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浪蕩之初(2)(3 / 3)

但是,保羅和克拉拉的寬容與退讓,讓任性的孩子喬布斯取得了勝利。這是喬布斯麵對成人世界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勝利帶給成功者的最大禮物當然是自信。自信則會讓他在成功方法的固守上變本加厲,走得更遠。喬布斯11歲時麵對父母無意中掌握的這一奧秘,在此後取得了接二連三、屢試不爽的成功。“敢於提要求”逐漸演變成為喬布斯深蘊於潛意識的本能衝動。在今後的歲月裏,他會不厭其煩地運用這一最簡潔明快,威力也最大的控製策略。而他最後的行事風格也必然肆無忌憚地趨向於“用最暴烈的方式來提出最為苛刻的要求”這一終極境界。

在洛斯阿托斯、庫珀蒂諾和森尼維爾這些地方,居住了大量的電子工程師。身處其中的很多孩子們也在這樣的氛圍下產生了對電子技術的濃厚興趣。喬布斯也不例外(所謂的“天時”與“地利”)。

此前一年,喬布斯還在山景城居住的時候,他去參觀了山景城附近的美國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在那裏,喬布斯第一次見識了計算機的魅力。實際上,當時他並沒有見到整個計算機的龐大全貌,隻是看到了終端設備。在那裏,喬布斯試著用鍵盤輸入了幾個簡單的指令,過了一會兒,計算機發出了“嗒嗒嗒嗒嗒嗒”的聲音。然後,計算機通過在紙上打卡把結果展示了出來。這是喬布斯迷上計算機的開始。

多年後,喬布斯在參與錄製公共廣播公司的紀錄片《書呆子的勝利》時,談到了這段往事。他說:“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來說,這已經很了不起了。比方說,你可以用Basic語言或Fortain語言編寫一個程序,這台機器會明白你的意思,然後它會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並給你一些反饋。如果這些結果在你的預料之中,你的程序就真的運行了。這確實是令人無比興奮的一種經曆。”也許,就在這懵懵懂懂中,喬布斯發現了一輩子的奮鬥目標。

在庫珀蒂諾中學,喬布斯很不合群,但卻找到了一個好朋友。這就是同樣對電子學著迷的比爾·費爾南德斯(BillFernadez)。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兩個人個性鮮明,又都對電子器件充滿了興趣,於是“臭味相投”,成了最親密的玩伴。

就在喬布斯和費爾南德斯小打小鬧玩電子器件的時候,住在附近森尼維爾的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正以濃厚的興趣,夜以繼日地鑽研如何來設計一台個人電腦。

在讀八年級的時候,一天,喬布斯想要自己設計一個頻率計數器,但是還缺少幾個電子元件。喬布斯想了想,翻出了電話黃頁,在上麵找出了惠普公司創始人之一比爾·休特利(BillHewlett)的電話,撥了過去。

惠普始創於1939年,經過近30年的發展,此時的比爾·休特利已經是一個功成名就的大企業家了。而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給他打電話的毛頭小孩才剛剛13歲。

休特利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小孩一開口就直截了當地找他要幾個電子元件。休特利詫異之餘,他的涵養讓他和這個小孩聊了20多分鍾。

史蒂夫·喬布斯根本不懂得如何和大人物打交道的技巧,但幸運的是,他又一次得逞了。他不但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那幾個電子元件,休特利還特別準許喬布斯暑假到惠普打工。

這是喬布斯的“敢於提要求”在一個外人,在一個大人物身上取得的第一次勝利。休特利的善良大度再一次縱容了喬布斯百無禁忌、毫不掩飾的個性。

喬布斯在惠普的裝配線上度過了1968年的暑假。他的工作很簡單,隻是負責擰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不過,這已經讓喬布斯十分開心了。這甚至成了喬布斯日後求職時的一份堪稱“榮耀”的工作經曆。

暑假結束後,喬布斯和比爾·費爾南德斯一起升入了庫珀蒂諾的霍姆斯特德高中(Homestead)。同一年,沃茲尼亞克從霍姆斯特德高中畢業,去科羅拉多州讀大學。命運的安排就是這樣奇特,這兩個日後親密的夥伴就這樣擦肩而過。

心理感悟:敢於索取強過善於索取。

04用墮落報複生活

一個人的成長,不但取決於其自身內在的基因,也要看其所處的社會大環境。

史蒂夫·喬布斯天性中就有固執、偏執的成分,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他在家中將天性隨興揮發。他的養父母則對他寵愛有加。由此,喬布斯的個性逐漸走向了妄自尊大、冥頑不靈,敢於肆無忌憚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或要求。

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趨勢。因為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早期的美國社會還相對保守。比如,未婚先孕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幾乎很少有人敢於公開當未婚媽媽。這也正是喬布斯生母西貝爾要遠赴舊金山將喬布斯送人的真正原因。

如果喬布斯的個性還是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他最終的歸宿也許會走到社會的完全對立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