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係統,複製人才:企業如何招才選將8(1 / 3)

第七章

靠文化聚攏人才,捏合團隊

小企業靠老板,大企業靠文化

老板可謂是企業的第一個員工,在企業的經營初期,無論是尋找客戶,還是修理辦公室的電燈、打掃髒了的地毯,可能都要老板親自來幹。除此之外,小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節約成本、創造營收,所以,老板又要衝鋒陷陣:找客戶、拉資源。所以,不管是研發型企業、生產型企業,還是銷售型企業,甚至隻是一家小餐廳、小商店,在創業初期,大多數都是老板來支撐。

我自己創辦企業的時候也是一天到晚在外麵開發市場、談業務,想辦法提高企業的利潤。在企業的初創階段,員工也很少,所以我每天除了跑業務還要和員工一起加班,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早上忙到深夜,那時的我好像感覺不到疲倦,隻知道要盡快完成客戶的訂單。

在員工犯錯誤的時候,我還對他們發脾氣,卻沒想過他們也有累的時候,甚至抱怨我不近人情,總要求加班而忽略了他們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確實做得不好,沒有照顧到他們的心情,更別說人文關懷了。

一家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其道理和治理國家是一樣的。隻有內部團結起來,形成核心競爭力才能抵禦外來的侵略。企業也是一樣,隻要員工和老板是一條心,不管企業多小,有多少員工,都能慢慢變大。

因此,小型企業的老板在忙著拉客戶、找訂單的同時,千萬要先解決企業內部的問題,多給員工一些溫暖,多聆聽一下他們的心聲,讓員工不單為了錢工作,更是想與自己佩服的老板一起實現共同的理想而工作。我想,無論多麼小的企業,靠著老板這種家人般的關心與關懷,憑著這種人與人之間愛心的傳遞,老板在收獲客戶訂單的同時,也會收獲眾多願與自己風雨同舟的夥伴與兄弟。

小企業靠老板的現象並不隻存在於中國企業,世界上很多跨國企業都是從幾個員工、幾平方米的辦公室開始的。在企業的初創階段,老板也不懂多少企業管理的知識,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尋找客戶方麵,目的是讓企業存活並發展下去。

無論多麼小的企業,靠著老板這種家人般的關心與關懷,憑著這種人與人之間愛心的傳遞,老板在收獲客戶訂單的同時,也會收獲眾多願與自己風雨同舟的夥伴與兄弟。

隨著業務的增多,企業慢慢走上正軌,企業的規模會逐漸擴大,原有的人員已無法應對日趨增多的工作。所以,老板要為企業招聘大量的人才,企業的員工數量也會隨之上升,由原來以老板為核心的幾個人擴大到幾十個人,甚至更多。企業規模變大後,老板就要對員工進行分工,也就是說,每個員工會被分到不同的部門並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通常情況下,企業中會設有: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企劃部、市場營銷部、研發部、生產部等。當然,企業的部門設置並不是一樣的,老板要根據不同的經營內容,設置不同的部門。

當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除了工作分工更細之外,老板更要注重人員的管理。這就和國家講究“政治”一樣,它是國家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政”主要指國家的權力、製度、秩序和法令;“治”則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企業發展到一定時期也要產生“政治”的社會現象,“政”就是企業的製度、政策;“治”就是對員工的管理。

我曾到各大書店實地考察,其中企業管理類圖書占據了書店的重要位置,尤以人員管理類圖書居多。正如人們常說的“有需求就有市場”,圖書市場上人員管理圖書品類眾多,從側麵也反映出企業老板急需掌握人員管理的知識,以提升這方麵的能力。

當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除了工作分工更細之外,老板更要注重人員的管理。

談到企業老板的人員管理能力,我們就要弄清楚要管理哪些人。通常情況下,我會將員工按進入企業的先後順序大致分為新員工和老員工。在招聘新員工的時候,老板要按照科學化、係統化的原則開展人才招聘活動,運用招才選將係統選拔並培養企業的人才梯隊。在管理老員工時,老板除了關心其工作情況之外,還要著重關注新老員工的相處問題。

在很多企業裏麵,新老員工會呈現水火不容的態勢,兩股勢力此消彼長,情況惡劣時還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麵對這種情況,老板除了設立科學的管理機製之外,還要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

眾所周知,良好的企業文化可為員工營造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在員工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時,也能得到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使員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約束力,形成企業獨有的、健康的精神力量,這一力量可產生極大的積極作用,促使企業人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從而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單純的管理製度並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而良好的企業文化則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員工的行為,讓其內心充滿陽光,迸發工作激情,成為一個散發正能量的優秀員工。其實,文化不僅在企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生活中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方式。

良好的企業文化可為員工營造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在員工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時,也能得到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我曾在中國農曆新年的時候到美國考察,在美國的唐人街,身著中國傳統服飾的人們興高采烈地與我打招呼,在那裏到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息。雖然遠離自己的國家,但在相同的時間,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卻深深地根植在他們的心中。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美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比如西班牙、加拿大、德國、法國,等等。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在新年到來的時候,他們都會買對聯、貼福字,置辦過年所需的各種年貨,身在異鄉的他們仍散發著強烈的中國氣息。

雖然我們彼此不認識,但在新年這個特殊的節日裏,我卻感受到了濃濃的情誼。這種行為方式不是“製度”規定就能辦到的,而是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民族文化起著作用。在那次獨特的考察之旅結束後,我不僅收獲了外國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更明白了文化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我想,這種文化可以使中國人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同理,如果企業文化可以深入到每個員工的內心,將企業文化與員工的精神信仰融合起來,那麼共同的價值理念會把企業上下聚合在一起,在創業的風雨之中,風吹不動,浪打不搖,進而形成堅不可摧的團隊。

在企業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老板從凡事親力親為向集中管理的方向轉變,角色的變化也從多重向單一並獨特的方向轉變。如果說小企業要靠老板一人能力來支撐的話,那麼大企業就是以老板為核心的團隊來支撐,而管理這個團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員工的思想與企業的文化理念融為一體,也就是說,管理大企業不僅靠製度,更要靠文化。

老板是宣傳企業文化第一人

每家企業之所以成立並發展起來,必定有其獨特的曆史印記,而這些印記串聯起來就形成了企業文化的發展曆程,這是企業寶貴的財富,更值得每個企業人回憶與紀念。所以,老板在為企業招聘人才時,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其了解企業的文化。

在新員工了解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他們會知道在創辦並發展企業的曆程中那些感人的故事,了解企業走到今天的艱辛與磨難,從而敬佩支撐企業發展的老板及元老,也會秉承企業的文化理念努力工作。

通常情況下,我會在崗前培訓中組織新員工參加企業文化的培訓,這種活動的主講人與其他培訓活動的主講人不同,最好由老板親自講解。因為老板是企業發展的經曆者,也是企業精神的代表,更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帶頭人。從某種程度上說,老板的文化修養影響著,甚至決定著企業的文化氣質。所以,由當事人來講述企業文化所帶來的感染力會大大增強,而且新員工也更願意接受。

在協助企業組織崗前培訓中,很多老板抵觸自己去給新員工講解企業文化,原因在於他們沒有認識到“老板”這一特殊角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更不知道應該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來創建企業文化。所以,在動員老板給新員工講解企業文化的時候,我就要讓其明白:老板是宣傳企業文化的第一人。這其中主要包括三個作用,我們來逐一分析。

老板是企業發展的經曆者,也是企業精神的代表,更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帶頭人。從某種程度上說,老板的文化修養影響著,甚至決定著企業的文化氣質。

榜樣及示範作用。老板的言行舉止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企業的員工,而且,企業的員工也在某種程度上模仿著老板。如果老板行事嚴謹、執行迅速,那麼,員工的工作態度也會變得嚴肅認真;如果老板能夠嚴於律己,那麼,員工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加嚴格。所以,老板親自為新員工講解企業文化不是向其灌輸企業精神,而是在思想上與員工產生共鳴,對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會起到直接、高效的作用。

組織及推動作用。在成為員工模仿對象的同時,老板還可在崗前培訓中利用企業製度,明確員工的權利和義務,表明企業倡導及獎勵什麼、批評及懲罰什麼。在培訓活動中,考察新員工的表現情況,若發現與企業文化背道而馳的員工,則要在上崗工作之前將其排除在錄取名單之外。也就是說,老板要組織並推動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並排除影響企業文化宣傳與建設的阻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使各項工作利於企業文化的宣傳與建設。

鼓舞及激勵作用。在為新員工培訓企業文化的時候,老板要親自鼓舞並激勵大家勤懇工作,用自己的勞動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這種效果要遠遠大於其他主講人。在與新員工的相處中,老板要以尊重、了解、關心、培養為原則,堅定“以人為核心”的思想,平等、真誠、友好地對待新員工,為其排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麵的幹擾,力求與新員工做知心朋友。若老板能做到以上這些內容,那麼,老板的每個指令、每個要求都會收到員工的完美執行,而且,員工會視老板為自己的精神領袖,願意將自己的理想與企業的價值理念融合到一起,與老板並肩前行。

了解了老板在企業文化宣傳與建設中的巨大作用,我還要強調一點,就是老板要加強自己的演說能力,也就是為員工講課的能力。老板大多經曆過很多難忘的事情,內心對員工也有很多的期許,對人才管理也有很深刻的認識和見地,但若由於不善言辭,無法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員工,那麼,老板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促進作用將大打折扣,而且,員工對老板的認可度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