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家庭裏,妻子如此的表述一定是平地驚雷。徽因敢與自己的丈夫這樣坦率,也恰恰說明兩人關係的平等與開明。梁思成聽完這句話,沒有表現出憤怒,甚至沒有驚訝。他沒有說一句話,隻是沉默,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對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
聽了這樣的回答,林徽因隻覺得自己如此幸運。兩個男人,都是胸懷廣闊。不過,她也暗下決心,自己要斬斷那剛剛萌發的情思,專情於自己的丈夫,守護自己的家庭。
後來,她將梁思成的回答原話講給金嶽霖聽,金嶽霖慨歎:
“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從此以後,三人終生為友。有時林徽因與梁思成鬧了矛盾,也是金嶽霖來做仲裁。
梁思成與林徽因一直致力於研究古建築,有一段時間,兩人時常在屋頂上上下下,為了精確讀取數據。看著滿頭大汗的兩個人,金嶽霖覺得甚是有趣,於是靈機一動,編了一副非常知名的對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短短八個字,卻形容得非常恰當。梁思成聽了很認同,得意揚揚地說:“我就是要做‘梁上君子’,不然我怎麼才能打開一條新的研究道路,豈不是紙上談兵了嗎?”調皮的林徽因則撇了撇嘴,“真討厭,什麼美人不美人,好像一個女人沒有什麼可做似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說完,三個人相視而笑。
愛情裏,林徽因的獨特,讓她通常做了不可替代的那一個。
當時,從才華,從容貌,從眼界,從家教,從穎悟,林徽因都是佼佼者,而結合了如此多的優點,便使尋常女子難以望其項背。
後來的歲月裏,金嶽霖始終默默地陪在林徽因的身邊。從未深情相擁,但隻要看到她的一顰一笑,便已足夠。在寫給費慰梅的信裏,他時常提到林徽因,絲毫不避諱欣賞之情,“她仍然是那麼迷人、活潑、富於表情和光彩照人——我簡直想不出更多的話來形容她。唯一的區別是她不再有很多機會滔滔不絕地講話和笑,因為在國家目前的情況下實在沒有多少可以講述和歡笑的。”
沒有回應的愛情,燃燒時璀璨奪目,卻往往保鮮期短暫,落得一地淒涼。執著如金嶽霖,盡管知道注定是無謂的等待,竟然終生未娶,可見用情至深。
後來,林徽因身體逐漸不支,臥榻不起。香消玉殞的那一天,他在一瞬間仿佛也丟失了自己的靈魂。適逢一個學生走進他的辦公室,看見沉默地坐在那裏的金嶽霖,仿佛忽然間老了十歲,半晌,才低低地說:“林徽因走了!”語畢,如孩童般號啕大哭,完全忘記了周遭的環境,自己的身份,和這世上的種種。
許久之後,他才收起了眼淚,但仍是呆呆坐在那裏一語不發。他為至生最愛的林徽因,寫下了知名的一副挽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伊人已逝,可他的心,也隨同她的肉身,一起入土。
多年後的一天,金嶽霖邀請一眾朋友到著名的北京飯店赴宴,沒說任何理由。聚在一起後,有人隨意問道:“今天是什麼特別的日子?”金嶽霖緩緩站起來,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席間眾人無不動容。雖然早已過了怦然心動的年紀,但此時望著這位終身未娶的老者,他們甚至不曾執手一天,沒有海誓山盟,沒有花前月下,可就憑著那深深的癡戀,竟然讓他在物是人非後還記掛林徽因的生日。如此深情,可歌可泣。
後來,也有人試圖從金嶽霖的嘴裏套出些內幕,想知道林徽因是否對金嶽霖有過真情的回應。這位老人聽了隻是微笑,不言不語。後來他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他停了一下,“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說完,便緩緩地閉上眼睛,陷入沉默。
梁思成離世後,晚年的金嶽霖和林徽因的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他們親切地喊他“金爸”。或許他們都明白,這個老先生用最深厚的情感愛了他們的母親一生一世,所以亦值得他們去真心相待。
生命走到夕陽的時候,當白發蒼蒼的金嶽霖躺在病榻上,一個朋友帶來了一張林徽因當年的舊照。他的精神忽然好了起來,隻是情緒有些不安,像是要哭的樣子,喉嚨微微顫動,好像有千言萬語要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他的布滿皺紋的手,緊緊捏著照片,眼睛放出溫柔的光,看了許久,才抬起頭來,像個孩子一樣說:“給我吧!”
思念是一場更加冗長的等待。或許隻有到了另一個世界,他才能再次與她相對,再度三人飲茶聊天,談笑風生。
此情隻應天上有,今聞竟然在世間。做女人當如林徽因,集才情與智慧於一身,做情人當如金嶽霖,可以不言不語,至死不渝。原來,所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更像是在細訴金老先生的一世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