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外國對進口商品用字有哪些規定

語言文字的應用,具有鮮明的社會規約性。語言文字必須確立標準、製定規範,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語言文字應用的管理,往往體現著國家的主權和尊嚴,反映著國家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 希臘規定,凡進口的產品,包裝上必須用希臘文字,並寫明公司名稱、商品名稱、產品重量和數量等。

韓國規定,進口食品包裝上所附標簽的文字說明,必須使用朝文書寫、印刷,並在標簽上注明下列內容: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名稱、地址、生產日期、營業許可證號碼、數量、容量、批號、產品成分、使用方法、保存方法,以及在發現產品有質量問題時的申訴程序。 澳大利亞規定,進口產品的包裝標簽,必須用英文標明。食品包裝的標簽上所有文字,都應使用英文,並采用標準的英文字體。

日本規定,藥品和食品,其內容和用法都必須用日文說明。所有進口食品,包括糖果和口香糖,都必須用日文說明是否含有人工顏料或防腐劑,並說明進口者的姓名和地址。 愛爾蘭規定,完全或主要用木材製成的家具及物件,必須用愛爾蘭文和英文標明原產國的持久標記。陶瓷器皿、餐具以及某些家用衛生陶瓷製品、搪瓷、鉛管、鑄銅、鋁鍋、壓力連接器、男子和青少年外衣、電壺、襪子、地毯、靴鞋、針織品、首飾,也須如此辦理。 加拿大的聯邦消費包裝及標簽法規定,在加拿大任何地方銷售的所有預先包裝產品的標簽和所有“強製性”的產品標簽說明,都必須用英語和法語兩種語言來標示。隻有製造商的名稱和地址,可以用其中一種文字標示。

普通話同國語、華語是一回事嗎

這三種稱說指的都是我國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在中國的大陸稱“普通話”,在台灣稱“國語”,在新加坡等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稱“華語”。三種稱說,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三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補充的。 當然,這三種稱說從來源和使用範圍上看,又有一定的差別。

“普通話”這個名稱,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語言學者使用。比如1906年,朱文熊在“切音運動”中就提出了推行與文言、方言相對的各省通用之語“普通話”的構想。後來,黎錦熙、瞿秋白、魯迅等陸續對“普通話”有過論述。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尊重兄弟民族的語言文字,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1955年10月相繼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決定將規範的現代漢語定名為“普通話”,並確定了普通話的定義和標準。其中“普通”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1982年我國憲法更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國語”這個名稱也是清朝末年提出來的。1909年(宣統元年),清朝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1910年,資政院議員江謙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了“用合聲字拚合國語,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後來,北洋軍閥政府和國民黨政府都沿用“國語”這種稱說,台灣至今仍這樣使用。

“華語”是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對漢語通用語的稱說。在那裏,這樣稱說漢語是恰當的。如果在那裏用“普通話”來稱說漢語,那麼它在表達同宗同源方麵就不如“華語”那樣強烈。如果在那裏用“國語”來稱說漢語,那就更不合適了。因為在那些國家裏,漢語不一定就是官方語言,或者並不是唯一的官方語言。

普通話等於北京話嗎

有人認為普通話就是北京話,比如可以說“她會說普通話”,也可以說成“她會說北京話”,這就是把普通話跟北京話當成一回事。其實嚴格地說,“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

相聲大師侯寶林在《普通話與方言》這個相聲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話同北京話的區別。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而北京話隻是諸多方言的一種。普通話是在北京話的基礎上發展起

來的,成為民族共同語後就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普通話的定義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

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一般認為,這個定義是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麵對普通話加以規範。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音係為標準音,即北京話的聲母、韻母、聲調係統,而不包括北京話的土音;同時,普通話詞彙也不包括北京話中的一些土話。例如:

1北京話在語音方麵有一些土音:

(1)有的北京人習慣把j、q、x發成z、c、s,即所謂的“尖音”(不是真正的尖音),如把“小心”xiǎoxīn說成siǎosīn。

(2)把舌尖前音z、c、s發成齒間音,即用上下門齒咬著舌尖發z、c、s,“仨”、“早”等一批字都是這樣發音。

(3)有些音節發生了變化:

北新橋běixīnqiáo→běiyīnqiáo

娘們兒niángmenr→niámenr

把書拿走bǎshǖnázǒu→bǎi

shūnázǒu

告訴gàosu→gàosong

2北京話在詞語方麵有一些土語:

HTHWB〔普通話〕KG7WB〔北京話〕HTDW傍晚DW晚半晌DW說話DW言語yányiDW摔HT5,6卒KG-*

3瓦HTDW瓶cèiDW厲聲斥責DW呲兒cīrDW隔壁DWjièbǐrDW吝嗇DW摳/摳門兒DW有錢DW稱DW沒希望了DW沒戲DW隱秘事DW貓兒膩

因此,方言區的人學習普通話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別是老北京人的語音、詞語來說話,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詞、土語。怎樣分辨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聽普通話廣播、電視,多聽普通話教學錄音、錄像帶,學說標準的普通話。

為什麼會聽其言而知其人

1982年農曆9月,江西省向塘火車站小廣場,有兩個漢子進行著如下的對話:

“老先生,買賣好啊?這場挑漢,撈爛頭不少吧?”

“混混啃罷了。請問相客貴姓?”

“免貴姓汪,跑海人叫我‘長沙汪’。”

“哦,長沙汪!我招子不亮,失敬了!早知您是份老買賣啦。來,抿星條吧!”聽了這段對話,一般的人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對於一個有豐富經驗的公安人員來說,一聽就知道他們是搞非法藥品買賣的人,他們這是互相用黑話進行試探,以辨別虛實真假。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一會兒問人家是否知道“回”字的四種寫法,一會兒等茴香豆所剩無幾時,滿嘴的“多乎哉,不多也”。如此之類,迂腐之氣躍然紙上,一看便可知是一位落魄寒酸的知識分子。 錢鍾書《圍城》中的張先生,對中國人說話還滿嘴的洋文,什麼“have a look see”、“我有時請外國friends吃飯”、“忽然what d′you call靈機一動,買來準ok”、“headache是美國話指‘太太’而說,不是頭痛”之類,聽得假博士方鴻漸暈頭轉向,一看便知是個崇洋媚外的角兒。 通過一個人的言語以判斷說話者的性格、脾氣、職業、年齡、文化層次、成長環境等,都是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用一句話來概括,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即是:語言的社會本質和差異。前者研究語言社會本質的特點和規律,語言內部規律和外部規律的相互關係和作用,語言、意識、社會在起源上的相互關係和作用、民族語言和民族形成的關係、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和社會的發展的關係,語言演變和社會演變的關係等。後者研究同一社會的標準語和為社會製約的不同變體如方言、行業語之間的差異;同一語言在不同社會、國家、地區所產生的變異,如漢語在大陸、港台、新加坡所產生的變異;同一社會或國家裏通行幾種語言因社會

接觸引起的變異,如香港通行粵語、國語和英語,加拿大通行英語和法語;交際者因其社會屬性如經曆、地位、職務、文化修養、宗教信仰以及年齡、性別、地域等的不同而形成的語言差異;交際者因交際環境、場合的不同而形成的語言差異,等等。總之,社會語言學的研究重點就是語言差異和造成差異的社會因素。 美國社會語言學家W-布賴特指出:社會語言學的任務是揭示語言結構變異和社會結構變異之間的係統對應關係,也就是揭示一方麵對另一方麵的因果關係。 社會語言學是一門集語言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的研究可以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標準語的選擇與規範、文字的製定與規範、國家官方語言的選擇、語言政策的製定、社會政治和科技術語的統一和規範等,提供強有力的語言事實和語言理論的依據和指導;並從而反過來促進相關學科尤其是語言學的研究和發展,在揭示語言的本質、起源、演變、發展與未來等方麵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什麼是應用語言學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當我們不認識什麼字或不明白什麼詞的時候,都會想起去查閱字

典或詞典,然後就會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我們也時常困惑,聯合國舉行會議,有英語、俄語、法語、拉丁語、漢語等國際用語,難道出席聯合國會議的代表,都通曉這些語言嗎?要不然,挨個翻譯成若幹種語言,這個會議還怎麼開法呢?其實,在聯合國大會上,現在已利用機器進行自動同步翻譯,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複雜。 應用語言學,就是語言學知識在各個領域中各種不同應用的總稱,它研究的就是如何使語言能夠得到最佳利用的問題。

應用語言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盡管在1870年著名波蘭語言學家博頓-德-古爾特內就提出了“應用語言學”這一術語,但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進入本世紀以來,語言科學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方麵都向語言學提出了一係列與科學技術、國民經濟的發展有密切關係的新任務,應用才得到了空前的擴大,從而使得語言應用方麵的研究和理論方麵的研究明確區別開來,應用語言學才真正建立並興盛起來。 應用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方麵,它不同於理論語言學。理論語言學重在探索語言理論問題,在總結規律時經常涉及語言的曆史狀態;應用語言學則著重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涉及語言的曆史狀態。 應用語言學的研究領域極為廣泛,與語言學應用有關的問題,可以說都屬於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範圍。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看,總體上說,可以區分為二大體係:一般應用語言學和機器應用語言學。

一般應用語言學處理語言應用的一些老問題,如語言教學,文字的創製與改革,翻譯研究與標音、轉寫問題研究,人名、地名研究,言語矯正學研究,舞台語言研究,科技語言和術語問題研究,正音正字研究,國際輔助語的建立,速記係統的製定,聾啞盲人教育學,語言規劃研究等。 機器應用語言學處理的主要是跟機器打交道的一些語言應用的新問題。如機器翻譯、情報檢索、語音識別、言語合成、漢字信息處理、語言統計、語言分析自動化、自然語言理解等所有工程語言學、機器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等名下的語言學問題,都可歸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