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官場諷語篇(3)(3 / 3)

有一個官員臨上任時發誓要為官清正,等他赴任後,就在大門貼上了一副表明心跡的對聯,上聯是:

若受暮夜錢財,天誅地滅;

下聯是:

如聽衙役說話,男盜女娼。

他更麵對眾人立下誓言說:“左手要錢,就爛左手;右手要錢,就爛右手。”這下子,百姓們都以為縣裏來了個清正官吏,好不高興。

然而,天長日久,百姓才知這位官員盡管發下重誓,可是對錢財依然照收不誤,因為他的對聯說如果夜裏偷偷摸摸受人賄賂就要天誅地滅,所以揣摩透這個對聯之意的人,就公然大白天行賄,而且從不讓衙役代為傳送,也不讓衙役傳話,都親自叩門自獻,使官員得了實惠又不違背他的誓言。

更有意思的是,凡送錢財來的,這位官員為避開自己接人錢財爛掉左右手的誓約,他就預備下了一個空盤盒,讓來人把錢物放到盤盒內,再叫家仆放到箱子裏鎖好,凡有用項,他再叫家仆取出,他既收了錢財禮物,卻又沒有動手。

他說,即使神明怪罪下來,或者日後別人問起,他也沒有違背自己誓言。他是很清正的,沒有接受錢財,而是那盤盒收受的。“盤盒要爛掉,就是神明的懲罰了,與老爺我無幹。”

老頭子

紀曉嵐身肥體胖而特別怕熱,夏日汗流浹背,衣服盡濕。當時,他在內宮南書房供職,每次當班,到了值班房後,即脫衣納涼,久之而後出。

乾隆聽內宮太監說知道他的這一特點,某日,欲戲之。恰好趕上紀與同僚數人正都赤裸著身子在談笑,乾隆突然從內宮走出來,眾人皆張慌失措,急忙披衣,紀曉嵐是個近視,高宗到了麵前,他才看見,當時已經來不及穿衣服了,便急忙跪伏在禦座之下,喘息不敢動。

乾隆坐了兩個時辰不走,也不說話。紀曉嵐因為酷熱無法再忍,便伸出頭來向外偷看,問道:“老頭子去耶?”

乾隆笑,諸人亦笑。乾隆說:“紀曉嵐無禮,何得出此輕薄之語,有說則可,無說則殺。”

紀曉嵐道:“臣未衣。”

乾隆乃命內監代他穿衣,紀曉嵐匍匐在地,乾隆厲聲責問:“‘老頭子’三字何解?”

紀曉嵐從容免冠磕頭拜謝道:“萬壽無疆之為‘老’,頂天立地之為‘頭’,父天母地之為‘子’。”

乾隆乃悅。

紀曉嵐急中生智,不愧飽學之士,他巧妙地把三個字拆開來分頭“別解”,釋之為“萬壽無疆”、“頂天立地”、“父天母地”,竟將輕君之罪悄然開脫,確是奇才!

教子事謅

西漢時,陳萬年官為太仆,熟悉官場應酬,為保住官位,曾傾盡家產賄賂皇親國戚。

一次,丞相丙吉患病,朝中大臣都去問候,陳萬年也隨眾人一起前往。丙吉派管家向大臣們致謝,眾人禮盡都一一回去,惟獨陳萬年不走,他一直陪伴丙吉,到夜深才離開。因此他深得丙吉喜愛,丙吉就推薦陳萬年當上了禦史大夫。

陳萬年的兒子陳鹹,字子康,很有才幹,年十八即在朝為官,為人抗直敢言,辦事幹練,可是陳萬年對兒子卻不放心。有一次陳萬年病了,就把兒子叫到床前,循循告誡陳鹹在官場如何周旋。

他嘮嘮叨叨,反複講說不休,一直講到夜半,陳鹹聽得沒有興致,竟打起瞌睡來,一頭觸在屏風上。陳萬年大怒,想用拐杖棒打陳鹹,說:“我苦口婆心教你,還不是為讓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你怎麼就不聽呢?”

陳鹹趴在床前叩頭致謝說:“父親教誨,兒子怎敢不聽,不過聽了大半日,我已知道父親的意思,就是要兒子學會諂媚事人。”

陳萬年本是拐彎抹角,旁敲側擊,費盡了口舌,可是讓兒子一語就道破天機,他無話可說了。本來這語意是隻可意會而不可揭穿的,揭穿了也就讓人覺得沒意思了。

一文錢傳奇

明季士大夫中有吝嗇之名者竟還不少,曾為東林黨人的錢啟新亦屬此輩。

錢啟新,明萬曆進士,官至廣西巡按,因萬曆立儲事獲罪,削籍歸裏。後於東林書院與顧憲成分主講席。

嚐聞其家廚房鍋灶上方用繩子懸吊一塊豬油,繩子另一端在隔壁書房,每當炒菜烹鍋時,廚子嚷喊一聲“下鍋了”,錢生在書房裏操縱繩子把豬油放下。油爆聲乍響,即又將繩子拽起,但恐耗油太多。

出外旅居,專設簿冊記日用賬目,而每日所記不過“豆腐一文,青菜一文”,同學魏某見之,取笑說:“你這樣記又費紙又費墨,不如總的記一筆,‘自某日至某日,每日買豆腐、青菜各一文’。”錢生點頭稱是,竟不知是在譏誚自己。

其可笑之事多類此。有人編戲文《一文錢傳奇》,敘其事以作開心話題。前述謔聞未必實有其事,然東林黨人雖飽學之材而未成大器,亦當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