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德賢二妃(2 / 2)

但無論是因為什麼,若瑩已經變了。所謂飲半盞當知江河滋味,拾一葉盡曉人間秋涼。若瑩這樣的變化,對於皇後來說太過於明顯了。能讓一個沒什麼心機的小女孩兒,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蛻變成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隻有一種力量可以做到,那就是求生的本能。

皇後把玩著玉玲瓏,靜靜的思索著,梨蕊守在一旁,拿起銀針挑動了一下香爐裏的灰,皇後突然說道:“蕊兒,去雜務房傳本宮的話,各院兒的爐針都換成銅的。如今是大災之年,把這些銀針收回來,鑄成銀錠收歸國庫,也好讓皇上高興些。”

好在欣可嗆水不多,醒轉後喂了些薑湯也就沒什麼大礙了。若瑩守在她身邊直坐到天晚,還當著皇上的麵兒,玩笑般說了毒打曼香之事,而欣可也似孩童一樣嘻嘻笑,甚是解氣的樣子。

皇甫明淵坐在一旁的軟塌上,看著她們兩個,心裏有些異樣,搞不清是曼香犯了眾怒,還是若瑩變得陌生了。看看窗外的天色,皇甫明淵說道:“不早了,瑩兒回去歇息吧,朕替你守著欣可。”若瑩站起身,微笑著說道:“那就辛苦皇上了。臣妾告退。”

轉天,吳太醫奉召來到淑玉殿,因為曼香衝撞一事,皇甫明淵特意召他給若瑩把平安脈。請了安把了脈,吳太醫躬著身說道:“臣敢問娘娘,爐中所熏是何物?”若瑩不明所以,看向小晴。

小晴答道:“就是常用的熏香。吳大人,有何不妥嗎?”吳太醫答道:“許是灰厚了,聞著有些濃。”小晴眨了眨眼,一臉不解的拿起銅針,心道:早上才清過,怎麼會灰厚了?

吳太醫卻擺了擺手,說道:“借姑娘的銀簪一用。”若瑩眼中一亮,皇後命雜務房收了銀針,改用銅針,那要是在熏香裏下毒,便難以查覺了。眼見吳太醫用銀簪挑了挑灰,又還給小晴,若瑩說道:“有勞吳大人了。小晴,這根銀簪髒了,就留著挑香灰吧,去我的妝台裏選一支中意的戴。”吳太醫拱手道:“臣,告退。”

送走了吳太醫,小晴輕聲問道:“主子,要不要知會可娘娘一聲?”若瑩點頭:“那是自然,另外,也跟蘭貴妃說一聲。”小晴點頭,守門兒的小太監走了進來,說道:“主子,德妃與賢妃娘娘來了。”

若瑩有些詫異,連忙說道:“快請。”小太監應聲出去,片刻,兩位娘娘走了進來。自打入宮便知道這兩位無爭無競,卻也不與人多相來往。雖然照過幾回麵,但也隻是點頭一笑,別無他事。因此上,兩人今日來訪,若瑩既感到意外,也頗有些拘謹。

兩人近前,深福到地,同聲說道:“給淑妃娘娘請安。”若瑩連忙站了起來,這兩位雖說比自己的妃位要低,但畢竟是宮裏的老人兒了,若瑩一來年歲小,二來也不算真正過過有權有勢的日子,所以對於她二人這樣中規中矩的禮節,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