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七:羅斯福咬緊的牙根
在某個學校的一間教室裏,坐著一個8歲的小孩。他膽小而脆弱,臉上經常帶著一種驚懼的表情。他呼吸時就好像別人喘氣。一旦被老師叫起來背誦課文或者回答問題時,他雙腿總是抖個不停,嘴唇也顫動不止。當然,他回答問題也常常含糊而不連貫,在老師和同學的嘲笑中,頹廢地坐回座位上。
如果他能有個好看的麵孔,也許給人的感覺會好一點。但向他同情地望過去時,你一眼就能看到他那一副實在無法恭維的暴牙!
通常,像他這種小孩,自我感覺很敏銳。他們會主動地回避火熱的生活,不喜歡交朋友,寧願讓自己成為一個隻知自憐的人!這個小孩卻不是如此,他雖然有許多的缺憾,但同時他身上有一種堅韌奮鬥的精神,一種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具有的精神。對他而言,正是他的缺憾增加了他去奮鬥的熱忱。他並沒因為同伴對他缺憾的嘲笑,而使自己奮鬥的勇氣有絲毫的減弱。他使自己喜歡喘氣的習慣變成了一種“堅定的聲響”;他用堅強的意誌,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至於顫動不已;他挺直腰,使自己的雙腿不至於戰栗,以此來克服他與生俱來的懼怕和眾多的缺陷。這個小孩就是西奧多·羅斯福。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缺憾而感到氣餒,而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去利用它們,把它們轉化為自己可利用的資本,從而走到了名譽的高台上。
到他晚年時,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有過嚴重的缺憾,他自己又曾經如何地懼怕過它。美國人民都愛戴他,他成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得人心的總統之一。
他所取得的成功是何等的巨大!然而,上天賦予他的資質又是何等的可憐!他並沒有坐等幸運女神來找他,而是自己主動地去熱烈追求。
他這樣的人,如果要停止下來不去奮鬥,是何等的容易,有多少可利用的“名正言順”的借口呢!但是他不!如果自己真的有什麼可憐的地方,他就讓朋友們來可憐他。他從來都不落入自憐羅網裏,這種羅網害過多少缺憾比他少得多的人。
如果一味想著自己身體上的缺陷,他或許要花費好幾年工夫去泡“溫泉”,喝“衛生水”,服“營養劑”;花時間去航海,去旅行,坐在甲板的睡椅上來恢複自己的健康。他大部分的談話都會停留在自己“最近一次的手術上”。
但是,他不把自己當作嬰孩看待,而是讓自己成了一個真正的了不起的人。他看見別的強壯的孩子玩遊戲、遊泳、騎馬、做各種極難的活動,他也讓自己變得更加活潑,和別的孩子一樣騎馬、玩耍、做激烈的活動。不久,他變成了“最能吃苦耐勞的模範”。他看見別的孩子用剛毅的態度去應付困難的情形,以克服自己的懼怕,當他遇到可怕的環境時,他也用一種探險的精神去麵對,結果發現自己變得勇敢了。他和別人在一起時,主動去接近他們,並不故意回避他們。由於擁有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所以自卑的情感也就無從產生。他覺得當自己用“快樂”的情緒去接觸別人時,別人根本沒有什麼可怕的。
在他未進大學之前,就不斷地努力,進行有係統的運動和生活,將健康和精力恢複得很好。他變成了一個強有力的人!他利用自己的假期去亞利桑那追趕牛羊,在落基山獵熊,到非洲去打獅子。有誰會懷疑這位西班牙戰爭中騎兵的領袖羅斯福的精力呢?又有誰對他的勇敢產生過疑問呢?然而,這個羅斯福確實就是那個曾經體弱、膽小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