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的草原47(2 / 3)

入夜的黑河也不寂寞。廣場上燈光耀眼,音樂悠揚,這邊是手風琴伴奏下的喀秋莎,那邊是鑼鼓喧天的東北大秧歌。不喜歡喧囂的人,可以去酒吧、餐館消磨時光,它們遍布大街小巷,徹夜不眠。

第二天一早,我們從黑河碼頭乘坐俄羅斯渡輪過江,前往布拉戈維申斯克。先在海關辦理臨時通行證,然後用人民幣兌換盧布,按照當時的彙率,一元人民幣可以兌換四個多盧布。渡輪可乘坐一二百人,乘客大致分兩種,身份一看便知。一種是遊客,導遊舉著不同顏色的小旗大聲招呼著,她的團客一般頭戴遮陽帽,手持照相機,穿著時髦亮麗。他們不去艙室,似乎更願意在甲板上沐浴清涼的江風、欣賞兩岸的景色,手中相機從不閑著。另一種是商人,他們三五結夥,手提肩扛大大小小的包裹,穿著隨意甚至邋遢肮髒。江上的景色他們早已看慣,此時他們大多坐在艙室裏看管自己的行李,談論著各種貨物的行情。這艘懸掛著俄羅斯三色旗的渡輪,在黑龍江上行駛了二十幾分鍾就到達了彼岸。

剛剛登上碼頭還未出關,就發生了一件令人不快的事。碼頭上一名中國人——看樣子是在兩岸倒賣貨物的東北男子,不知是證件不全還是違反了什麼規定,正被一名俄國軍警毆打。中國男子毫無防禦反擊之力,被打倒在地,俄方軍警複加以腳踢;中國男子抱住頭在地上縮成一團,任其施暴。剛剛下船的中國遊客看到這一幕自然義憤填膺,而我的同伴是一群年輕的教師,三十左右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有兩人立刻上前拉住軍警理論。俄方軍警看樣子不到二十歲,看到周圍中國人群情憤怒的架勢,自知不可造次,連說帶比劃向我們解釋,但他的俄語我們誰都聽不懂。這時一位年紀大得多的警官走過來,身後跟著一位翻譯。到底是長官,舉止文明得多,他先申斥了屬下幾句,然後滿臉堆笑,通過翻譯告訴我們,士兵在執行公務,他的行為確實有所不當,現在這事由我來親自處理,請大家抓緊上岸,歡迎大家來布拉戈維申斯克旅遊!說罷帶著他的屬下,示意中國男子帶著他的包裹,一起朝辦公區走去。

建築物上飄揚的三色旗,提示我們已踏上了俄羅斯的國土。40多萬人口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是阿穆爾州的首府(相當於我國的省會),雖號稱俄國遠東第三大城市,但與對岸的黑河相比,卻顯得冷冷清清。州政府大樓上並排懸掛著俄羅斯國旗和阿穆爾州州旗,對麵的廣場上還保留著一座高大的列寧塑像,這位蘇維埃國家的締造者,仍然揮著手臂在向他的人民致意。州政府前的廣場是這座城市的中心,其布局頗像北京長安街的天安門廣場。州府大樓前的馬路寬闊平坦,可以形容為壯觀,但是卻沒有什麼車輛過往,這與對麵黑河市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場麵判若天壤。

因為旅遊團的客人希望到商場購物,導遊帶著我們來到一處據說是商業街的地方。然而我們看到的街道兩旁卻是一排排的平房,不僅行人稀少,也看不到多少商店招牌,更沒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這著實很難與我們一路上經過的哈爾濱、滿洲裏、黑河的商業街相提並論。為花掉手中的盧布,我們走進商店搜尋需要的東西,男士大多購買了手表、望遠鏡,女士則買了披肩、套娃和巧克力,離開時收獲豐富,也算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