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公眾演說的靈魂(6)(3 / 3)

故事八:人生的最高境界

日本的白隱禪師,是位生活純淨的修行者,因此受到鄉裏居民的稱頌,都認為他是個可敬的聖者。

有一對夫婦,在他住處附近開了一家食品店,家裏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不料,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地大了起來。

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異常震怒!好端端的黃花閨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在父母的逼問下,她起初不肯招認那個人是誰,但猶豫再三之後,她終於吞吞吐吐說出“白隱”兩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大師不置可否,隻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後,就被送給白隱。此時,他雖已名譽掃地,卻不以為然,隻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他向鄰居乞討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但他總是泰然處之,仿佛是受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後,這位沒有結婚的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她老老實實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裏,向他道歉,請他原諒,並將孩子帶回。

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沒有任何表示,也沒有乘機教訓他們。他隻是在交回孩子的時候,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麼事,即使有,也隻像微風吹過耳畔,霎時即逝。

白隱超乎“忍辱”的德行,贏得了更多、更久的稱頌。

想想我們所遇到的挫折或恥辱,比之白隱,又算得了什麼?白隱有著泰然自若、坦然處世的情懷,真不愧為一代禪師!

“就是這樣嗎?”那麼慈悲,那麼輕柔。那是恒久的忍耐化為無形的堅毅,那是凡事包容化成無上悲憫。“就是這樣嗎?”無數的幹戈,都化成了片片的玉帛。“就是這樣嗎?”短短的一句話裏,蘊含了無限的慈悲與智慧。

故事九以勤為徑的亨利·威爾遜

美國前任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當他還在搖籃裏牙牙學語的時候,貧窮就已經衝擊著這個家庭。威爾遜10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在外麵當了11年的學徒工。這期間,他每年隻有一個月的時間到學校去接受教育。

經過11年的艱辛工作之後,他終於得到了1頭牛和6隻綿羊作為報酬。他把它們換成了84美元。他知道錢來得很艱難,所以絕不浪費。他從來沒有在玩樂上花過1分錢,每個美分都要精打細算才花出去。

在他21歲之前,他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書,這對一個農場裏的學徒來說,是多麼艱巨的任務呀!在離開農場之後,他徒步到150公裏之外的馬塞諸賽州的內蒂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他風塵仆仆地經過了波士頓,在那裏他看到了邦克希爾紀念碑和其他曆史名勝。整個旅行他隻花了1.6美分。

在度過了21歲生日的第一個月,他就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在那裏采伐原木。威爾遜每天都是在東方剛剛翻起魚肚白之前起床,然後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來為止。在一個月夜以繼日的辛勞努力之後,他獲得了6美元的報酬。

在這樣的窮困境遇中,威爾遜下定決心,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深刻地理解閑暇時光的價值。他像抓住黃金一樣緊緊地抓住了零星的時間,不讓一分一秒無所作為地從指縫間白白流走。12年之後,這個從小在窮困中長大的孩子在政界脫穎而出,進入了國會,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