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66電子對抗飛機。1956年,美國空軍在輕型轟炸機B-66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第一代噴氣式電子對抗飛機EB-66。該機有B和C兩型號。其中,B型電子幹擾機,裝備有25部幹擾設備;C型是裝有33部偵察幹擾設備的電子幹擾偵察機,能夠對敵方的電子設備進行瞄準堵塞式電子幹擾。該機裝兩台功率各為4600千克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速度為997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3100米,最大航程5200千米,最大有效載荷7000千克。EB-66飛行性能與噴氣作戰飛機相近,能夠伴隨作戰飛機飛行,是世界上最早的有能力為作戰飛機提供電子對抗支援的噴氣式專用電子對抗飛機。
伊爾-20電子偵察機。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為了取代安-12電子對抗飛機,在伊爾-18運輸機基礎上改裝的電子對抗飛機裝備其空軍,主要部署在軍區空軍,專門執行所轄區域邊境淺近和縱深地區的電子偵察任務。該機頭靠後兩側各有一個長4.4米、寬0.88米的突出物,機身腹部有一個長10.25米、直徑1.15米的流線型整流罩,內部裝有相機和其他的傳感設備。在機身腹部的中部和後部安裝有8個電子設備天線和雷達天線罩,在機身的前部上方還裝有2個大型片狀天線。
EA-6B基礎上研製的艦載4座電子對抗飛機。1968年5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1971年1月開始交付部隊,立即投入越南戰爭的使用,成為美軍使用的主要電子對抗飛機。停產時共生產170架,1987年單價為5570萬美元。
該機對EA-6A主要改進是:加寬機頭,以便容納1名駕駛員和3名電子對抗人員。機載電子對抗設備近4噸,主要有AN/ALQ-41回答式欺騙幹擾機、AN/ALQ-92超短波通信幹擾機、AN/ALQ-99幹擾機、AN/ALQ-100多波段欺騙幹擾機、AN/ALE-29幹擾絲投放機、AN/ALR-42綜合接收機等。機上綜合電子對抗設備用於破壞敵雷達和通信係統。戰術幹擾設備安裝在外掛吊艙中,機內安裝有雷達信號截收機、任務計算機和機組人員使用的顯示設備。機外有5個外掛架,最多可掛9個幹擾吊艙、5個錫箔條吊艙和4枚AGM-88“哈姆”高速反雷達導彈。該飛機集電子幹擾與反雷達兩項功能於一身,既能對敵雷達和通信係統進行強烈電子幹擾,也能使用反輻射導彈攻擊雷達。
F-4G電子對抗飛機。美國麥道公司於1970年在F-4E戰鬥機基礎上研製,1976年首飛,1978年服役,美國空軍共裝備116架,用於替代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使用的F-105G等反雷達飛機,現已經全部退役。該機主要電子對抗設備是AN/APR-38雷達和導彈發射告警係統,由計算機控製,定向天線接收敵雷達信號進行監測、計算,再利用引導跟蹤瞄準具,發射反雷達導彈進行攻擊。該機還裝有AN/ALQ-119幹擾吊艙,或AN/ALQ-13l雙模幹擾吊艙,以及AN/ALE-40T無源幹擾物投放器等“軟殺傷”武器。該機對敵方防空雷達具有“軟”、“硬”雙重殺傷能力,既能進行有源和無源幹擾,又能進行火力摧毀。速度快,航程遠,機動能力強。載彈種類多,武器先進,又具有較強的自衛能力。它既可以和其他戰術飛機編隊執行任務,又能夠單獨執行任務。
F-4G所攜帶的武器有:AGM-45“百舌鳥”、AGM-78“標準”、AGM-88A“哈姆”反輻射導彈;AGM-65“小牛”製導炸彈,激光製導炸彈,MK84光電製導炸彈,GBU-15製導炸彈,“石眼”子母彈,GBU-52和GBU-58集束彈。自衛用的AIM-7F“麻雀”和AIM-9L“響尾蛇”空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