼部疾病。
天樞穴——腹瀉便秘的克星
天樞足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試驗證明,針刺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症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為何天樞穴能夠既止瀉又通便呢?臨床實踐證明,穴位所發揮的作用機製與用藥完全不一致。它的特點在於,對機體的不同狀態有著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通俗地說,天樞穴作為胃經的募穴,胃有什麼異常,這裏都會有所反應。按揉天樞穴,就會通經舒絡,把異常導向正常。腹瀉和便秘的症狀雖然完全相反,但其根本還是胃腸出了問題,按揉天樞穴,疏通經絡,使人體走向正常,而止瀉和通便都是正常的表現。
位置:該穴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取穴時先定位肚臍,然後旁邊三橫指處取穴,即是該穴。
按摩方法:仰臥於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發上,解開腰帶,露出肚臍部,全身盡量放鬆,取天樞穴,分別用拇指指腹壓在兩側穴位上,力度由輕漸重,緩緩下壓,持續4~6分鍾,將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離開皮膚),再在原處按揉片刻。
功效:主治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痢疾等胃腸病,還有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