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育扶新星的“人梯”作用。
人才是事業騰飛的翅膀。學校要發展,要壯大,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著眼建設跨世紀的科技幹部隊伍的需要,針對目前冒失人才不多的實際問題,學校黨委十分重視發揮專家教授在育扶新星中的“人梯”作用。一方麵,建立和健全了老專家教授培養中青年人才的責任製和目標管理製度,認真做好選苗、育苗、扶苗的工作。另一方麵,引導和倡導專家教授積極爭當開明人上,老杆扶新枝。甘當人梯,在榮譽、地位,會議、署名等方麵多做讓名、讓利、讓會、讓位的工作,為培養人才多做貢獻。近兩年來,專家教授的“人梯”作用發揮明顯,科技“三星”人才的培養成績顯著。在1996年總後首屆科拄人才“三星工程”評選中,四醫大科技幹部獲得金星、銀星和新星稱號的分別有1、2、3名,獲得“一代名師”和“伯樂獎”的分別有4名和3名,入選人數13名,位居總後各單位榜首。
四是愛校興校的“旗幟”作用。
強烈的愛校興校意識是學校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四醫大的老專家教授們有著光榮的愛校興校傳統,學校發展到今天,離不開他們的關心、愛護和支持。讓他們舉起愛校興校的旗幟,引導和帶領大家時時處處以學校利益為重,自覺維護學文抄錄的也是馬克思的“自白”——
您最珍愛的一般人的品德:純樸。
您最珍愛的男人的品德:剛強。
您最珍愛的女人的品德:柔弱。
您的特點:目標始終如一。
您對幸福的理解:鬥爭。
您對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最能原諒的缺點:輕信。
您最厭惡的缺點;逢迎。
您討厭的人:馬丁·塔皮爾。
您喜歡做的事:啃書本。
您喜愛的詩人:莎士比亞、埃斯庫羅斯、歌德。
您喜愛的散文家:狄德羅。
您喜愛的英雄:斯巴達克、刻卜勒。
您喜愛的女英雄:甘淚卿。
您喜愛的花:月桂。
您喜愛的顏色:紅色。
您喜愛的名字:勞拉·燕妮。
您喜愛的菜:魚。
您喜愛的格言:人所固有的我無不具有。
您喜愛的座右銘:懷疑一切。
……
眾所周知,這是馬克思的女兒燕妮在父親完成其天才的《資本論》第一卷之前那少有的片刻休息時間裏,曾讓父親填寫了一份“調查表”。這份舉世聞名的“調查表”,我們幾乎在每一本描寫馬克思的通俗讀物中都能看到。表中馬克思的那些名言經常被人們用來作為全麵評定他那極其深邃的品性的依據,很多人將馬克思的關於對人生認識的回答引為指導自己人生療向的座右銘。
然而,馬克思的這個“自白”畢竟太簡短了。人們都想從這個“自白”中汲取力量,找到做人的依據,但其能根據各自對“自白”的理解作出各自的解釋,在各自的理解和解釋中去發現這位巨人那極其深刻的精神世界,從中激發對人生求知的真正渴望。
創下了四醫大建校以來全優生之“最”的張紀岩如此坦然地向我們敞開了心扉從一位女中學生到軍校大學生,從新兵到老兵,幾年間生活便得到一種濃縮與提煉,人生閱曆漸豐,體驗日漸厚實,對生活的感悟也形成小小的自我感應的思維體係。我特別喜歡追憶剛入校時那段特殊的生活氛圍,姑且把那段歲月稱做“苦讀人生”。
當踏人大學校門的沸騰激情和緊張的軍政素質強化訓練稍稍平息下來之後,突然闖到博大深邃的知識海洋裏,著實產生了無盡的新奇、遐思與憧憬。
在最初邁進人類智慧殿堂的門檻時,我便在一種淨化的意境裏結識了費爾巴哈、黑格爾、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鄧小平……我並非哲人。但我在他們的思維裏徜徉,漸漸的,思想不再單純,情愫不再稚氣,向往不再漂渺,人生的“自白”默默打進出發的行李裏,日漸走向深刻與成熟。
也許是憑借了先哲和偉人的思維靈性,在苦讀生涯裏總免不了受那靈性的誘惑與牽引,每個遠離了白日裏的喧鬧,在萬籟俱寂的深夜,我常常以一副如饑似渴之狀潛心苦研。
於是,一個又個人類的天才走近我,我便和他們親切交談,聆聽他們的教海,總在奢望有天我也能把自己的名字排在他們之後——這決不是一種狂妄,而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果敢與自信!
進而想到母校那些已故的、健在的教授和導師:陸裕樸、陳華、汪美先、郭祖超、鞠躬、李繼碩、蘇成芝、張學庸……他們正殷切地向我和我的同伴們招手!
說不清度過了多少個柔韌的激情和詩意的夜晚。也正是那些尢價的夜晚鑄造了我的靈魂。
屬於自己的天地便誕生了,我看到理想的信鴿在翱翔……我觸摸到了大自然生牛不息的律動、曆史長河波瀾奔湧的回響,人類的精華正嘩嘩流淌在我的人生之旅,直至渺無邊際的遼遠!
如今我雖然仍在苦讀,但我怎幺也忘不掉在二大隊那五年的學習生活。
我想,也許那段歲月是我一生中最彌足珍貴的輝煌景點,將一直照亮我未來的人生路程。