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健康決定人生成敗(2 / 3)

60年如一日快樂工作,潛心研究黃土,這是多麼健康、平穩的心態!拿這種心態去做事業,何愁不成功!

中國許多成功人士和醇儒巨匠都是一些身心健康,心理平衡,以積極平穩心態做事業的人。

蜚聲海內外的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很注意鍛煉身體,他畫室裏有一副啞鈴,繪畫之餘,常拎起來練幾下,借以鍛煉臂力和腕力。晚年的時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南菜園,為葡萄、絲瓜、花生等瓜果除草,施肥,以此作為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長年堅持不輟,為此,他精力充沛,飯後開始作畫,午睡1個小時後繼續作畫。他睡得很早,從不貪晚,每夜必須保證足夠的睡眠,而且講究睡眠質量。齊白石一生恪守保養身體的“七戒”。一戒飲酒:白石老人深知飲酒有害健康,除偶爾飲少量葡萄酒外,平時從不飲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學,苦混一天。”白石老人每天繪畫不止,他逝世前一年仍作畫600餘幅。三戒吸煙:白石老人不吸煙,亦不備煙。四戒懶惰:齊白石堅持自己料理生活,有時補衣、洗碗、掃地等活,都親自去做。五戒狂喜:他的畫經常獲大獎或被選入國際畫展,他隱樂於心,平靜坦然,毫無常人的狂喜之態。六戒空思:空思,即思想雜亂無章地憶舊,不能自製。七戒悲憤:齊白石處世悠然,既不大喜過望,也不大悲大泣,始終保持平靜樂觀的人生態度。

“澹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這是人生最難得的一種精神健康,一種陽光心態。持這種心態做事業做學問的人往往獲得巨大成就。被譽為“中國文化昆侖”的錢鍾書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盡管世事滄桑,命途沉浮,他都潛心著書立說,留下了《管錐篇》、《談藝錄》等學術巨著;著名學者季羨林,94歲高齡了還在孜孜不倦地寫作。“兩彈元勳”錢學森,數十年來打造健康的身心投身科學事業,101歲了,還向前來探望他的國家領導人提出科教興國的建議。美國石油大王哈黙,89歲高齡了,還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忙碌他的生意;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幾十年潛心研製菁蒿素以治療瘧疾,榮獲得被譽為“距諾貝爾醫學獎僅一步之遙”的美國拉斯克獎2011年臨床研究獎;我國著名金屬學家、“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師昌緒,幾十年潛心研究金屬材料。他工作於1945年,當他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時候,已經是91歲了。令人感動至深的是,在他退休的三十年間,這位在高溫合金領域奮鬥入迷的他依然是按時上班,樂而不疲,不知老之將至,這樣的人生境界和積極心態,令人歎為觀止。

健康是成功的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長期保持健康的身體,平穩的心態,積極樂觀情緒而專注投入事業的人,他們的成功必然輝煌。

成敗小揭示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麵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健康對人生多麼重要,它是居於第一位的,它壓倒了成功,壓倒了財富。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健康是成功的基石。

健康是成功的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長期保持健康的身體,平穩的心態,積極樂觀情緒而專注投入事業的人,他們的成功必然輝煌。

人生思考題

1、什麼是健康?

2、為什麼說健康是成功的基石?

3、有人說,幾十年如一日積極鍛煉身體,保持良好心態和情緒的人容易做出一番大事業?這話是可有道理?為什麼?請舉例說明。

成功從心理健康開始

健康有著豐富的內容,其中有一項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一樣至關重要,甚至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尤其是對青少年而言。

幾年前我們通過暢銷書《哈佛女孩劉亦婷》認識的這麼一位“超級女生”,中學畢業時,有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女子學院、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等4所世界名牌大學同時提供獎學金錄取。她一下子成為轟動中國的“哈佛女孩”。她是怎樣成長、成才,成為大家都羨慕的“明星女孩”的呢?

從小,劉亦婷就得到父母無比的關愛,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從小就優秀,就充滿陽光。從幼兒園到初中,她都是“優秀”、“三好”、“五好”;中學,她參加英語、數學競賽,多次獲省市的大獎;6歲就參加拍電視劇,13歲就在電視連續劇《蒼天在上》中主演市長的女兒,成為校內外知名的“小明星”;在高中時,她參加中國中學生訪問團到美國,與美國中學生交流,並作為中國中學生優秀代表之一用英語與美國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對話。

可以說,這位“從小就優秀”的“明星女孩”是在成就中成長,在快樂中成長,在幸福感中成長,或者說,健康的情緒使她充滿神奇的力量,使她智商和創造力大大提高,因而她出類拔萃,脫穎而出。

郭暉,一位小學未畢業的癱瘓女孩,拿到了大學專科、本科畢業證書,“英語語言碩士”學位,成為北京大學英語係博士生。她為什麼能產生如此巨大的潛能,能取得這樣驕人的成就?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與她對話時,發現她的心態比正常人還要舒展和陽光,“與她聊天,好像在她的生活中全都是一些陽光的事情”。她甚至用英文深情地朗誦起題為《夢想》的詩。

樂觀的心境,良好的情緒,陽光的心情是郭暉產生巨大潛能,取得驕人成就的根本原因。盡管她是個殘疾人,盡管她生理上有諸多缺陷和不健康。這就告訴我們,盡管生理上有著某種不健康,但具有積極的情緒,陽光的心態,照樣可以迸發巨大的激情和潛能而獲得事業的成就。

小張來公司不到兩年就晉升為副經理。而在這裏工作的別的人,盡管再優秀。也得三年,這是為什麼呢?

“我為什麼能夠較快地得到晉升?原因隻有一個:心態平穩,從容淡定,快樂工作。我每天早上開心起床,開心鍛煉一下身體,然後理好容裝,吃完早餐後比別人提前半個鍾頭去上班。在辦公室,我比別人早半個鍾頭工作,從從容容考慮我今天需要做什麼,怎樣做,怎樣做得更好;當別的人陸續進入辦公室時,我已經做了一半以上的工作,我比他們更有時間考慮細節和質量問題,比他們做得更精、更細。當他們做得火熱的時候,我已經完成了全天的工作,開始考慮新的項目或幫助別人。這樣我就更加主動。一年來我從來沒出現差錯,也沒有丟三拉四,常常得到領導的表揚。”

聽了小張這番話,你可以體會到了“心態平穩,快樂工作”這句話的含義了吧。

世界級成功勵誌大師拿破侖。希爾說:“在人成功的諸種要素中,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往往是第一位的。”生活也告訴我們:成功從心理開始。一個人要成功,就必須有良好的情緒,健康的心態。

健康的情緒為什麼能夠推助人的成功?

健康的情緒為什麼能夠推助人的成功?科學研究成果表明,健康的情緒,能夠煥發人的巨大潛能和創造力,使人事業獲得成功。研究資料表明,情緒良好,身心健康的人,特別是人開心、愉快,想到美好的事物的時候,其大腦就分泌出一種叫β-內啡肽的荷爾蒙素,這種β-內啡肽的荷爾蒙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禦疾病,還能導出想象力,創造力,增強記憶力;這就是楊利偉、袁隆平、錢學森、錢鍾書、屠呦呦、師昌緒等名人大師事業有大成的原因。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們的成功、成就、升遷等等,85%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健康向上的情緒,而僅有15%是由於我們的專業技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埃德,迪納在另一篇調查報告中說:“人們通常認為,隻要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就會變得快樂,但事實上,快樂的情緒更容易幫助人們實現自己的願望”。“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健康,快樂讓人們更隨和、更慷慨、更出成果、更能掙錢和擁有更強的免疫係統”。難怪德國大文豪歌徳要說“身體對創造力有極大的影響”。

有一項針對諾貝爾獎的研究,選擇524名有傑出學術成就的人物為研究對象,其中有135人獲得諾貝爾獎,389人獲得提名。研究結果顯示,這524名科學家平均壽命超過76歲,而諾貝爾獎得主平均壽命高達77.2歲。而另一項統計顯示,1901年至1939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有70多人活到80歲以上;1940年以後的諾貝爾獎得主中也不乏長壽者,有33人活到80歲以上。

這些大師級的人物們之所以健康長壽,顯然要與他們功成名就、獲得社會認可帶來的愉悅密切相關。醫學界早已發現,事業成功的快樂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及由此引起的機體適應能力的提高,是人類健康長壽、老有所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說,身心愉悅,心裏健康,機體的適應能力、免疫能力和創造能力將大為增強,從而獲得事業上的更大成就。

成敗小揭示

科學研究成果表明,健康的情緒,能夠煥發人的巨大潛能和創造力;身心愉悅,心理健康,機體的適應力、免疫力和創造力將大為增強,從而獲得事業上的成就。成功從心理開始。

人生思考題

1、健康的情緒為什麼能夠推助人的成功?

身心不健康,你將事業將很糟糕

健康推助事業,健康鑄就成功,這早巳成為一條不可辯駁的真理。相反,一個人如果身心不健康,那就很難幹成事業。被譽為“藥中茅台”的同仁堂股份“少壯派”掌門人、年僅39歲的董事長張生瑜因突發心髒病而早逝;深圳一名34歲的男子,在一家大酒店宴席廳裏猝死。他原是某公司的銷售部經理,拚命工作,以實現其自己的人生目標:100萬元存款,一棟花園別墅、一輛本田小車。他的目標一個都沒實現,卻提前得到一張過勞死的死亡證明書。北京一位女白領因長期熬夜加班,患上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年僅23歲。不少企業家、科學家、政治家積勞成疾,甚至是過勞死,實在是人生的悲劇。

《三國演義》中的東吳大都督周瑜是個年輕有為的軍事家,但他為什麼失敗?因為他心地狹隘,心態糟糕,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結果在對手諸葛亮的計謀再三的調控下,氣得口吐鮮血,大叫數聲“既生瑜,何生亮”而死。

周諭的悲劇,源泉自不健康的心理。現在看來,周周瑜患的是“羨慕嫉妒恨”症,是一種強烈的心理疾病,不但會造成“寐食不安”,還會引發“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氣短胸悶”“眼昌金星”什麼的,這類疾病可以說是健康和事業的一大殺手。假如這位周諭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三國演義”的故事恐怕要改寫。

生活中有著多少摩擦、碰撞和不平,會使你怒火中燒,心理不平衡;生活中又有多少挫折、坎坷,使你萬念俱灰;能駕馭你的大起大落的情緒嗎?能保持理智的健康心態嗎?這往往決定著你人生的成功。

科學家家告訴我們,身心不健康的人,其人生潛能勢必大大下降,影響其學習工作之效能。當人出現鬱悶、苦惱、憂愁、恐懼等“心病”時,人體中就會分泌出一種叫“去甲腎上腺素”的物質,它能使人的免疫力、記憶力、生命力和創造力下降,阻礙人的學習工作效能。“亞健康”和“抑鬱症”是現代人成功的第一殺手,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堅決遠離。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變化和發展,在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多變性,競爭性越來越白日化的今天,現代人的健康狀況越來越不容樂觀。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世界有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富貴病”、“文明病”或“白領病”或“精神病”越來越普遍。青年白領中常見的如神經衰弱、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腸胃病,肥胖症、疲勞;大學生中胖症、疲勞等疾病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