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就思考人生,早早就找到了人生到方向和奮鬥目標,決定著蔡誌忠的成功。
現在不少青年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們都在講發展,講成功,然而,向哪裏發展?往往是弄不清楚。
弄清楚人生發展方向,是人生發展頭等大事,人生成功的關鍵。比如說,同樣是大學畢業,有人選擇了攻讀碩士、博士,有人選出留校教書育人,有人選擇到企業當白領,有人選擇出國,有人則選擇自主創業,當老板……
方向決定成敗。要獲取人生輝煌,最需要做的是盡早明確你的“方向”。
弄清楚人生發展方向,是人生發展頭等大事、人生成功的關鍵。比如說,同樣是大學畢業,有人選擇了攻讀碩士、博士,有人選擇留校教書,有人選擇到企業當白領,有人選擇出國,有人則選擇自主創業……
出生於浙江東陽農村一個貧困家庭的郭廣昌,1985年畢業於浙江省的東陽中學,考入複旦大學哲學係,1989年大學畢業時他做出了這樣的“人生方向選擇”:放棄出國深造的機會,開始自主創業。他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起家,靠一種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接著,他會同幾個同學湊資20萬元成立市場谘詢公司,專門為各大公司做大型市場調查。第一單搞市場調查就進賬100萬元。接著,他組建了複星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十多年創業,他成了涉及房地產、製藥、百貨、鋼鐵、礦山、金融、證券、IT等產業,擁有數十億元資產的赫赫有名的上海複星集團董事長,中國著名民營企業家,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四川省新都人龍波和他的妻子2000年左右相繼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幾次找工作碰壁後,龍波回家休整。在家裏,見父母養豬很辛苦,他想,能否有更科學的方法養豬呢?於是,有農學院背景並學經濟管理的他便四處收集資料,研究養殖。麵對雙方家人的反對以及同學朋友的質疑,兩人毫不猶豫,2001年年底,用辛苦攢下的10萬元在自留地上建起了養豬場,並買了兩頭豬,還為自己的豬注冊了名為“普蘭克”的商標。不久後,他擴大生產,並招收工人進場飼養。2005年,龍波夫婦在豬場附近開辦了一個豬業合作社,並逐漸把豬場開出了省。如今,普蘭克豬已是國內知名品牌豬,在全國建了12個養豬場,加盟的養豬合作社員達1400多戶,擁有商標的豬有23萬多頭,產值已逾千萬。
上述兩個真實事例是眾多成功青年中的代表,它們所展示的道理是:人生要獲得成功,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解決好“我向哪裏走”、“我要幹什麼”的問題。
青年人從上學選專業,到走上社會選職業,“向哪裏走”是最要緊的問題。是迷惘、困惑、彷徨,還是以積極心態,努力尋找正確的方向,往往是打開成功之門的前提。
成敗小揭示
方向決定成敗。弄清楚人生發展方向,是人生發展頭等大事,人生成功的關鍵。要獲取人生輝煌,最需要做的是盡早明確你的“方向”。
人生思考題
1、為什麼說“方向決定成敗”?
2、想人生大有作為的你有沒有確立你的“人生方向”?
怎樣確定你人生方向?
有些青年說,讀別人成功的故事,道路總是很清晰,而一到自己這裏就覺得很迷茫。人生的路千萬條,弄得我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我應該向哪裏走?我怎樣才找到符合實際的奮鬥方向和目標呢?這個問題當然是各有體會,各有妙招,很難有“標準答案”。我想,最重要的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麵入手,即明確人生方向和目標的原則,盡早做好自己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
確定人生方向和目標的三條原則
怎樣確定你的人生方向和目標,首先應該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或者原則,主要依據以下三條:
一是要結合社會的需求。也就是說,我們選擇人生方向時,要關注社會的需求。
應該說,符合社會需求是你成功的基礎和前提。比如說選擇專業和學習方向吧,現在社會最需要,最吃香的是哪些領域哪些專業的人才?這往往可以成為你至關重要的“方向選擇”。如“社會心理學”、“物流管理”、“應用軟件維修師”、“環境工程”、“人力資源”、“高級技工”、“公共營養師”、“ACCA(注冊會計師)”、“動漫繪圖師”、“職業規劃師”、“廣告創意策劃師”、“理財規劃師”、“同聲翻譯”等專業人才等在國內供不應求。當然,隨著時代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人才需求是不斷文化的,這就需要你時刻關注,用心選擇。可以說,如果你努力學習並掌握社會最需要的專業知識,你就很容易受歡迎,就很容易成功。
對於市場經濟來說,越是奇缺的產品,越是優質的產品就越受歡迎,因此就越容易成功。比爾蓋茨為什麼成功?就是創造了全世界用戶實用的必需的軟件;豐田汽車為什麼風糜全球?因為它節能,廉價,深受客戶開歡迎;為什麼台灣華人漫畫家蔡誌忠的漫畫作品風靡海內外?因為他的漫畫無論形式和內容都很符合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的閱讀需求。
杭州市有一位讀商學院的女大學生,放棄了在公司裏的不錯的職位,回到她的老家東北農村養豬。為什麼呢?因為她回家探親,發現這裏有一個大“金礦”:家鄉的玉米很豐富,但很便宜;而家鄉的豬肉很貴。為什麼不能利用家鄉便宜的玉米來養“很貴的豬”呢?於是她就選擇了“當豬倌”這個“方向”。結果她成功了。事業越做越大,現在她的生豬存欄量達數百頭,正在規劃建一座較大的養豬場。
這位女大學生的成功之處就在於適應了社會的需求,社會需要你的產品,你的產品又這麼好,能不受歡迎嗎?能不成功嗎?
市場經濟就是這樣:凡是優良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凡是“價廉物美”的產品和服務,都會受到用戶歡迎,就會贏得市場。
適應社會需求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涵義,那就是:人本身就是一個產品,如果深受用戶歡迎,你就容易贏得“市場”,獲得成功。這就產生一個這樣的問題:作為一位青年,在就業求職上,你是不是受歡迎?
於是,一個青年要成功,除了選擇“專業”和“產品”之外,“做人的方向”:全力把自己打造成為“社會急需的人才”或“受社會歡迎的人才”。這就需要你努力在道德人品、知識技能、身心健康、人際關係等方麵要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要緊緊結合自己的優勢、長處。
成功學認為,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的人容易成功。
一個人在確定“人生大方向”時,常常有一個探索、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往往就是“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勢”馬克思年青時想做個詩人,也曾經努力寫過一些詩歌,但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長處並不在這裏,於是改行投身社會科學研究。英國著名詩人濟慈,本來是一名醫生,後來在偶然寫詩歌中發現了自己的才能,而且自己也特別喜歡寫詩,於是當機立斷,棄醫從文,為人類寫出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香港影藝界巨星成龍,演了十多年“李小龍式的武打英雄”,總是成不了大名,後來經過反複揣摩,終於慢慢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長處,真正給自己“定位”:可愛、隨和、憨厚、調皮、親切、正直的喜劇性人物。“目標”定位準確了,很快取得成功。
著名華人物理學家丁肈中博士,在台灣念大學時,讀的是機械專業,但他的興趣、誌向和長處不在這裏,毅然選擇了理論物理,到美國去求學;後又發現自己更適合從事實驗物理,於是轉向了實驗物理,開辟了自己的實驗室,最終發現了“丁粒子”,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中國最優秀的搖滾樂歌手鄭鈞,最先是在大學裏學工業貿易的,可他學工業貿易大不如學搖滾歌曲來得興趣和有成就,於是他幹脆進行“目標轉軌”,停學而專門從事搖滾歌曲創作和演奏。目標選準了,一舉成功,其個人專輯非常暢銷,並獲“神州最佳男歌手”大獎。
三是要緊緊結合自己的興趣。
興趣是成功之母。激情是成功的基石。幹自己最喜歡的事最容易成功。
1955年出生的鄭淵潔,青年時代對傳統的大學不感興趣,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寫作,寫兒童文學作品。數十年來,他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寫作,塑造了皮皮魯、魯西西、大灰狼羅克等青少年喜愛的文學形象。他的書十分暢銷,作品已累計售出1億5千萬冊,成為中國著名的“童話大王”和“作家億萬豪”,榮登“第四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他是一個人寫一本期刊(《童話大王》半月刊)27年世界紀錄保持者。2008年,聯合國向鄭淵潔頒發“國際版權創意金獎”,鄭淵潔成為中國作家獲此殊榮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