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人緣決定人生成敗(2 / 3)

遞名片,遞名片,再遞名片,真誠相待,與心溝通,打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就是吉拉徳成功的奧秘!

從上麵的論述和例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成功就在人緣中。道理很簡單,事業離不開人群,離不開客戶,離不開良好的人際關係,離不開與廣大客戶的溝通和合作。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下海還沒幾年,早巳是一名出色的營銷界職業經理人。他的身份很髙,幾家企業搶著請他加盟,年薪50萬、六十萬不等。他對我說,別人跳槽是越跳越糟,可我不同,我就象熱門股票一樣越炒越值錢。我現在是賣方市場,誰要想請我,要問誰肯不肯增加年薪10萬!我好奇地問:“你的奧秘是什麼?”他說:“我的奧秘在於兩個字:客戶!”他拿出一本厚厚的客房備忘錄對我說:“這裏有我1000家重要客戶,這都是我的關係戶和合作夥伴。”

我想,我的這位老兄的成功之處,不就是擁有眾多的合作夥伴嗎?這,就是年薪越來越高的資源;這就是他“越炒越值錢”的資本!

美國著名總統羅斯福在讀哈佛大學時,就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演講和交往上了,所以當時就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廣的交際麵。尤其是他在哈佛的同學們,不管是他作為紐約州長候選人期間,還是在他競選總統期間,很多同班同學和哈佛校友紛紛行動起來,為他不辭勞苦進行宣傳。在他所組織的“曠野騎士團”中,他得到了眾人的支持,他們最終在總統競選中為他在西部和南部贏得了成千上萬的選票。可以說,羅斯福不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出色的人際關係活動家。

被譽為“世界船王”的香港企業家包玉剛,當年在收購“九龍倉”時,兩天就籌集了20億港元。他靠的是什麼呢?靠的是銀行的信任,朋友的支持。他的個人魅力強,商業信譽好,大家都樂意地放心地借錢給他。香港首富李嘉誠就真誠支持了他。當時“九龍倉”的市麵價格為40港幣,可李嘉誠卻以36港幣的價格賣給包玉剛,李嘉誠的部下不理解,可李嘉誠說:“友誼是金錢買不來的!”可以說,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信譽,打造了像包玉剛、李嘉誠這樣的成功的企業家。

成功來自於良好的人緣。成功就在人緣中。做人處世,與人交往,我們特別提倡學習政治家和推銷員。

領導者管理者為什麼成功

在微軟公司,廣泛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一位新來的女職員開車上班不小心撞到了比爾,蓋茨停在路邊的新車。當她得知自己撞到的是比爾,蓋茨先生的車時,一下子驚慌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情急之下,她向主管上司求助。上司心平氣和對她說:“不要緊的,你隻要發一封電子郵件向比爾先生道歉就是了。”結果,當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發出郵件不到一小時,就收到比爾的回信。比爾不但告訴她別為汽車擔心,隻要不傷到人就好,還對她加盟微軟表示歡迎。這位員工為此深為感動,明白了微軟公司為什麼能海納百川,人才濟濟,興旺發達。

在這裏,我們看到比爾,蓋茨做人做事的成功。他具有寬容別人、引領別人的胸懷,贏得了良好的人緣,贏得了“海納百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正是一位商界領袖的人格魅力和成功之道之所在。

同時使我們看到,一個人也好,一個團隊也好,一個企業也好,要想把事業做大做強,必須打造良好的“人氣”和“人緣”。有了寬容、融洽、自由的企業文化,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整合資源,吸引各類傑出人才,形成合力,形成團隊的“整體優勢”,共同打造宏偉事業的成功。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墓碑上鐫刻著幾行字:“這裏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的能力是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組織到他的管理機構當中”。他原來是一個毫無出名、對鋼鐵知識知之甚少的一工,但他在開拓鋼鐵大產業中,卻吸引和無數專家、管理者參加,建立起一個資產最大、實力最雄厚、擁有7家鋼鐵公司、雇員超過25萬人的超級大型企業。他成功的奧秘是什麼呢?他說:“我的工作就是激發他們(智囊團)提供最佳服務的願望。”

卡耐基是“贏在人緣”。他具有高超的溝通說服、合作能力和人格魅力,把千千萬萬在才能的人團結在自己身邊,從而贏得了事業。

人們常常佩服成功的政治家的才能。政治家的職責就是團結人,號召人,爭取人,領導人。領導是什麼?就是帶領,就是服務,就是從事“人緣工程”,就是凝聚力量,讓大家跟著你一起幹。三國時的曹操為什麼取得一掃群雄、統一北方的偉大事業?因為他“海納百川”,具有溝通人、團結人、爭取人,容納人的本領,因而形成了“良將千員,雄兵百萬”巨大力量。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為什麼能推翻擁有800萬大軍的蔣家王朝,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樣是他具有超強的“人緣素質”,團結全黨、全軍,能“喚起千百萬工農,同心幹”,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團結曾經反對自己的人共同為偉大事業奮鬥。

管理學認為,“管理”就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以人為中心進行的協調活動,這就包含著團結人,溝通人,調動人的積極性去推動工作,實現工作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管理”包含著溝通人際關係,包含著“人緣文化”,包含著打造“人緣”。

人緣好的人容易受人歡迎,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大家喜歡同他交往,他總能得到眾多人的擁護和支持,因而獲得事業的成功。有人曾對成功的管理者(晉升速度快)和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績效高)做過調查,兩者顯著不同之處在於,維護人際網絡關係對成功的管理者貢獻最大,占48%;對有效的管理者隻占11%。可見,在職場上,要獲得較快的成長,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排在第一位的。

成功小揭示

成功來自於良好的人緣。做人處世,與人交往,我們特別提倡學習政治家和推銷員。因為他們是出色的交際家,活動家,具有有精湛的與人溝通、交流和引導人的技巧,有眾多的擁護他的人群、朋友和客戶。

人生思考題

1、為什麼說“成功就在人緣中”?舉例說明。

1、在越來越需要溝通合作的現代社會,善於與人溝通協作,善於組織團隊、團結成員的人更容易被提拔,你怎樣看這個問題?為什麼?

2、

敗在人緣

上麵說到人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成功人士是贏在人緣,相反,假如你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人緣很糟糕,會怎樣呢?

小李碩士生,才華橫溢,業績優秀。可就是處處過於張揚,自誇自大,剛到單位,嘴裏常掛著“我在大學裏怎樣優秀怎樣被重用”,公司的管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等等,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因一件小事與主管領導拍桌子幹起來。從此,他心態很是糟糕,變得另外一個人似的。結果兩次競崗都票數寥寥無幾,失去了機會。不到一年就幹不下去了,隻好走人。

小李為什麼在公司“幹不下去”呢?他到底“敗”在哪裏?敗就敗在“人緣”上。

小李這種現象是當今青年人的一種“通病”。不少青年人雖然才華橫溢,誌存高遠,可就是過於張揚,自誇自大,作風散漫,四處樹敵,喜歡當“評判員”,經常不注意場合隨意批評單位、上司和同事,人際關係惡化,結果工作事業弄得一團糟,成為一個不受單位歡迎的失敗者和不得誌者。

還有一些青年雖然謙虛,但不善於處理與人交往,不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其發展前景也就十分暗淡。

小周,大學畢業生,職業為保險推銷員,盡管她比別人付出更多,但業績就是上不去。為什麼?她雖然努力學習社交的技巧學問,但性格不開朗,內向,不善於與人交往,不懂得怎樣才能與客戶溝通,怎樣說服客戶,怎樣爭取大客戶。幹了一年,完不成目標。與她一道來的人一個個都完成或者超額完成了任務,得到公司獎勵和提拔,她自慚形穢,感到失落和自卑。巨大的生存壓力使她無法呆下去了,離開了公司,四處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