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感恩之心
1620年,一些飽受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北美新大陸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折騰了兩個月之後,終於在酷寒的十一月裏,在現在的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普裏茅斯登陸。
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於饑餓和傳染病。幸存下來的人們生活十分艱難,他們在第一個春季開始播種。為了生存,整個夏天他們都祈禱著上帝保佑並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因為他們深知秋天的收獲決定了他們的生死存亡。
後來,莊稼獲得了大豐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決定要選一個日子來永遠紀念。這就是美國感恩節的由來。
其實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平凡而又神奇的事,每一件都值得讓你感懷萬分。懂得感恩才能知福。一流清泉,必有源頭活水;一棵大樹,必有根下沃土。一個人來到世上,每一分成長進步,無不傾注著來自家人、師長、同事和社會的關愛與幫助。常常想到“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心中自然就會多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如果富而忘本、迷失方向,就會導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兩個行走在沙漠中的旅人,已經行走多日了。在他們口渴難忍的時候,碰見了一個騎駱駝的老人,老人給了他們每人半碗水。
兩個人麵對同樣的半碗水,一個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體的饑渴,抱怨之下竟將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也知道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體的饑渴。但他卻擁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激,懂得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水,並且懷著感恩的心情喝下了這半碗水。
結果,前者因為拒絕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走出了沙漠。
當別人為你做了一件好事,在你心存感激的同時要表達出來,為你做事的人也會從中體會到快樂。不斷尋求快樂是人的行為規律,幫助過你的人會因為這種快樂還會願意幫助你。這樣一件好事會變成幾件好事,久而久之,好事會接連不斷落在心懷感激的人身上。這樣的人會有更多的機會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關愛和美好。因此,感激之心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
相關調查顯示,有宗教信仰的人,一生感受到的幸福多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心理學家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強調感恩的重要性。宗教信仰要求信徒們感激生活中的一切。一個人心中經常有感激之情流過,感受到的就是充滿溫情的生活。
感恩之心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人們培養、學習和訓練。就如同有無數的方法說“我愛你”一樣,所以也會有無數的方法說“謝謝”。
一位日本老先生不知道需要一些零錢去買公交車票,而不是一美元。當一個好心人幫他脫離困境以後,老先生深深地向他鞠了一個躬。鞠躬在這裏就表示了老先生的感激之情。
詩人Linh Duv Vo曾被美國士兵從越南共產黨手中解救出來。現在他住在美國,並把其許多傑作獻給越戰老兵。這也是說“謝謝”的極好方法!
古時候,一個英格蘭女皇的隨從看見一隻鷹撲向皇冠。他舉起弓,一箭射穿了鷹的眼睛。為了感謝他敏捷的身手和高超的射技,女皇給他取名為伯德埃(鷹眼的意思)。
感激是一種生活態度,那些從小衣食無憂的人尤其應該學習。有人曾對大學生做過一項有關感恩心理的調查,結果發現越是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心存感激的越少,很多學生對父母有一肚子的牢騷,認為自己是最痛苦、最不幸的一族;然而一些困難家庭出來的學生,雖然生活艱難,吃過很多苦,但對父母都心存感激。
感激是火,首先溫暖的是自己;感激是一種美好的情懷,是一種溫暖的回報,它以無聲的語言,溝通著心與心,拉近著心與心。經曆過一次感激,靈魂就會得到一次升華。假如你不小心冒犯了別人,而對方寬容地一笑了之,感激就會像幽幽的花香流過你的心房;假如人在旅途,遇到突然襲來的風雨,這時有人用雨傘遮住你,你臉上感激的微笑,將會使兩顆心都感到溫暖;假如你深夜埋在台燈下看書,妻子悄然走來為你披上一件單衣,沏上一杯熱茶,你回眸報之以笑靨,感激便如一縷柔風,蕩起夫妻彼此心湖裏愛的漣漪。
感激是一杯清醇的酒,使人生陶醉;感激是一首浪漫的詩,使人生充滿美麗的抒情;感激是一曲動人的樂曲,使人生意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