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巔峰之上(4)(3 / 3)

正因為對過去成功經驗的念念不忘,喬布斯還是想請拍攝《1984》的李·克勞操刀。可是,克勞所在的Chiat/Day廣告公司早已不和蘋果合作了。喬布斯立即給他打了電話。

克勞同意為蘋果新拍廣告,但是功成名就的他也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已經10年沒有參與比稿了。所以,你要請我,就隻能請我。”

喬布斯經常給人出難題,但克勞這回給喬布斯出了一個難題。喬布斯可以很霸道地幹掉董事會,但他卻不想以同樣的方式幹掉其他參與比稿的廣告公司。這其中的BBDO和阿諾國際傳播也都是廣告界赫赫有名的角色。喬布斯需要這些頂級的廣告公司拿出渾身解數來比拚,這樣他才能得到足可與《1984》相輝映的絕佳廣告。

喬布斯盡管傾向於克勞,但也並不是絕對信任他。因為Chiat/Day公司在《1984》後緊接著拍的《旅鼠》廣告,同樣也在一個盛大的場合玫瑰碗決賽現場播放,但卻遭到了極大的非議。喬布斯開始懇求克勞參與比稿。一貫強勢的人,如果改用溫柔的手段,往往會出奇製勝。喬布斯用這一招也不是第一次了,他駕輕就熟地說服了克勞。

克勞來了,帶著他非同凡響的創意——“非同凡想”(ThinkDifferent)來了。當喬布斯看到這個無與倫比的創意後,淚水不由自主地滑了下來。一方麵是出於對克勞的感激。這個已經10年都沒有參與過比稿的廣告大師,懷著對蘋果無限的愛,在喬布斯最困難的時候,屈尊紆貴,以最低的姿態,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另一方麵則是廣告的創意本身深深地打動了喬布斯。

克勞的創意,掘地三尺,幾乎把人類曆史上最有名的瘋子狂人全部都找出來了。他們是愛因斯坦、甘地、列儂、畢加索、迪倫、愛迪生、卓別林、馬丁·路德·金……

這些人都是喬布斯心目中的偶像,他們特立獨行,敢於冒險,不懼失敗,始終執著於自己的夢想,並最終改變了世界。

這群瘋子,不正是喬布斯自己最好的寫照嗎?

給這個創意配廣告詞,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喬布斯無數次否決了克勞團隊的方案,甚至把他們罵得狗血噴頭。最終,他自己也參與了廣告詞的撰寫。定稿的廣告詞就像喬布斯所有的硬件產品一樣,完美無缺,極具震撼力。

審看最終的定稿時,電視屏幕裏一一閃過愛因斯坦、甘地、畢加索、愛迪生、馬丁·路德·金等的黑白照片,在一段懷舊感傷的旋律中,旁白不緊不慢地說:

致瘋狂的人

他們特立獨行

他們桀驁不馴

他們惹是生非

他們格格不入

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

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

你可以認同他們,反對他們

你可以頌揚他們,詆毀他們

但唯獨不能忽略他們

因為他們改變了世界,推動人類進步

他們曾經被視為瘋子

現在卻被當做天才

因為隻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看著,聽著,喬布斯已淚流滿麵……

尋找這段旁白的朗誦者幾經周折,最終選定了理查德·德萊福斯(RichardDreyfuss)。德萊福斯不負使命,很好地詮釋了旁白的內涵。但克勞突然又有了一個新的創意:讓喬布斯本人來配音。結果,喬布斯的版本也非常棒。克勞說:“用你自己的聲音,效果會非常強烈。這是表明你重新擁有這個品牌的最佳方式。”

喬布斯卻異乎尋常地矛盾起來。這個喜歡控製一切、壟斷一切的人,竟然糾結起來,直到廣告播放前夜,必須要提交給電視台的時候,他仍然沒有做出決斷。最後,他告訴克勞將兩個版本都送到電視台,這樣,他還可以再思考一夜。

誰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讓這個一貫強勢、唯我獨尊的霸主如此“纏綿悱惻”。

第二天一早,喬布斯告訴克勞,采用德萊福斯的版本。他的理由是:“如果用我的聲音,人們發現後會覺得那是關於我的廣告。可那不是。那是關於蘋果的。”

還記得當年喬布斯非得讓麥金塔電腦甕聲甕氣地說:“麵前的這個人,就像是我的父親一樣。”那個時候,喬布斯把麥金塔看做是“我”的電腦。現在,蘋果公司已經是“我”的公司,他何嚐不想用自己的版本?但是他也終於明白了,“蘋果”比“我”更重要。

認識到這一點,對於一個控製狂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否則他也不會糾結到最後一刻才做出抉擇。在這一件小事上,喬布斯的超級控製欲撕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他的極端自我撕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這一個微小的變化,是他走向偉大的開始。

喬布斯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完全逆反於他本性的轉變,還是要歸功於那長達十幾年的失敗中的困頓掙紮。在蘋果如履薄冰,在懸崖邊上苦苦尋求一線生機的時刻,他終於領悟到失敗教給他的最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